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黑龙江女子历经四次心脏手术心脏移植成功再次突破国内纪录_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4-12

3月31日下午4点,哈医大二院心外科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护士、彩超医生、麻醉医生、血管外科医生等极高阵容的专家云集心外科病房严阵以待,静候着一位刚刚下火车的年轻女患。心外科主任蒋树林和副主任谢宝栋不停地看着表,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时间,还有2个小时,留给医生的时间只剩两个小时了,“她能不能赶上这抢救生命的时间呢?”两位顶级心外科医生此时却充满焦虑,“10个月没有她的消息,她的心脏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呢?”
  15年间三次开胸粘液瘤手术如何治愈千疮百孔的心
  时间转回到3月30日,哈医大二院医务部接到了一份特殊的病危通知单,病危的患者是一位签署了器官捐赠志愿书的志愿者,得到信息的心外科副主任谢宝栋立即联络了符合条件的等候心脏移植的患者们。谢宝栋逐一确认配型后,找到了急需心脏移植的患者——金颖(化名)。此时,医生们没有想到,这将是心外科医生们职业生涯中面临的最为艰难的心脏移植手术。
  患者金颖,年仅35岁,家住黑龙江省安达农村,是一位单亲妈妈,从外表上看,她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只有阵阵咳嗽和气喘暴露了一丝病态。2003年,金颖在当地医院被检查出左心室粘液瘤,由于肿瘤长在心脏内部,随着生长会堵塞二尖瓣,导致心功能下降,引发喘咳,随时会发生心衰,导致猝死,当年她做了第一次心脏手术,2006年金颖的心脏粘液瘤复发,来到哈医大二院进行了第二次心脏外科手术。2017年5月,金颖到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复查,发现其粘液瘤复发更为严重,第三次进行了开胸手术。术中医生们发现,金颖的粘液瘤已经侵蚀到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几乎整个心脏内膜的坑洼处布满了肿瘤。第三次开胸手术结束后,主刀医生谢宝栋告诉她,这次手术只能进行姑息治疗,将最严重的部位切除,但肿瘤根蒂已经布满心脏内部,无法完全清除干净,复发是迟早的事情,除非做心脏移植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金颖的家人立即给她报名排期,但她本人却并不积极,已经经历了三次开胸手术,如同“死”过三次,她对未来的人生开始丧失了信心。果然,距离第三次手术仅仅过去半年,金颖又开始咳嗽、呼吸困难,每走几步路都要喘一会儿,她太熟悉这种感觉了,这是肿瘤又开始复发的征兆!
  30日晚,金颖的父亲一接到医生电话,立刻同意给女儿做手术,却遭到金颖的拒绝,十多年的患病让她几乎失去了求生的欲望,更不敢“换心”,她反复告诉家人:我很好。父亲却并不相信,他心里十分清楚,心源宝贵,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很可能女儿的命就保不住了。他劝女儿就当去做身体复查,没问题就不做手术。31日上午,当得到确定可以手术的通知后,金颖父亲终于将女儿拉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
  突破重重艰难“大胆”医生实施最难心脏移植手术
  就在金颖父女两人想方设法从边远农村赶往省城医院的时候,哈医大二院心外科的医生们也立刻行动起来,迅速开始研究金颖的手术方案。因为患者金颖的第三次心脏外科手术是仅仅数月之前完成的,她的病情让医生们记忆犹新。谢宝栋回忆,在常规的心外手术中,可以在股动静脉等周围血管建立体外循环,但患者金颖的身体情况特殊,她的周围血管比普通人细,根本不能插管,因此,金颖的体外循环只能在开胸以后,依靠大血管建立体外循环。然而,患者经历过三次开胸手术和心脏外科手术,其心脏与周围脏器和胸壁粘连十分严重,一旦开胸时牵扯到心脏发生破裂,根本没有时间建立体外循环。谢宝栋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几乎是一场没有备用方案、没有保命措施的凶险手术!所以打开胸腔、暴露心脏成为手术最大的困难。
  除了手术方案凶险,另一件让谢宝栋忧心的事情莫过于时间了。
  由于供体还要进行肝移植,留给心脏移植的时间并不多,最晚31日下午6时必须进行心脏移植手术。金颖的身体情况未知,而她和家人能否赶上时间也是未知。
  下午4时,当金颖走进心外科病房时,医生们松了口气,时间她终于赶上了,各科室医生迅速为她做了完备的身体检查。彩超检查的结果却又让谢宝栋心里一沉。金颖的心脏粘液瘤严重复发,而且最大的瘤体已经挤占了整个右心室,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她只剩下一两个月的生命!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做手术患者必死无疑,而这例手术又史无前例,以往经历两次开胸手术的心脏移植已经很有难度,第四次开胸手术进行心脏移植,是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医生们从没有经历过的挑战,即使仍然保持着大陆地区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存活时间的最长纪录、拥有近三十年的心脏移植研究经验,哈医大二院心外科这支老牌的心脏移植团队也不敢有完全的把握完成这次手术。为了尽量确保手术的成功率,麻醉科、体外循环、血管外科、ICU、超声医学诊断等多科室的顶尖高手受邀前来“助阵”,为患者保驾护航。
  患者金颖却“淡定”了许多,她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所有术前检查,换好手术服,自己轻车熟路地走进了手术间,仿佛等待她的不是生命的大考,而是和以往一样的普通手术。
  主刀医生谢宝栋素以“快手”著称,他仅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取心手术,但在给受体开胸的时候却是一慢再慢,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胸腔,确保胸腔与心脏粘连部位不会扯破心脏。然而,展现在医生眼前的情形令人震惊:患者的胸腔严重粘连,过去三次手术的术后渗血已经将心脏与周围血管、肺部、胸壁等包裹在一起,整个胸腔长成了一团“乱麻”。谢宝栋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一点点剥离粘连,把完全看不出心脏的肉团“雕琢”出了心脏的模样,术中完全避免了对心脏的损伤。很快,医生们开始迅速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心脏移植,完整地切除了患者病变的心脏,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五支大血管吻合,心脏恢复供血后顺利复跳,没有任何渗漏。术后切开病变心脏后发现,患者的心腔内长满了大小不一的粘液瘤,最大的一个长达7厘米,如同鸡蛋般大小,几乎完全堵住了三尖瓣。
  移植手术进行非常顺利,可在恢复血液循环时却又出现了棘手麻烦,由于之前剥离粘连出现很多破口,心脏周围的胸壁开始广泛渗血,医生们只好一边保护着复跳的心脏,一边尽快寻找所有出血点实施止血措施。精神高度紧张的谢宝栋仍在全力阻止周边组织渗血,复跳后的心脏吻合血管没有任何瘘口,让他为之振奋,浑然忘记了时针已经指向午夜十二点,他已经在手术台上站了六个小时,两小时后,所有出血止住,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历经8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战役,这场艰难的心脏移植手术最终以圆满的结果顺利完成。当谢宝栋医生走下手术台,已经是第二天凌晨2点了,等待他们的还有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观察期。
  生命的奇迹总是令人惊喜,第二天下午2时,金颖竟然神奇地脱离了插管呼吸机,距离心脏手术完成仅仅过去了10个小时,她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迅速恢复,并于术后第二天脱离呼吸机后就开始进食。
  据主刀医生谢宝栋介绍,心脏粘液瘤是原发于心腔内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心脏内膜间质细胞病变引发。心脏粘液瘤并不是恶性肿瘤,不会转移,但却会恶性生长。绝大多数粘液瘤可以通过心脏外科手术根除,但极少部分却仍会复发,像金颖这样患者的高频率、大面积复发粘液瘤的病例比较少见,只能通过心脏移植手术才能根治,因为被移植的心脏是完好心脏,不会再产生粘液瘤。
  据谢宝栋解释,这次心脏移植手术难度较大,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手术成功做了坚实的保障,在患者本身已经历经三次开胸手术的基础上,胸腔情况十分“糟糕”,仅剥离粘连就耗费了大量经历,为了保证患者良好的心肺功能,术中剥离还要尽可能避免损伤胸壁神经。患者金颖的术后恢复这么快,也出乎医生们的意料,“只要顺利渡过排斥反应期,患者完全可以赢来她未来的美好生活。”谢宝栋认为。
  据了解,作为终末期心脏病最彻底、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以往心脏移植手术比较常见的是二次开胸的患者,如冠心病搭桥术后心脏移植等,但情况如此复杂、经历四次开胸手术患者的心脏移植,国内尚无文献记载。
  哈医大二院DBD脑死亡人体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手术无一例死亡我省心脏移植技术再创新纪录
  哈医大二院医务部主任王广志介绍,哈医大二院是我省唯一一家具有心脏移植准入资质的医院,从国家器官捐献工作开展以来,哈医大二院相继开展DCD(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DBD(脑死亡人体器官捐献)和DCD+DBD器官移植手术,其中,哈医大二院心外科通过脑死亡患者的器官捐献所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极高,目前无一例死亡病例,患者生存质量良好。
  王广志介绍,从本世纪初期,我国大脏器移植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器官捐献事业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从接受器官移植到器官捐献流程的建立,再到社会的认同和关注,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公民死亡器官捐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了解和接受,但黑龙江地区地处偏远,心脏疾病又是地区高发病,器官捐献事业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据报道,2010年3月我国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今的8年间,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达1.65万例,捐献器官近4.65万个,累计报名登记42.2万人,年捐献和移植数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二。
  据了解,哈医大二院是我国最早研究脏器移植的医院之一,是目前黑龙江省首屈一指的心脏移植中心。哈医大二院心外科从1954年建立起就以突破高精尖技术为目标,1956年,著名外科专家赵士杰教授成功实施了狗头移植实验的研究,并获得移植后存活5天零4小时的国内最好记录,震惊世界,从此开辟了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先河。1992年,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夏求明主刀,为多年扩张性心肌炎患者杨玉民施行了东北地区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一年以后,杨玉民回归社会,自食其力,并于第二年喜得“千金”。杨玉民术后健康存活18年半,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地区生存时间最长的“换心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夏求明教授接连完成了心脏移植三种术式,并在心脏移植、心肌保护、体外循环等一系列医学科技难题方面取得突破,将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带入国内一流行列。
  进入二十一世纪,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在蒋树林主任带领下,开展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相继成为医大二院心外科常规手术。Rastalli手术、Fantan手术及Bantall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大二院心外科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领域再上新的台阶。年完成心脏手术千例,包括所有常见心脏病及婴幼儿复杂心脏病、小体重微创手术、瓣膜置换及成形手术、停跳及不停跳搭桥手术、大血管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手术成功率达96%,心外科已成为东北三省名列第一,全国及国外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学科,是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唯一一家能同时开展心脏移植、肺移植、主动脉全弓置换、低体重复杂先心病治疗、冠心病搭桥、生物瓣膜机械瓣膜置换、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等多项高精尖技术的心外科中心。
  据哈医大二院心外科蒋树林主任介绍,哈医大二院心外科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科室,对我省胸心外科、心脏外科、大血管外科,甚至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传承和保持优秀的学科传统,培育青年骨干力量和学科人才梯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未来学科能够开拓进取的必要保证。“要给年轻人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和平台,优秀的外科医生要敢于挑战新领域。”蒋树林主任认为,“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青年学科人才的迅速成长,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在更高精尖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相关链接一:
  哈医大二院心脏移植之路经历的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56年,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首创者,著名外科专家赵士杰教授成功实施了狗头移植实验的研究,并获得移植后存活5天零4小时的国内最好记录,从此开辟了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先河。80年代初,我国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哈医大二院夏求明教授毅然瞄准了这一颇具风险的高科技项目,带领人员查找文献,了解国外心脏移植的历史与现状,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具有挑战性的心脏、心肺移植领域的探索,先后完成了心脏移植的三项基本术式,探索出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对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监测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我国心脏移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4月26日由夏求明主刀,哈医大二院的上百位专家,20多个科室通力合作,为多年扩张性心肌炎患者——哈尔滨市太平区东风镇农民杨玉民施行了东北地区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一年以后,杨玉民回归社会,自食其力,并于第二年喜得“千金”。杨玉民术后健康存活18年半,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地区生存时间最长的“换心人”。
  (2)发展阶段:以此为起点,我国心脏移植工作由低糜状态进入崭新的临床阶段。1994年2月,哈医大二院又成功地为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镇中学优秀教师于文峰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在术后12年中,他担任高三年级主任,带三个高三班,比其他老师工作量都大,精力充沛,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迄今已健康存活24年半,是我国大陆地区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
2000年,哈医大二院又成功为57岁的作家杨孟勇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完成了我国最大年龄的心脏移植案例。术后,杨孟勇满头银发变成了黑发,容光焕发。在杨孟勇《活下来再说》一书中,充份表达了他对哈医大二院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感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是几位换心人最大的心愿。
  (3)成熟阶段:在大力发展心脏外科临床手术的同时,哈医大二院心外科的专家意识到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是心脏外科发展的基础,反复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研究,对缺血性心脏停跳、含钾冷晶体心肌停跳、冷血钾停跳、温血钾停跳等心肌保护方法的系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科委给予定位认为是国内最先进的,进一步奠定了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相继成为医大二院心外科常规手术。Rastalli手术、Fantan手术及Bantall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大二院心外科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领域再上新的台阶。心外科现年完成心脏手术千例,包括所有常见心脏病及婴幼儿复杂心脏病、小体重微创手术、瓣膜置换及成形手术、停跳及不停跳搭桥手术、大血管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手术成功率达96%,心外科已成为东北三省名列第一,全国及国外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学科,是全国唯一一家能同时开展心脏移植、肺移植、主动脉全弓置换、低体重复杂先心病治疗、冠心病搭桥、生物瓣膜机械瓣膜置换、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等多项高精尖技术的心外科中心。
  2005年,心脏移植已在全球广泛应用,最长存活病例已超过28年。国际上心脏移植成功率已达90%%以上,我国也已经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与同类医院相比,哈医大二院心脏移植拥有成熟的技术、优秀的梯队后备人才,2004年成立的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为该院的器官移植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哈医大二院夏求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自1992年至今,先后为30余位患者进行了心脏移植。
  相关链接二:
  哈医大二院三例典型“换心人”概述
  (一)杨玉民
  杨玉民今年51岁,195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风镇,上世纪80年代初靠开一间杀猪作坊为生。1991年,他患了心肌炎,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并伴有心力衰竭,病变心脏比正常心脏要大3倍,胸腔几乎没有博动的空间。治疗这种病的惟一有效办法是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而当时心脏移植手术在中国的成功率仅有40%,在美国为50%,但杨玉民愿意冒险一试。
  1992年4月26日,杨玉民在哈二医附院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供体心脏是一名23岁的脑死亡患者的心。手术由著名的心外科专家夏求明教授主刀,进行了4个小时,医院动用了上百名医护人员,仅手术缝合就达1000余针。这个黑龙江省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就获得成功。
  术后的杨玉民同样要与时刻伴随着他的免抑排异反应作斗争,要服用和注射大量的抗排异药物。但是他坚信新的心脏会不断地适应自己,而且坚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最让他和医生惊喜的是术后第2年,杨玉民的妻子就怀孕,现在杨玉民的女儿已经16岁,叫杨阳,能歌善舞,聪明伶俐,惹人疼爱。杨玉民在移植心脏后也重操旧业,做起了猪肉生意。
  也许是杨玉民的生活和工作成就了他作为一名正常人的心态和健康,就是在后来遭遇连健康人都难以躲避的生命中的第二次生死大劫时,他仍然挺了过来,健康地活着。
  移植心脏后的第8个年头,2000年5月的一天,杨玉民骑摩托车时被疾驶的出租车撞得人仰马翻。这还不算,被撞出8米开外的摩托车重重地砸在他身上。司机将他送往解放军211医院时,急诊医生看到他胸部长长的缝合伤口才知道杨玉民做过心脏移植术,连忙让司机把杨玉民送到为他做心脏移植术的哈二院。检查结果让医生们大喜过望。除了大量的外伤和心率加快外,杨玉民别无他伤,心脏也好好的。
  这种情况就是在健康人身上也是罕见的,遭受如此大的车祸居然没有让心脏受损,看来杨玉民真有天助。不过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医院院长于波教授认为,杨玉民所接受的那颗强健的年轻人心脏也是帮助他的原因之一。尽管车祸后杨玉民心脏也受到一点影响,但过了约半个多月,杨玉民异常跳动的心律却又奇迹般地平静下来。
  (二)于文峰
  于文峰,一个不幸的人,之所以说他不幸,是因为在三十岁,正值青壮年的时候,他患上了只能换心才能存活下去的心脏疾病;然而,他又是幸运的人,之所以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接受了一次中国医学界的重大突破“心脏器官移植”。目前他已平安度过术后的24个春秋。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被医生用双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此,开始了一次感恩社会、奉献社会的新生。
  (三)杨孟勇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成功的路上,几乎从头到尾都洒满了攀登、跋涉的辛勤汗水;但对于全国最高龄心脏移植患者杨孟勇来说,在与生命的较量当中,更增添了几分辛劳、几分苦涩、几分汗水,这辛劳、苦涩和汗水,说明了一个哲理:把活当成目的,只不过是懦夫的借口,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现在所珍惜的应该是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好好的活着。
相关话题/外科 医生 医院 工作 生命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肿瘤医院举办“健康一扫而出”科普义诊活动_哈尔滨医科大学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每年的4月又是哈医大肿瘤医院健康文化月,2018肿瘤防治宣传周暨哈医大肿瘤医院健康文化月又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拉开了帷幕。4月2日,哈医大肿瘤医院在新门诊综合楼大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健康一扫而出”的科普义诊活动。现场咨询、量血压、接受科普教育……广大市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二院乳腺外科张建国教授在国际乳腺癌会议上发言_哈尔滨医科大学
    近期,第十一届欧洲乳腺癌大会(EBCC-11)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举办,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2500余位乳腺疾病领域专家参加,哈医大二院乳腺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受邀出席大会。在会议召开前一天,张建国教授参加了国际乳腺癌研究组织(BIG)的闭门会议,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一百余位乳腺癌顶尖专家齐聚一堂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一院胸外科成功为一名多年尿毒症患者切除胸腔内右后纵隔巨大肿瘤_哈尔滨医科大学
    日前,一院胸外科王巨主任团队(王磊副主任医师,廖飞医师,孙天浩医师)在多学科协助下,成功为一名多年患有尿毒症的患者切除了一枚胸腔内右后纵隔巨大肿瘤。  该患者多年来深受尿毒症的折磨,四年前又发现纵隔内肿瘤,肿瘤位置非常不好,位于左、右支气管下方,并已压迫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右侧,心脏前方,处于多个重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二院用爱“打通”智障患者的生命通道_哈尔滨医科大学
    日前,哈医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了一位既特殊又棘手的患者。之所以说患者特殊,是因为她先天智障,生理年龄虽然已经28岁,可实际智商却还不到10岁;说患者棘手,是因为她舌根上长满肿物导致呼吸困难,并且病情一天天加重,却不能主动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给医生清除患者生命通道上的“障碍物”带来了许多麻烦。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一院肝脏外科成功救治复杂肝尾状叶血管瘤患者_哈尔滨医科大学
    家住伊春的田女士因腹痛20余日在当地医院体检中发现肝脏上有个大的肿块,当地医院诊断为肝尾状叶血管瘤。而且肿块累及肝尾状叶全部,并延伸到肝中静脉、肝右静脉的根部、门静脉右支和肝后下腔静脉之间。她跑了多家医院,并前往北京求医,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解除病痛。抱着一丝希望,她慕名来到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寻求姜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二院感染科举办“爱肝护肝珍惜生命”主题义诊活动_哈尔滨医科大学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就像人体内的一个大型“化工厂”,发挥着代谢、胆汁生成和排泄、解毒、免疫、凝血等重要功能。肝脏功能虽然强大,但肝脏却很脆弱,作为人体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无论它多么累,从不叫苦喊痛,这就意味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很难被人们察觉。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肿瘤医院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_哈尔滨医科大学
    近日,哈医大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成功为一名阴茎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一项空白,为龙江阴茎癌患者带来福音。  据哈医大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主任李长福教授介绍,阴茎癌最早转移部位为腹股沟淋巴结,阴茎癌患者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响患者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肿瘤医院省内率先开展腹腔热灌注疗法_哈尔滨医科大学
    胃癌是我国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例。由于该病早期症状轻微、隐匿、与胃部良性疾病相比较无特异型,或患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80%的病人临床诊断胃癌时已经达到进展期。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生存期限已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得以延长的情况主要有:血行转移至肝、肺、骨等腹腔外脏器;淋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死神战斗到底_哈尔滨医科大学
    题记:新春佳节之际,本是万家团聚之时。然而,在哈医大二院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守护他人的健康,仍坚守在临床一线。他们不能守护在年迈父母的身边,不能陪伴在妻儿身边,不能举杯在许久未见的朋友中间。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默默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站岗”“守岁”。  “地球不爆炸,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
  • 二院妇女节举办“关爱乳房,守护生命”义诊活动_哈尔滨医科大学
    女人如花,需要被精心呵护。3月8日,为迎接第108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到来,关注女性健康,呼吁女性提高乳腺疾病防治意识,哈医大二院乳腺外科举办了以“关爱乳房,守护生命”为主题的义诊活动,以张建国主任为首的三位专家免费出诊的消息一出,便吸引了大量女性朋友前来咨询检查,一上午的时间三位专家为近百位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