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振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4-05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

王振月

性别

出生年月

1955.11

专业职称

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

大学本科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

药学院

办公电话

0451-**

从事专业

生药学

电子邮箱

Wangzhen_yue@163.com

主要研究

方向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质量评价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理论与调控技术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中药材GAP认证工作

中药生物工程与资源循环经济

主要社会

兼职

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检查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药学会会员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广西省自然科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河北省自然科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黑龙江省天然产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植物学理事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林副特产》杂志编委

中国植物学学会会员 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会员

中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会会员 大兴安岭地区政府顾问

伊春市北药专家技术顾问组高级顾问

哈尔滨市药学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东北培训中心副主任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等院校中药类专业系列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目前主持

科研课题

毛脉酸模及其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2012

抗肿瘤候选新药毛脉酸模的研究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2010-2012

主要论著

1. 《中药显微技术》 主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992

2. 《中药资源学引论》 副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2

3. 《中药资源新产品开发学》 主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992

4. 《中药房,中药店工作实用手册》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5. 《抗癌植物红豆杉》 编委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6. 《中药鉴定问题解答》 副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 1997

7. 《中药资源新产品开发学》 主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998

8. 《现代实用中药栽培养殖加工技术》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9. 《分子生药学教程》 主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10.《中药生物技术》 主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11.《解酒妙方》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2.《家庭药酒》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3.《家庭泡酒》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4.《大兴安岭主要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主审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6

15.《中药材GAP与栽培学》 编委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6.《中药资源学》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7.《保健药粥》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8.《常用中药详解歌诀》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9.《中华药浴》 主编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0. 《俄罗斯远东地区药用植物》 主审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1.《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

22.《中药资源学专论》研究生教材 编委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3.《中药资源教育》 编委 科学出版社 2010

24.《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 主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5.《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资源学卷 编委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2

主要科研

成果

1. 猕猴桃保健饮料糸统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 1989

2. 中药越桔冲剂治疗呼吸系急、慢性感染的新药研究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5

3. 中药材显微鉴定教学录像的制作及应用

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5

4. 毛脉酸模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黑龙江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7

5. 黑龙江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刺五加等五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

6. 毛脉酸模新药(中药材)质量标准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一等奖 2004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

7. 龙胆等三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

8. 苏木抗免疫排斥机制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

9. 辽东檧木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10. 毛脉酸模新药(中药材)质量标准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

11. 苏木有效部位群的药物新用途

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CN**.4) 2005年

12. 培养条件对喜树幼苗中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13. 东风菜根抗肿瘤作用与有效成分的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

14. 辽东楤木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7年

15. 黑龙江省地道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刺五加、柴胡、细辛、穿山龙和西洋参等五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16. 刺五加活性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主要体内移行成分的代谢规律

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9 年

17. 刺五加活性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主要体内移行成分的代谢规律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0年

18. 毛脉酸模的引种栽培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CN **0 B) 2011年

主要发表

学术论文

1. 毛脉酸模根的生药学研究. 中医药学报, 1994, (6): 94

2. 种子附属物的研究. 植物研究, 1994, 14 (1): 73-75.

3.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oducting Effect of Acanthopanax Injection and Solution Against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n Rubbits inducal by pituitrin, 9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Ginseng Allide Plants, 1995.

4. Pharmacognostic Studies on the leaf of Arelia elata and its Related Medcinal Plants, 9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Ginseng Allied Plants, 1995.

5. Identification of the leaves of Arelia elata and its relative Medicinal plant by 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e. 1995

6. 全蝎的微量元素分析.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1995, 12 (4): 34

7. 毛脉酸模根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分离与鉴定. 中医药学报, 1996, (2): 54-55.

8. 毛脉酸模中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中草药, 1996, 27 (12): 714-716(被美国CA收录)

9. 矿物类中药EDAX化学鉴定法研究. 中医药信息, 1996, (2): 47-48.

10. 毛脉酸模中两个蒽醌甙的分离鉴定.中国中药杂志, 1996, 21(12): 741-742(被美国CA收录).

11. 毛脉酸膜药材资源调查研究. 中药材, 1996, (12): 603-605.

12. 八种酸模类中草药显微鉴定研究. 中草药, 1999,30 (11): 855-858.

13. 越橘叶有效成份熊果甙的变化动态. 中药材, 1999, 22(7): 330-331.

14. 越桔药材有效成份熊果苷变化动态的研究. 中药材, 1999, (9):36-40.

15. 龙牙楤木种群分化研究. 植物研究,1999,19(2): 207-210.

16. 陈彩霞.辽东楤木叶及其相关植物叶的生药学研究.中医药学报, 1999, 27(2): 56-58

17. 辽东楤木叶及其相关药用植物叶的扫描电镜比较研究.中医药信息,1999, 16(2): 27-29

18. HPLC法测定毛脉酸模根中藜芦醇.白藜芦醇甙的含量,中医药信息, 2000, 7(1): 59-60.

19. 白藜芦醇及其甙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 2000, 8(2): 39.

20. 毛脉酸模根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中医药学报,2000,28(2):封二.

21. 越橘药用部位蕴藏量及生态环境调查.国际传统医药学大会,2000.

22. 中药越橘的生态学及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国际传统医药学大会, 2000.

23. 白藜芦醇及其甙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2000, (2): 39.

24. 越橘药用部位蕴藏量及生态环境调查.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6):112-113.

25. 龙牙葱木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植物研究, 2001, 21(3): 420-423.

26. 大兴安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一).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 (12): 1441-1442.

27. 银翘解毒片中双花有效成份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中药研究与信息,2001, 3(12): 24-25.

28. 中药学模式变革趋势的研究.教育科研论坛, 2003, (3): 041-042.

29. 不同地理种源秦皮的树皮及叶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中成药, 2003, 25(7): 552-554.

30. 秦皮及其3种混淆品的鉴定研究.中草药,2003,4(4): 374-377.

31. 毛脉酸模及同属药用植物研究述要.中医药学刊,2004,(3): 417-420.

32. 秦皮商品药材的调查及薄层色谱鉴别.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12): 1196-1198.

33. 胃内滞留制剂的研究概况.新兴医药研究, 2004, 14(6).

34. 毛脉酸模不同生长发育期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植物研究, 2005,25(1): 53-58.

35. 主成分分析考察毛脉酸模最佳采收期.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11): 808-811.

36. 不同产地毛脉酸模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中草药,2005, 36(9): 1385-1388.

37. 毛脉酸模化学成分的研究(Ⅱ).中草药,2005,36(11): 1626-1627.

38. 毛脉酸模不同器官中几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及生长季节对其的影响.植物学通报, 2005, 22(5): 572-578.

39. 刺五加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 7(9): 13-15.

40. 大豆多肽对西洋参生物生长量与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影响.中国林副特产, 2005, (6): 3-6.

41. 毛脉酸膜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中草药,2005,36(12): 1875-1879.

42.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on plant growth and camptothecin content of Camptotheca acuminata seedlings,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05, 16(2): 137-139.

43. 不同栽培年限与刺五加异秦皮啶含量.中药材, 2005,(11):978-980.

44. 防风多倍体形态解剖及性状观察.现代中药研究,2005,19(2): 23-24.

45. 主成分分析考察毛脉酸模最佳采收期.中国中药杂志, 2005, 30(11): 808-811.

46. 岩高兰生药学研究.中南药学, 2005, 3(3): 175-177.

47. 知母种子不同成熟度对播种品质、贮藏及生长的影响.种子, 2005, 4(3): 64-65.

48. 不同加工方法对刺五加器官组织中异秦皮啶含量的影响.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 7(3): 15-17.

49. 光强对毛脉酸脉模根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6 (5): 851-854.

50. 毛脉酸模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 (9): 773-777.

51. 毛脉酸模根部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8): 1382-1383.

52. 三株长蠕孢属真菌对苗期毛脉酸模根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中草药,2006, 7(9): 1395-1399.

53. 不同产地不同物候期平贝母中贝母乙素含量研究.中药材, 2006(11):1135-1136

54 . 8种沙参生药学研究.时针国医国药,2006,17(12):2546-2548

55. 土壤养分与毛脉酸模根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9):1984-1987

56. 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现状.中国林副特产,2007,(6):79-82

57. 黄膜处理对毛脉酸模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中国林副特产,2007,(4):1-4

58.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脉酸模根中氨基酸的含量.时针国医国药,2007,18(9):2069-2070

59. 白藜芦醇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5):91-96

60. 不同光质对毛脉酸模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植物研究,2007,27(6):763-769

61.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097-1099

62.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138-1139

63. .酸模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5):86-93

64. 盘龙参内生真菌分布特征的研究.中国林副特产,2008,(2):22-23

65. 中药材龙胆斑枯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中医药信息,2008,25(1):33-35

66. 酶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与转化中的研究现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9):46-47

67. 图强林业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黑龙江医药,2008,21(4):66-69

68.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分子技术.中医药学报,2008,36(3):61-64

69. 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成分含量分析.中医药学报,2008,36(1):37-39

70.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途径的研究概述.中医药信息,2008,25(1):29-32

71. 三株长蠕孢属真菌对毛脉酸模幼苗中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含量和产量的影响.植物研究,2008,28(1):124-128

72. 毛脉酸模中二苯乙烯类成分对HepG2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3):2141-2143

73.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生物技术通讯,2008,19(5):781-783

7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的动态规律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582-2584

75. 中药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中成药,2008,30(9):1346-1350

76. 中药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医药信息,2008,25(6):34-36

77. 生物芯片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28(6):417-420

78. 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57-1858

79. 毛脉酸模根中一新的色原酮苷类化合物(英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2):189-191

80. 黄芪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2):67

81. Two new C-glucoside oxanthrones from Rumex gmelini.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9,20(7):839-841. SCI。影响因子0.488

82.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毛脉酸模提取工艺.中药材,2009,32(9):1460-1462.

83. 中药斗谱编排方法新思考. 中药房管理,2009,20(21):1671-1672

84. 类叶牡丹的生药学研究.中国药房,2009,20(36):2851-2853

85. 银线草的生药鉴定研究.中药材,2009,32(2):203-206

86. 王谦博,侯素云,王振月等.平贝母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中医药学报,2009,37(6):76-78

87. 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研究(Ⅳ).中草药,2009,40(9)1352-1355

88.色原酮及其苷在植物中的分布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中国药师,2010,(12):1725-1728

89. 苏木化学成分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4(22):590-593。

90. 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中草药,2010(12):2085-2087

91. 超声波辅助提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实验研究.黑龙江医药,2010,23(1):34-35

92.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3-15

9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脉酸模根中蒽醌类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中医药学报, 2010,38(3):71-74

9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的影响.中医药学报, 2011,39(5):60-63

95. 盘龙参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 27(4):368-370

96. 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时珍国医药,2011,22(11):2601-2603

97. 蒽醌类化合物在蓼科的分布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医药导报2011, 30(12):1605-1607

98. 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药物研究,2011,20(9):4-7

99. 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花的最佳采收期评价.药物评价研究,2011,34(2):96-100

100. Two New Iridoid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 Bsrks of Ssmbucus williamsii Hance Molecucules 2011,(16):3869-3874 影响因子1.988

101. 绶草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相关性的研究. 中草药,2011,42(11):2305-2311

102. 蒽醌类化合物在蓼科的分布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医药导报2011,30(12): 1605-1607

103. 微生物转化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中医药信息, 2011,28(5):18-20

104. Covalently Attached Hollow Capsules Resistant to Etching of Polar Solution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Vol. 24, No. 6 (2012), 2605-2608 影响因子0.638

105. A two-step pH-dependent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combinedwith HPLC-fluorescen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10-hydroxycamptothecin in mouse liver tissue;Pharmaceutical Biology, 2012; Early Online: 1–8;影响因子0.247

106. 毛脉酸模无菌苗的制备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中医药信息,2012,29(2):98-100.

107. 黑龙江省不同产地满山红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中医药学报,2012,40(2):70-75.

108.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分布特征及其优势菌群化学成分相似度分析. 广东药学院报.2012,28(4):387-391

109.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11菌丝体化学成分研究.. 药物生物技术.

2012.19(4):332-333

相关话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