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2-23


0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2  材料学
材料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材料设计、结构性能预测、材料制备和材料性能综合优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历经10余年发展,逐渐形成了智能材料及工艺、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本专业导师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9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材料实验中心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真空淬火炉、真空感应熔炼炉、压汞仪、冻融仪、综合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教学科研设备30余台套,总值2000余万元。本学科藏书5.7万册,期刊88种。
本专业培养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冶金材料教育创新高地,拥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近年来承担含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被SCI、EI收录的文章100余篇,聘请多位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并与其它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是将原料、原材料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我校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在传统的热、铸、锻、焊加工技术基础上,着重致力于培养从事材料快速精密成型、连接、先进材料设计制造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先进成形与加工技术、先进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材料连接新技术和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师队伍。现有导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1人次在清华大学材料加工专业从事过博士后研究,1人次在德国从事过博士后研究。
近3年承担与参加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重点项目、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南车集团研究课题15项,科研经费200万元,被SCI、EI 收录论文30余篇。
材料实验中心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真空淬火炉、真空感应熔炼炉、压汞仪、冻融仪、综合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教学科研设备30余台套,总值2000余万元。藏书5.7万册,期刊88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冶金材料教育创新高地,拥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近年来承担含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被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聘请多位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并与其它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材料工程领域涉及材料的加工制备、质量的改进、使材料成为人们可用的器件或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经济管理等工程知识,并与土木工程、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历经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金属材料与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
材料工程领域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人。材料实验中心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真空淬火炉、真空感应熔炼炉、压汞仪、冻融仪、综合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教学科研设备30余台套,总值2000余万元。藏书5.7万册,期刊88种。
材料工程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冶金材料教育创新高地,拥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近年来承担含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被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聘请多位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并与其它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009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电能的产生、变换、传输、分配、应用和控制等有关的专业。它涉及到牵引供电系统、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运行规律,以及相应的测量、保护、调节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等。与计算机、电子、通信、网络与信息、控制、测试、自动化及现代控制理论等学科与技术密切相关交叉渗透。现有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电站监控与牵引供电、控制理论与方法及其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和电力系统计算与仿真等。
本专业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河北省高校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1人,获得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称号1人。
近年来本专业主持和参与纵、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15项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本专业的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为河北省示范中心,建筑面积2000余平米,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试验手段,中心拥有美国NI的Labview实验平台、现代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实验平台、美国FLUKE系列电力系统试验检测设备以及现代电力电子、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与DSP实验平台等。
学科紧密围绕高速铁路、干线电气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及创新技术研究。近年来与铁路总公司所属单位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能力分析与优化、牵引供电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与接触网状态监测与诊断、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等课题展开多项研究工作。学科特色鲜明、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毕业生直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密切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紧跟国际科技前沿,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负荷的系统仿真与补偿,测控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在计算机测控和DSP领域有独到的科研优势。
相关话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