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医大一院党委书记赵长久、副院长牛玉梅、副院长薄红、党委副书记迟秋君,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医疗队员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和家属都早早来到现场等待迎接医疗队的凯旋。

“辛苦了!热烈欢迎哈医大一院移动核酸医疗队载誉归来”“哈医大一院的核酸勇士,白衣战士,欢迎回家”的条幅,代表着对亲人们的思念。

18时06分,承载着哈医大一院移动核酸医疗队的大巴缓缓停稳,“向医院汇报,哈医大一院机动核酸检测医疗队41人,支援巴彦30天,圆满完成任务。亲人们,今天我们回来啦!”哈医大一院移动核酸医疗队领队、检验科主任关秀茹带领41名医疗队员们走出车门,向迎接的人群挥手致谢,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和“欢迎回家”“欢迎凯旋”的欢呼声。

“哈医大一院,核酸队员,欢迎回家,胜利凯旋!”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代表着对战友胜利凯旋、平安归来的喜悦。

我们胜利啦!

伙伴们,我胜利回来啦!

欢迎回家,你们辛苦啦!

妈妈要回家了,我一点都不冷

亲人们、战友们在等候英雄平安归来

亲人们,等我隔离结束,就回到你们身边
10月20日20时,哈医大一院支援巴彦县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完成使命后,全部休舱。在本轮哈尔滨市疫情突发的严峻时刻,来自哈医大一院的41人支援巴彦县核酸检测医疗队,在这里完成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单人单管的246081管核酸检测,单日最高12194管,为实现此次疫情早筛查、早流调、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政策和流调,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

一个月的时间,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和哈医大一院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向龙江人民证明,黑龙江省有能力集中救治全省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有能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应急核酸检测能力,哈医大一院支援巴彦县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月21日,曾参加过绥棱县万人核酸检测工作的哈医大一院首批核酸检测医疗队受命,连夜赶赴巴彦县,承担巴彦县高风险地区,即兴隆镇、兴隆林业局全民核酸检测及其他核酸检测医疗队筛查阳性标本的复核工作。

抵达当地4小时后,符合生物安全二级标准的方舱实验室顺利搭建,并迅速完成第一批589份核酸复核检测和1800份核酸筛查检测,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全民核酸检测的需求。
黑龙江省卫健委明确提出巴彦县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单人单管”的目标,面对这一艰巨任务,薄红、关秀茹及检验科副主任关雪紧急到达巴彦县兴隆镇兴隆林业局检测现场,果断做出增派人手、优化检测流程和人员分组、明确制定分工,创新“流水线式”工作模式,加快前期标本处理速度,同时优化检测试剂提高检测质量,很快取得了效果。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高,从5000管/日到12194管/日。10月3日仅13小时完成核酸检测12194管,突破24小时检测量10000管的记录,实现了从最开始的人等检测结果到最后的检测结果等人的转变,哈医大一院移动核酸检测医疗队创造了增量的奇迹。

哈医大一院支援巴彦县核酸检测医疗队在爱心驱动下,不分昼夜努力工作,方舱实验室彻夜不灭的灯光,照亮了在黑夜中等待核酸结果人们的希望,也温暖了当地群众的心,一位当地民警听说晚上工作时实验室很冷,特地为医疗队员们送来热水壶、热水杯,他说:“你们的到来温暖了我们,我也不能叫你们为我们着了凉。”巴彦县委县政府也为哈医大一院核酸检测医疗队发来感谢信和锦旗。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专家,省委副书记、省长胡昌升,省卫健委方庆伟副主任及葛洪副主任在巴彦县现场考察时,对哈医大一院医疗队应急核酸检测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为爱逆行,凭借哈医大一院现代化的平战结合救治中心和移动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运行模式,为龙江疫情应急防控和救治,创造出独特的“哈医大方案”和“龙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