李岩首先代表学院对王炜教授来校交流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与会师生介绍了王炜教授的职业经历及学术成就,希望同学们能抓住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听取报告、积极提问,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有所收获。
报告中,王炜教授从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知识的剖析、现状调查与分析、设计框架的构建、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讨论与总结六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着重强调了在研究问题过程中理解结构性知识缺失、“以学为中心”的主体性缺位、学习价值意义的异化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协作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随后,王炜教授就协作学习活动与深度学习基本关系的逻辑论证展开论述,指出当前学校课堂里促进深度学习的协作学习现状水平及其评估问题,并提出了四个评估要素以及以四个理论基础为指导帮助教师设计与支持学生学习的方法。接下来,王炜教授阐释了教学实践的基本假设、研究路径、环境介绍以及准实验研究的交叉实验设计,向同学们展示了相关实验案例及横纵向对比研究方法。

在最后的报告交流环节,王炜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了与会同学提出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同学们在设计问卷、论文框架、深度学习评价等方面的难点、疑惑,以其深厚的的学科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历极大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本次学术报告会的顺利举办,使参会学习的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研究在数字化转型时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学习的目标,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必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产生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