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罗鱼,特指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也是黄河以北唯一自然分布的鲂属鱼类,为黑龙江著名的“三花五罗”之一,自然条件下,需5年方能达到性成熟。法罗鱼个体大、肌肉脂肪含量高、肉质鲜嫩,市场价格为140-200元/公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我国分布纬度最高的鲂属鱼类,法罗鱼兼具了极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历史上,法罗鱼广泛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嫩江、镜泊湖和兴凯湖。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其栖息范围伴随着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逐年缩小,面临着完全灭绝的危险。在我国,每年仅在黑龙江抚远江段可捕捞到极少个体(不足百尾);在俄罗斯,法罗鱼已被列入《保护物种红皮书》。由于样本收集困难、暂养和运输死亡率高,对法罗鱼的研究尚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池塘驯养条件下法罗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不仅为岌岌可危的野生资源的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新养殖对象的开发及各项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