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2015年度工作总结与推进会在北京召开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2017-07-23


  12月9-10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年度总结与工作推进会。来自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三省一市科技厅(委)相关负责人和8个课题负责人、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科技部农村司蒋丹平副司长、农业科技处许增泰处长、科技部农村中心攻关处卢兵友处长和中科院农业科技办公室翟金良常务副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中国农科院曾希柏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李春喜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欧阳竹研究员、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小京研究员和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王义明高级会计师组成专家组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质询。

  项目首席专家刘小京研究员汇报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2015年总体实施进展、任务完成情况、重大成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十三五”工作设想。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三省一市项目区课题负责人汇报了各区域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重点就各区域增粮技术集成与示范,小麦玉米抗逆、优质、高产、稳产品种鉴定筛选与示范,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盐碱土壤改良与中低产田地力提升技术研究,区域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研究与应用进行了交流汇报。专家组对项目和8个课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研究示范工作提出了建议。王义明高级会计师就课题执行中的财务问题进行了培训。

  蒋丹平副司长在会上做了总结讲话,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他表示,经过三年的实施,“渤海粮仓”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促进了粮食增产,带动了农民增收,形成了“渤海粮仓”品牌,产生了重要社会影响。项目实施中,形成了院部省联动机制和政产学研用示范推广机制,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他提出,项目组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与地方的协同创新,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积极谋划“十三五”任务,向国家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渤海粮仓项目实施三年来,形成了抗逆高产作物品种培育、适水灌溉和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盐碱地肥料和改良剂、棉改增粮技术、雨养旱作区粮食作物增产技术、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和互联网+渤海粮仓8个标志性成果,带动了项目区种业、加工业、养殖业、肥料产业、机械行业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2015年,在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三省一市7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核心示范区14.1万亩、示范区146.17万亩,技术辐射推广面积达1596.6万亩,总增粮168万吨(33.6亿斤),增加效益24.63亿元。(南皮站孙宏勇供稿)

相关话题/农村 技术 工作 科技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