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马克思哲学原著解读

武汉大学 /2008-03-26

马克思哲学原著解读

一、负责人简况

<>

姓  名

 萧诗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 年 4 月

学  位

 哲学博士

最后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博导

职  务

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

所在院系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通信地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430072 )

电子邮件

smxiao@whu.edu.cn

电  话

  027-68766257

传  真

  027-68752860

二、教师队伍情况

1 .教师队伍人员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萧诗美

1956.04

教授 / 博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负责,主讲

何 萍

1953.10

教授 / 博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与,主讲

赵凯荣

1962.11

教授 / 博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与,主讲

陈立新

1963.11

教授 / 博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与,主讲

赵士发

1973.10

副教授 / 硕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与,主讲

李佃来

1973.04

副教授 / 硕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与,主讲

2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

1 .学历结构: 本课题组 6 名成员,均为研究生毕业,都拥有博士学位,百分之百高学历构成。其中另有 1 人从博士后流动站引进, 2 人有在国外深造之经历。

总人数

本科毕业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博士后

国外深造

6

0

0

6

1

2

百分比

00%

00%

100%

16.66%

50%

2 .年龄结构: 本课题组 6 名成员中, 35 岁以下者 2 人, 35-45 岁之间者 2 人, 45- 55 岁之间者 2 人,各年龄段分配均匀, 3 个最佳年龄段中,平均每段各 2 人,年龄结构甚为合理。

总人数

35 岁以

35-45 岁

45-55 岁

6

2

2

2

百分比

33.33%

33.33%

33.33%

3 .师资结构: 本课程组 6 名教师中,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2 人,博士生指导教师 4 人,硕士生指导教师共 6 人。 4 名正教授都有过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教学之经验。 6 名教师在各自教学实践中形成不同的主攻方向,在本课题组中正好形成一种互补优势。

总人数

教授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6

4

2

4

6

百分比

66.66%

33.33%

66.66%

100%

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本课题组近年来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本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和研究,具体改革内容和相应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及成果: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在上世纪一直分为马哲原理、马哲史和马哲原著三大块,原著课只是其中的一小块,其地位和份量严重不足。进入新世纪以后,本课题组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吸纳国外高校和国内相邻学科哲学教学的成功经验,重新规划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体系,把原来的“三大块”改为以原典研读为主体,减少原理课教学比重,将通史课移至本科阶段等系列措施。此举因为突出了原典教学的比重,极大地加强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学术性和专业基础性。

( 2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及成果: 把原来的“三大块”变为“一大块”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这个大范畴内,本课程组又进一步改变了原来那种马、恩、列、斯、毛平分秋色、面面俱到的作法,而将最具原创性的马克思哲学原著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马克思原著中,又以其最具哲学性的著作,即举世闻名的《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重点教学内容。主讲教师先后花去 6 年时间和精力,深入到该重点著作的 原始文本,进入到马克思哲学的整个西方历史和文化、思想和语言背景,并深入到与马克思哲学相关联的现代西方和中国各派哲学思潮的前沿,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学术解读。此举 极大地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和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

( 3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及成果: 在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的哲学原著,既是最富有原创性的,又是最难于理解的。为解决理解难的问题,本课题组全体成员,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追踪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原初意蕴上狠下功夫。在此基础上,大幅度地改进原来的马哲原著课教学方法,不再是一般性的介绍写作背景和内容提要,而是深入到理论渊源和思想背景之中,从文献学、翻译学、语源学、语义学和思想史等方面,对重要原著进行逐章逐节逐段甚至逐词逐句的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改变了原来对经典著作只知道生吞活剥、机械引用的局面,同时也带动了马哲史和马哲原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 4 )教学资源方面的改革及成果: 对马克思哲学原典的深层解读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力量,有时一个人需要花好几年时间和精力才能解透一个文本。为了解决质和量的矛盾,本课程组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教学资源和实力,采取分工合作的方法,即四名正教授每人集中精力着重解好讲好一部经典原著,如何萍教授集中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解读,萧诗美教授集中于马克思 1844 年手稿的解读,陈立新教授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赵凯荣教授集中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解读。此举极大地提高了本学科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形成本学科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中的一大特色。

( 5 )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及成果: 本课题组为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同时集中全体成员的智慧,在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中,采取了 1+4 的模式,即同一门专业必修课,分别由四名教授分四个学期依次开出四门不同内容的课程,学生只需要从中任选一门作为自己的学位必修课即可。这种“厚积薄发”课程设置方法,等于在不增加课程量的前提下,大幅度地增加了课程的内容,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选择面和选课自主权,而且在教师授课方面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利于课程的不断优化。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本课程组于 2006 年推出全院通开课,顺利完成从学科专业课到全院通开课的优化和过渡。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