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rbmu.edu.cn/__local/2/65/AF/B5B97E8148E306BB21592A04C31_3A1BFCF4_8EE19.png)
鉴于患者经过多家医院保守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病情,且伴有不全肠梗阻症状,裴铁民教授考虑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高龄、基础疾病较多且既往有开腹直肠癌手术史,秉持严谨态度,特邀消化内科、心内科及麻醉科资深医师进行多学科MDT会诊。经综合评估,决定采用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
术中腹腔镜探查发现,赵先生腹腔内粘连极重,给腔镜手术的操作带来了挑战,裴铁民教授在术中细致分离粘连,顺利完成了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腹壁仅留四枚细微小孔以及一约5厘米小切口。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裴铁民教授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增多,缺血性肠病尤其是结肠缺血病例在临床中日益增加。流行病学研究揭示,缺血性肠病已成为老年人群中下消化道出血的第三大病因。受结肠供血特殊性影响,此病好发于结肠脾曲、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及右半结肠。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血便与腹泻。
裴铁民教授强调“多数缺血性肠病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面对内科治疗无效、病情恶化患者,如伴发腹膜炎、大出血、肠梗阻、脓毒血症、暴发性全结肠炎(伴或不伴中毒性巨结肠)或腹部CT提示门静脉及肠壁积气等征象时,需外科介入,以免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