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征程上,学校用心、用情、用力,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切实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大事,把民生工程作出新增量、新成效。翻开美丽校园建设行动方案的“账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亮点项目加速推进、一项项校园规划落地实施,令师生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学”有优教
智慧教室开创育人新生态

研讨型教室

分组研讨型教室

手机互动教室

多屏互动教室


工程创新实践中心

创新实验室
一大批教学科研基础设施靓装上阵
校园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主楼、机械楼、电机楼完成升级改造,明德楼、基础科研楼、科技创新大厦完成入驻,教学科研环境全面改善。



















学校全面推进校园体育场馆建设,完成二校区体育场整体改造,更新体育器材与设施、游泳馆水处理设备,室外篮球场铺设悬浮地板,建成滑冰场、冰球场、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雪道。运动场地焕然一新,功能全面升级。


师生在体育馆运动
拟规划建设的风雨操场,是集体操、篮球、乒乓球、冰壶等运动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教学建筑,学生在风雨天气下可以进行室内体育活动。建成后将极大完善学校配套设施功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风雨操场内部效果图
作为学校面向新百年着力打造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名片,备受关注的中俄联合校园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





“食”有臻味
近年来,学校先后对多个食堂的经营业态定位、就餐环境、文化设计等进行提档升级,并实现空调全覆盖,打造集就餐、读书、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学生成长第三空间,就餐环境焕然一新,“网红最美餐厅”应运而生。





“住”有宜居
学校积极推进“421”目标建设,在不断加强楼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的便利性,进一步发挥学生公寓的教育阵地作用,力争将学生公寓建设为多功能的生活综合体。
3.5万平方米的黄河路校区学生公寓已主体结构封顶,7.7万平方米的科学园综合服务楼A栋已开工建设,“十四五”期间学生住宿面积将新增18.9万平方米。
2022年,公寓维修改造面积达3.2万㎡,空调配置工作完成,秋季学期,本科生住宿4人间已全部实现,校园住宿条件全面优化。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学校积极进行空调配套线路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公寓、食堂、公共教室等空调配置和配套电力改造有关工作已全部完成,食堂实现空调全覆盖,我校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可面向全部学生公寓提供空调服务的高校。

公寓内安装的空调
历史性实现全部学生“洗浴不出楼”、公寓洗漱温水全覆盖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校党委将全面解决学生“洗浴不出楼”问题确定为“我为师生办实事”重点项目,新建13个浴池,增加洗浴面积1362平方米,近3万名学生随心所“浴”,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高校。

学生公寓全部实现“洗浴不出楼”


学生公寓全部实现洗漱温水全覆盖
学校全力打造人才栖息地,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的文轩科技创新园区人才用房和人才公寓项目,将解决各类人才居住需求,让人才住有所居、心有所安,让广大人才在享受政策红利中感受“哈工大温度”。


文轩科技创新园区效果图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学校党委把握“我为师生办实事”契机,专题研究部署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工作。随着改造工作紧锣密鼓推进,28部电梯已完工,8部正在建设。教职工居住环境整体提升,幸福“一键直达”。

“行”有所安
为有效缓解极端天气对校园生活的影响,提升师生校园生活的便捷度,学校启动校园暖廊规划建设。依托校园暖廊建设,学校进一步优化配套功能和综合服务布局,构建四级五类服务功能体系,包括“科创中心”“科创驿站”“科创书院”“科创学舍”和“科创之家”,赋予校园空间新内涵,着力打造新一代、人性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校园暖廊系统和研学空间,服务学术思想交流和创新思维碰撞。
点击视频体验校园暖廊




暖廊建设规划图
以人为本打造安全校园、舒心校园、绿色校园
学校深入开展校园交通优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将一校区中心区域行车道封闭成为步行区,校内交通情况大为好转、畅通有序。

学校聚焦师生关切,全面推动校园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成立快递服务中心,提升快递服务水平;引入运营性校园巴士进校服务,运输力整体提升4倍以上;校区往返校车增加数量、加大频次,校园公共服务全面升级。


引入校园巴士




在校园路(法院街至工建街段)、法院街安装雨排干线,雨季校园道路积水现象得到改善。
按照绿色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与传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校园风景园林规划,大幅增加校园绿地。




校园绿地大幅增加



编辑:梁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