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共有9个专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对北方泥炭地的影响:有关控制实验的结果”、“全球变化对蓝色碳库和过程的影响”、“湿地、气候变化和人类”、“漫滩湿地恢复:方法的多样性如何影响结果”、“农村湿地的管理和恢复:问题的确定以及从欧洲到中国解决办法的分享”、“生物地理化学-碳:气体排放”、“整合生态和管理对于促进湿地应对全球变化”、“21世纪的湿地保护:从景观尺度、跨学科方法以及处理多个目标”等。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Brian Silliman、世界自然保护协会总监Lynn Scarlett女士、热带雨林国际协会主席Ariel Lugo博士分别作了题为“沿海湿地生态与恢复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和新范式”、“不断变化的湿地-推进人与自然的保护”和“波多黎各森林湿地通过飓风和人类测试”3个主题讲座,会议组织专题报告(海报)360余个。会议学术报告不仅反映了当前国际湿地科学家关注的热点,还反映了湿地科学的进展方向。


会议期间,根据我所的研究方向,与相关专家就湿地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和探讨。并参加了与湿地科学家学会Gillian Davies女士磋商成立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事宜。经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执行理事会共同协商和投票,全票通过成立“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China Chapter of SWS)”,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吕宪国研究员当选为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我所倪红伟研究员当选为副主席。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的成立,是世界湿地研究者对中国湿地研究的认可,也是对我所湿地科学研究的认同;同时搭建了湿地学科的国际对接平台,对于进一步提高我所乃至我国湿地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