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人民日报》文章《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报道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12-04

哈工大报讯(综合/文)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新数据 新看点”栏目文章《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报道了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文中写到:
一遍又一遍验证测试、一个螺丝一块电路板地制作样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生吴凡全程参与了两颗微纳卫星的研制。“看着自己参与研制的紫丁香一号、二号卫星升空,感到学校搭建的‘创新工场’不仅点燃了我的卫星梦,更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力量!”吴凡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介绍,哈工大探索形成的“德才培育并举、科教深度融合、工场创新实践”的航天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已培养研究生近200名,80%的毕业生已成为航天领域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精英。
原文如下。

我国自主培养研究生突破1000万人(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张 烁 吴 月
《人民日报》(2020年07月29日 第01版)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截至2020年,作为国民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已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1000多万高层次人才。这意味着,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百废待兴,到研究生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石。
  ——1000万,对教育事业而言,意味着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
  428人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在艰苦卓绝的奋战中取得了高治愈率、低病亡率和医疗队零感染的好成绩。成绩背后,活跃着无畏坚守、敢于担当的北大医学研究生群体。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和医学人才培养的支撑。”北京大学医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北大医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努力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前沿,培养引领未来的医学人才。
  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300万。70多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发展模式和三级学位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踏上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1996年超过韩国,2000年超过印度,2002年超过英国和日本,2005年超过德国,与我国经济体量、高等教育部门研发经费全球排名第二的位次基本匹配,在学人数已居世界前列。”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1000万,对国家创新发展而言,意味着重要而坚实的基石。
  “氢弹之父”于敏,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和天宫一号总体设计团队、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的陈薇院士团队业务骨干,都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
  据介绍,2019年,全国139名新晋院士中,90%以上在我国境内接受过研究生教育,近80%由我国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授予最终博士或硕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有力支撑了科技进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近年来,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稳定在2/3以上,承担着超过8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学研究生在面上项目人员中超过50%。同时,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
  在创业创新的时代潮流中,研究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大批研究生已成长为行业翘楚。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速度”的强大智慧引擎。
  “研究生教育改善了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提升了我国适龄青年的受教育水平,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供给了大批师资。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64.1%,比1990年的19.6%大幅提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1000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意味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遍又一遍验证测试、一个螺丝一块电路板地制作样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生吴凡全程参与了两颗微纳卫星的研制。“看着自己参与研制的紫丁香一号、二号卫星升空,感到学校搭建的‘创新工场’不仅点燃了我的卫星梦,更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力量!”吴凡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介绍,哈工大探索形成的“德才培育并举、科教深度融合、工场创新实践”的航天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已培养研究生近200名,80%的毕业生已成为航天领域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精英。
  “研究生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研究生教育将更好地发挥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生教育还将主动应对信息时代的变革与挑战,全面实施“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度转型。
  展望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孟晓辉




相关话题/创新 培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在云端,使出“十八般武艺” ——哈工大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在线实践教学
    哈工大报讯(工程创新实践中心/文)2020新年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大高校的教学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面对疫情,我校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师生积极应对,利用各种线上教学工具,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络授课稳步、有序开展。工程创新实践中心承担着本学期我校航天、机电、能源等8个学院,共 ...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4
  • 冷劲松黄玉东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哈工大报讯(科工院/文 冯健/图)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举行。我校冷劲松教授、黄玉东教授荣获创新争先奖状。冷劲松,主要从事新型智能材料及其结构力学与设计、柔性机器人、4D打印技术及生物医学器件、结构健康监测、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研究,欧洲科学院 ...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4
  • 校长周玉做客《云上会》 解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哈工大报讯(季萱/文)5月26日,全国人大代表、校长周玉院士做客央视新闻两会特别直播栏目《云上会》,畅谈“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并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共同解答广大网友提出的宇宙梦想、火星探测等航天热点问题,同时寄语广大青少年要立大志、做大事,仰望星空、追逐梦想。 ...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