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朱立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0-17




一、基本情况:
姓名:朱立光 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2月
籍贯:河北省唐山市 所在系(室):新能源材料系职务及职称:校长、教授
二、学习及工作简历:
(一)学习经历: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冶金系获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本科)
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冶金系获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
1993年9月至1997年4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获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2004年3月-8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
(二)工作经历:
1989年7月至1991年5月,唐山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工作;
1991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工作;
2019年4月至今,在河北科技大学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高品质钢的冶炼、连铸及铸坯质量控制、氧化物冶金。
四、主讲课程:
(一)本科生课程:连铸、炼钢设计原理、钢铁冶金学等。
(二)研究生课程:现代连铸工艺与实践、凝固理论等。
五、主要教学、科研成果、所获荣誉等:
(一)主要研究论著:
1、《连铸保护渣理论与实践》,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年,排名第一;
2、《现代连铸工艺与实践》,河北省科技出版社,2000年,排名第一;
3、《铸坯质量在线监控技术开发与实践》,冶金工业出版社,2017年,排名第二;
4、《连铸连轧理论与实践》,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年,排名第二;
5、《大学生校园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排名第一;
6、《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与进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排名第二。
(二)主要研究论文:
1.《Exploitation of Mold Flux for the Ti-bearingWelding Wire Steel ER80-G》《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2019年38卷,P873-883,SCI ,通信作者;
2.《Role of B2O3 on structure and shear-thinning property in CaO–SiO2–Na2O-based mold fluxes》,《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2019年38卷,P750-759,SCI ,第一;
3.《Effect of CaF2 on the Viscos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CaO–SiO2–Al2O3 Based Continuous Casting Mold Flux》,《Metals》,2019年9卷,P871,SCI,通信作者;
4.《Propagation of surface cracks on beam blank in the mould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2019年46卷第9期,P809-818,SCI,第二
5.《Effect of 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onMicrostructure of Mold Flux》《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2019年38卷,P1-9,SCI ,第三;
6.《ND 钢连铸坯两相区内的微观偏析模型》,《工程科学学报》,2019年41卷第4期,P461-469,EI,第一;
7.《Hook evolution and inclusion entrapment during initi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castings slab》,《Metallurgic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18年116卷第103期,SCI,通讯作者
8.《Hook-Like Microstructure at the Subsurface of Ultra-low Carbon Steel Slab》,《Metallography, Microstructure ,and Analysis》,2018年7卷第4期,P414-420,SCI,第二
9.《3D Heat Conductivity Model of Mold Based on Node Temperature Inheritance》,《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2018年37卷第9-10期,P92-100,SCI,通讯作者
10.《Initiation of Surface Cracks on Beam Blank in the Mold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Metals》,2018年8卷9期,P712-729,SCI,第二
(三)主持的主要科研课题:
1、“第Ⅲ主族、第Ⅴ主族非牛顿流体保护渣的制备与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01~2021.12,**,国家级,主持人;
2、“氧化物冶金与脉冲磁场影响钢组织演化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01~2019.12,**,国家级,主持人;
3、“软接触电磁连铸保护渣行为及对钢液凝固影响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1~2013.12,**,国家级,主持人;
4、“船板钢物理场-氧化物冶金协同细晶强韧化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16.01~2018.12,E,省部级,主持人;
5、“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冶金行为的基础研究”,河北省****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1~2012.12,E,省部级,主持人;
6、“钢中微量元素在氧化物冶金中的作用及其对钢质量影响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01~2017.12,E,省部级,主持人;
7、“钢的软接触电磁连铸关键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10~2012.10,**D,省部级,主持人;
8、“氧化物冶金与脉冲磁场影响钢组织演化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河北省教育厅高层次人才项目, 2015.1.1-2017.12.31,GCC**,厅局级,主持人。
9、“高速连铸凝固与控制技术”,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04.01-2007.12,2004EC000059,国家级,主持人;
10、“钢的纯净化与无缺陷凝固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2007.01-2009.12,NCET-06-0257,国家级,主持人。
(四)主要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1、2004年,高速连铸凝固与控制技术,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2010年,钢的洁净化与无缺陷凝固关键技术及应用,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3、2017年,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要素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4、2018年,100t转炉流程生产窄规格汽车用钢冷轧基料的工艺技术创新,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5、2014年,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超薄规格热轧板卷大批量生产技术创新,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十;
6、2013年,FTSP薄板坯短流程高碳含量钢种生产工艺开发,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7、2007年,转炉钢厂品种钢冶炼及连铸技术开发与应用,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8、2002年,高速连铸凝固特征及结晶器优化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9、2000年,连铸系列保护渣研制,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0、2005年,薄板坯连铸连轧轧辊磨损行为及预报系统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11、2013年,TCSM四位一体教师专业化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12、2010年,地方高校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六、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hbkjdxzlg@163.com


相关话题/河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