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a/3c/59ca9c6744e3bfe15c3d153c4d0d/acc41974-e906-426d-888d-211d9cc64dc2.png)
我国北方草地是传统畜牧业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由于极端干旱事件导致草地退化,生产和生态功能受损,如何准确评估草地对未来干旱事件的响应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研究团队从植物表观性状、养分性状等功能性状角度,研究植物多性状变化及其介导的群落构建过程,探讨环境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揭示草地植物群落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及其生态系统功能变异规律,该研究成果为全球变化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维持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王洪义教授团队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额尔古纳站建立了氮磷添加控制实验平台。近年来,围绕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研究领域,开展长期定位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logy Indicator》、《Oecologia》等刊物发表,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文图/园艺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