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围绕“新时代的教与学:变革和回归”的主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大会主题发言, 并以前置研修坊、分会场研究报告、圆桌会议、教学发展1+1、海报展示等形式为参会者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我校张尚莲教授、李嫄副教授、周围副教授、杨占昌副教授分别就“守正创新 薪火相传 助力新教师教学启航”“基于 OBE 的《测控电路》课程设计”和“思政教育与混合式教学的 多元融合路径—以管理类课程为例”的分享。
在教学发展1+1环节环节中,张尚莲老师、李嫄老师和杨占昌老师,分别站在不同角度,从创新新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学员的转变、如何助力学员转变及创新新教师培训的意义四个方面,对我校开展的新教师教学工作坊进行了解读,此次工作坊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精心设计13个环节,真正做到“线上教学”有示范、“线下教学”有指导、“示范教学”有设计、“集中展示”有点评,从而让学员在做中学、活动中学、同伴互助中学,扎实提升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技能,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

教师发展1+1分享现场
分会场中,机械工程学院周围副教授分享了“基于 OBE 的《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他用OBE的教学理念对《测控电路》课程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目标的考核及评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情感素质目标达成过程中,周围老师基于言传身教、引经据典、科技发展三个层面进行了思政的融入,同时利用教学监控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对教学实施持续改进,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收获都达到预期。

周围老师分享现场
经济管理学院李嫄副教授分享了“思政教育与混合式教学的融合路径—以管理类课程为例”,她立足河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和河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管理沟通》等多门管理课程的建设经验,探讨“如何以混合式教法创新,助推课程思政的全过程建设?”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化”问题、思政元素加入专业教学的“标签化”问题、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搭建的“碎片化”问题,其归纳出四类深度融合方式:①以“线上小组案例讨论(解实践难题)+线下专业知识提炼(寻理论解析)”,强责任担当的问题共解模式;②以“线上专业知识学习(习理论要点)+线下团队项目参赛(迎实践挑战)”,助实践创新的学赛互促模式;③以“线上研究方法演练(掌实操技能)+线下研究项目推进(历研究历程)”,彰科学精神的知识共创模式;④以“线上通识知识学习(习管理思维)+线下特定场景体验(促专业发展)”,增人文底蕴的学科交叉模式。

李嫄老师分享现场
“高校教学发展网络” 成立于2013年,由17所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倡议发起成立,致力于增进高校教学发展机构、教学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互助、合作的组织,每年由一家常务理事单位承办“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我校在2014年成为该组织的理事单位,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参加“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并在分论坛做主题报告。
文图/杨占昌 审核/刘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