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东重)上海校友会成立于2006年5月,作为燕大人在上海的大本营,该会本着“友谊-交流-合作-传承”之理念,十年磨一剑,以吕亚臣会长、于忠海秘书长为代表的校友会理事会精诚协作,在团结校友、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宣传学校和助推母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作为密切校友与母校、校友与地方、校友与校友联系的桥梁作用日益显现。该校友会为燕大学子创造了一个思维和信息碰撞的平台,同时化整为零根据校友业余爱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大型校友聚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真正成为了“燕大(东重)人在上海的家”。

陈波主持换届大会

吕亚臣致辞

于忠海作工作总结
换届大会由副会长陈波主持。首先由上海校友会会长吕亚臣致辞,他介绍了燕大(东重)上海校友会的发展史,共同回忆了校友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秘书长于忠海作了工作总结,介绍了近年燕大(东重)上海校友会的活动及工作。主持人宣读了理事选举办法,和候选人名单,经大会一致通过,产生了46名理事,16名常务理事。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校友会的领导班子:名誉会长吕亚臣、高峰;会长于忠海,常务副会长陈波,副会长关新平、干春晖、王小坚、陶永忠、王冰,其中王小坚兼任监事一职;秘书长姜丽红,副秘书长孙志亮、曹元、朱大鹏、蔡艳。新当选的会长于忠海表示,在这个平台中,所谓的会长,所谓的理事,不是职务,也不是权力,他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意味着沟通与协商,校友会各理事愿意成为校友沟通的桥梁,让友谊的硕果溢出纯真的芳香;也愿意为大家搭建心灵的广场,让大家能够放下疲惫,把快乐点亮,为校友,为母校,为社会多做贡献。

校长刘宏民致辞
刘宏民受邀发表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上海校友会过去的工作,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未来发展的主要努力方向,也通过大会对校友们一直以来对母校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刘宏民对于刚刚完成换届的上海校友会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坚持以服务校友为宗旨,不断加强校友会的自身建设。他指出地方校友会是以校友情谊为所依、以校友发展为所系、以校友利益为所重的特殊团体,它的宗旨就是服务校友。我们在沪的燕大校友要共同呵护和紧紧依靠校友会这一平台,彼此关心、相互支持,实现共同发展。二是坚持以服务社会为使命,不断凝聚在沪校友的聪明才智。希望上海校友会能够积极引导在沪校友尤其是年轻校友,积极投身上海地方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贡献燕大人的智慧和力量,展现燕大人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三是坚持以服务母校为责任,不断密切与母校的沟通联系。校友是母校的名片,母校是校友的标识。母校将会继续坚持“以发展为前提、以服务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以联络为手段、以共赢为基础”的校友工作原则,构建“学校统筹、部门协调、院系结合、各地区各行业校友会互动、师生参与”的全员校友工作格局,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互联互通的校友网络,并利用网络的协同和放大效应,使校友工作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副校长孔祥东为燕大(东重)上海校友会活动基地授牌
(以上照片由档案馆提供)
孔祥东为燕大(东重)上海校友会活动基地授牌,同时感谢V+space创始人孙志亮为校友会提供固定活动场地。在晚宴环节,孔祥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并在换届大会恰逢“父亲节”这个特殊的喜庆日子,引吭高歌,一曲《父亲》将晚宴推向了高潮。
本次换届大会共有300余名上海校友参会,与会校友进行了合影留念。大会也得到了我校其他地市兄弟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广州校友会名誉会长赵劲松、深圳校友会副会长魏群、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金伟英等校友专程到沪出席会议,其他校友会也通过贺信贺电等方式进行了祝贺。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官英平、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铁石、大学科技园主任张典范、档案馆馆长(校友办主任)孙红磊陪同校领导一同见证了换届大会的胜利召开。(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