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创建于1948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党校之一。现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松花江畔、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校园总占地面积19.7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校区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38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1人,博士20人;累计有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被评为黑龙江省中青年专家。
我校硕士研究生于1998年开始招生,目前共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政治经济学、行政管理。多年来,我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党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坚持把党性教育、知识教育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实行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和前沿学科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龙江党校特色。
二、培养目标
我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为全日制计划内非定向学术型。培 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 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即毕业后通过自考或成人教育进修过本科主干课程达到五门),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名、考试和录取
1、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详细报名办法参见《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初试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28日(具体时间见准考证)。3月初,网上公布初试成绩;4月上中旬,发送复试通知。复试之前进行资格审查。复试考察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听力测试和外语表达能力测试等(具体参见复试办法)。
3、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名单。
4、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学制
学制三年。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相应的硕士学位。
六、档案及户口
按照国家规定,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时档案必须迁转。考生一律不迁转户口。
七、学费及奖、助体系
按照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我校收取学费和住宿费。
同时,我校实施研究生奖助制度,包括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生助学金。收费标准以及奖助学金制度,具体参见:《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试行)》。
八、其他未尽事宜请与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部联系,或登录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网站查询(http://www.hljswdx.org.cn)
单位代码:89623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邮政编码:150080
联系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联系人:路欣
联系电话:0451-86358230
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020101政治经济学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共30人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1经济理论综合 |
020200应用经济学 1. 国民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 3.金融学 4. 产业经济学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2应用经济综合 |
|
030200政治学 1. 政治学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3. 国际政治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3政治学原理 8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方向1、2、3考试科目) |
|
4.中共党史 1. 执政党领导规律研究 2. 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6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806中国共产党历史 (方向4考试科目) |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3. 思想政治教育 4.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0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120401行政管理 1. 领导科学 2. 公共政策分析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5政治学 805行政管理学
|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参考范围
020101政治经济学
经济理论综合——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西方微观经济理论;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和宏观运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1.吴树青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修订版,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020200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综合——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西方主要区位理论,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与应用,产业关联理论与应用,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石奇,《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30200政治学(方向1、方向2、方向3)
政治学理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与阶级、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国家形式、国家机构、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宗教、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团体、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中国的政治文明、国际政治;西方历史上从古希腊到19世纪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及基本原则,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苏联及各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社会主义的主要流派等。
1.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共党史(方向4)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对考生党的学说历史沿革、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基础理论的考核,考察考生的党建理论素养、理论功底、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是否具有党建研究的潜质。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过对考生党的历史发展进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决策、重大运动、重要会议以及专题性研究等问题的考核,考察考生党史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准确性,以及历史素养、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
1.卢先福赵云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7月重印;
2.洪向华,《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红旗出版社,2012年8月版;
3.盖军、柳建辉,《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7月版。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120401行政管理
政治学——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准确把握,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研究、解决专业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对于政治学科和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价值判断和表达逻辑,所具备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
行政管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这门专业课的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对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以及运用这门专业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由此确定考生是否具备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潜质。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