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苜蓿栽培技术和根瘤菌研究方面,开展“寒地苜蓿种质资源搜集与评价”共引进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20份,于 2016年5月初返青,返青率普遍达到95%;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和生育期观测,比较各品种苗期长势、分蘖数、株型、株高、繁茂性、花期、花色等指标差异性,确定了不同品种的刈割时间及次数,种子成熟期;分析各材料的鲜干草产量,茎叶重量比,粗纤维、粗蛋白含量,种子产量等指标;对引进资源进行种子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各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建立了苜蓿种质资源圃,为开展苜蓿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同时,开展“土壤环境对苜蓿中华根瘤菌竞争结瘤的影响”项目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土壤对苜蓿根瘤菌有效结瘤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苜蓿对苜蓿中华根瘤菌有效结瘤的影响(配型试验)和外源苜蓿根瘤菌与土著苜蓿根瘤菌的竞争关系。发表论文3篇,申请专利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