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su.edu.cn/__local/3/67/8C/730D6D8B37F70ABC7225E5D7EA7_CC023347_2A178.jpg)
![](http://www.ysu.edu.cn/__local/B/54/E8/B6AD135ED85AE6B344DA138FCEC_EAFF33CF_39FAC.png)
该项获奖专利由白振华(机械工程学院)、韩林芳、李经州、马续创、石晓东等人(按顺序排列)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四辊轧机的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一个虚拟板形仪,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a)基本设备参数的收集 步骤,包括工作辊的辊身长度 Lw、支撑辊的辊身长度 Lb、工作辊弯辊缸距离 lw、支撑辊压下螺丝中心距 lb、工作辊的辊径 Dw、支撑辊的辊径 Db、工作辊的辊型 Dwi、支撑辊的辊型 Dbi、轧机所允许的 最大正弯辊力轧机所允许的最大负弯辊力 (b)板形动态显示步骤 ;(c)板形闭环反馈步骤 ;(d)板形预报步骤。其优点是:在不增加硬件投资、不配置实体板形仪的前提下实现了板形 的动态可视化显示与闭环控制,及板形预报等附加功能,提高了现场的板形质量。该项发明在专利质量、技术先进性、运用及保护措施和成效、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方面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冠县鸿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九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20余条生产线成功实施应用,并建立了高效、稳定、可靠的应用业绩。
据悉,设置中国专利奖,旨在引导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和表彰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对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国专利奖设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银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中国外观设计银奖、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银奖及中国专利优秀奖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评选产生。我校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反映了近年来我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稳步提升以及知识产权工作的长足进步,将对有效推动学校“双一流”和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编辑 李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