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博士是美国化学学会、美国化学学会农业与食品化学部(AGFD)、全球化学感官研究联盟(GCCR)以及芬兰食品科学技术协会(TETS)会员,Food Chemistry等5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检测和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再利用,先后发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14篇,累计影响因子88,最高影响因子7.86。马雪莹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浆果果实和叶子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其感官特点的研究以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期刊8篇。杨巍博士和马雪莹博士分别做了题为《酶促酰化浆果中花色苷的研究》和《基因型、环境因素和加工条件对浆果多维品种的影响》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图尔库大学在酶促酰化花色苷的最近研究进展、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浆果多酚和品质的影响、功能性成分对浆果感官特点的影响等。两位博士与分院的科研人员围绕具体的酰化技术和功能性成分研究展开了讨论,找到了许多双方研究的共同兴奋点,相信通过此次学习交流,一方面拓展了分院科研人员的研究思路,加深对国际食品研发领域的了解,另一方面,增进图尔库大学与分院的相互了解,为进一步在功能食品和植物有效成分研究利用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http://www.has.ac.cn/upload/images/20210511/162070059274913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