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管科学子,选择中东、非洲的同时,也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他们远离都市的繁华,忘却了灯红酒绿,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他们没有辜负学校与家庭的嘱托,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他们把孤独当作磨砺,把责任当作习惯,把付出当作快乐,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谱写着自己的华章。
在我校成立六十五周年之际,为向审核评估专家展示管科毕业生多姿的风采,建立与校友沟通的渠道。管理科学与工程院于近期开展了寻访“一带一路”上的管科人活动,展示管科学子在海外工作的点点滴滴。

李金与刚果(金)工友在施工现场
2015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李金,现为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刚果(金)RTR项目部预算员,曾先后获得十五冶对外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岗位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李金2015年6月从我校毕业后,入职于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十五冶”)。中国十五冶是具有特级总承包资质的大型国有施工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0月,李金怀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积极工作的信心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大陆,工作于刚果(金)RTR项目,开始了非洲生活。刚果(金)RTR项目位于刚果(金)铜钴矿采炼中心科卢韦齐市,业主为欧亚资源集团,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EPC总包,一期工程年产阴极铜7万吨、钴2万吨,EPC合同金额6.54亿美元,中国十五冶负责该项目的施工部分。这两年的非洲,有梦幻的蓝天白云、奇妙的异地风俗,也有肆虐的蚊虫、脏乱的大街;有着诗与远方的梦想,也有着踏实厚重的现实。两年来,李金从只会“How are you,I am fine”慢慢变为可与“老外”进行正常的口语交流;从对国际管理标准一窍不通的“小白”变为自学通过PMP的管理人员;从对工程造价仅有书面概念的毕业生变为参与完成盛屯矿业刚果(金)湿法项目、华友钴业刚果(金)尾矿再选项目、刚果(金)力博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项目、五矿资源刚果(金)Kinsevere等十逾项目投标工作的经营人员。这两年,祖国“一带一路”如火如荼,李金也一点一滴慢慢成长为有着一定国际工程管理经验的管科人。

郑维与同事们在施工现场
郑维,2007年毕业于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就职于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和化工装备板块(简称中集或CIMC),公司致力于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空港设备等业务领域。
郑维毕业后到该公司工作,从工程技术员做起,于2011年起担任球罐工程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国内及海外球罐安装项目及总包工程。目前在孟加拉国负责TRADE RESOURCES F.Z.E.-2×4000m³项目,位于孟加拉国孟拉港工业园区内的TRADE RESOURCES F.Z.E.公司旗下的2台4000m³LPG球罐是公司参与全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项目,具有特殊意义。该项目为中集第一个位于孟加拉国的球罐工程,为今后孟加拉市场奠定重要基础。该项目为中集总包工程,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为一体。郑维作为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运营。由于该项目是在国外实施,从项目的商务洽谈、合同签订、工程设计、原材料采购、半成品压制、跨境运输、现场施工组织等各个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项目经理和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及施工能力面临着严峻考验,成败与否即体现着公司的整体实力。目前该项目已进驻孟加拉现场施工半月有余,处于球罐组装成型阶段,整个施工过程比较顺利,预计可以按计划完成。
图片: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