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能力要求及学位类型
具有森林培育学(包括经济林)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在本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上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林业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并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对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有明确的了解;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的设计、试验、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全过程;能够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1.农林复合经营理论和技术
2.山地造林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与减灾机理
3.林木种质资源改良和繁育的理论和技术
4.经济林栽培与利用的理论和技术
三、课程设置
| 1.学位课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 (1) 英语 | 240 | 6 | 1 |
| (2) 自然辩证法 | 50 | 2 | 1 |
|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40 | 2 | 1 |
| (4) 高级林木培育 | 60 | 3 | 2 |
| (5) 高级经济林栽培学 | 60 | 3 | 3 |
| 2.方向必修课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 (1) 高级森林生态学 | 60 | 3 | 3 |
| (2) 农林复合经营 | 40 | 2 | 3 |
| (3) 景观生态学 | 40 | 2 | 2 |
| (4) 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50 | 2 | 3 |
| (5) 林木测算技术专题 | 40 | 2 | 3 |
| (6) 林木遗传改良专题 | 50 | 2 | 3 |
| (7) 生物技术与品种改良 | 60 | 3 | 2 |
| (8)果树分子生物学专题 | 40 | 2 | 2 |
| (9)高级植物生化 | 60 | 3 | 2 |
| (10)仪器分析 | 60 | 3 | 1 |
| 3.选修课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 (1) 多元统计分析与应用 | 80 | 3 | 2 |
| (2) 植物生化研究技术 | 80 | 3 | 2 |
| (3) 植物组织培养 | 40 | 2 | 2 |
| (4) 经济林栽培生理 | 40 | 2 | 3 |
| (5) 森林资源(微机)管理信息系统 | 40 | 2 | 3 |
| (6) 林木研究法与试验设计 | 40 | 2 | 3 |
| (7) 群落生态学 | 40 | 2 | 2 |
| (8) 同位素示踪技术 | 40 | 2 | 1 |
| (9) 土壤化学 | 60 | 3 | 2 |
| (10)细胞遗传学 | 60 | 3 | 2 |
| (11)分子遗传学 | 60 | 3 | 2 |
| (12)数量遗传学 | 80 | 3 | 2 |
| (13)生物多样性专题 | 40 | 2 | 3 |
| (14)日语 | 80 | 3 | 3 |
| (15)植物显微技术 | 60 | 3 | 2 |
| (16)果树种质资源专题 | 40 | 2 | 3 |
| (17)电子显微术 | 40 | 2 | 1 |
| (18)科技文献检索 | 40 | 2 | 2 |
| (19)精密仪器使用与实践 | 40 | 2 | 3 |
| (20)生态学研究方法 | 40 | 2 | 2 |
| (21)专业外语(森培) | 40 | 2 | 2 |
| (22)森林培育专题讨论 | 40 | 2 |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