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文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20


王文斌
职称:副教授
所属部门:戏剧影视学系

王文斌,男,1984年出生,江西南昌安义人,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2002年至2011年在武汉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师资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2011年11月晋升讲师,2013年11月晋升副教授,2020年晋升博士生导师,2017年获聘“珞珈青年****”(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12月任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湖北省影视专家库专家,湖北省电影审查委员专家,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艺术类统考命题专家,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影视文化、影视艺术理论与批评等,迄今已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出版《电影现象学引论》等著作、教材多部;并在《文艺研究》、《中国电视》、《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视》等权威奖励及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多次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等省政府奖。现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视听语言》、《影视批评方法论》,研究生课程《东欧电影研究》、《外国电影专题》等。


一、独立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互动史研究(1945—1989)》(项目号:17CZW057),经费20万元。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治景观与民族寓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文化研究(1945-1989)》(项目号:16YJC760054),经费8万元。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从巴赞到索伯切克:20世纪西方电影现象学思潮研究》(项目号:2013M542045),经费5万元。
4、2013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电影现象学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2万元。
5、2015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思想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2万元。
6、2016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东欧电影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3万元。
7、2017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互动史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3万元。
8、2018年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国际电影节视域下的当代电影文化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3万元。
9、2018年武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号:2018JG086)。


二、代表性著作:
1、独著《电影现象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合编《中国电视剧大辞典》(武汉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三、代表性论文:
(一)CSSCI及以上期刊论文
1、《青春摆渡与镜像疗法——当下中国“治愈系”影视剧的文化征候》(《文艺研究》2019年03期,奖励期刊)。
2、《现象学现实主义——再论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观》(《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9年09期全文转载,重要期刊)。
3、《从巴赞到克拉考尔——20世纪中期西方电影现象学思潮初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3年07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重要期刊)。
4、《“少年”的崛起——当下中国“少年系”综艺的时代征候》(《中国电视》2019年08期,重要期刊)。
5、《近年来波兰艺术电影的发行及营销策略》(《当代电影》2019年09期)。
6、《数字3D时代的电影知觉——一种现象学的勘察》(《当代电影》2010年07期)。
7、《创伤书写的纷呈景观——论新世纪捷克政治反思电影》(《当代电影》2017年09期)。
8、《全球语境与本土故事——论新世纪捷克二战题材电影》(《当代电影》2017年10期)。
9、《红色转型——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及其与过去的对话》(《当代电影》2017年08期)。
10、《内本文、互本文与泛本文——电影<风声>的话语实践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1、《从草根狂欢到家国叙事——论宁浩商业电影的母题成长与类型焦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2、《乡村真人秀的叙事策略与文化反思》(《当代电视》2019年12期)。
13、《草根叙事、革命情结与世俗伦理——论当下民国传奇大片的类型化策略》(《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3期)。
14、《“静物”之流与“存在”之思——论贾樟柯电影的现象学美学内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06期)。
15、《青春物语与政治诗学——20世纪60年代东欧青春片探论》(《理论月刊》2017年05期)。
16、《现象学对电影批评的方法论启示》(《理论月刊》2013年01期)。
17、《从纪实到象征——论王超电影的现象学美学内蕴》(《理论月刊》2015年09期)。
18、《<黄金大劫案>:后“疯狂”时代的类型叙事与革命奇观》(《创作与评论》2012年07期)。
19、《<幸福额度>:拜金时代的爱情童话》(《创作与评论》2012年03期)。


(二)其它论文
1、《中国道路的影像呈现——论<流浪地球>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价值》(《长江文艺评论》2019年03期)。
2、《战争悲歌与人性沉浮——论安杰伊·瓦依达的二战电影创作》(《齐鲁艺苑》2019年01期)。
3、《政治与诗性的耦合——伊日·门泽尔的电影诗学》(《艺苑》2018年06期)。
4、《从意象到意境——侯孝贤电影的中国古典美学蕴涵》(《视听》2019年01期)。
5、《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艺术概览》(收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6、《电影符号学之理论与批评——以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为讨论对象》(收录于《影视文化》第3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
7、《城市“视域”与电影经验》(收录于《电影与都市:都市经验、视觉空间与电影消费》,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
8、《专题研究:电影理论的现代转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现象学视域中的现代电影理论转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想象的能指”与“在场的缺席”——对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现象学透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1、《<苏乞儿>:民间故事的叙述形态与伦理表达》(《齐鲁艺苑》2011年01期)。
12、《电影现象学初探》(《齐鲁艺苑》2010年03期)。
13、《黑泽明电影的主题传承与风格流变》(《齐鲁艺苑》2009年03期)。
14、《城市空间与电影经验——一种现象学的描述》(《齐鲁艺苑》2012年01期)。
15、《话剧<西望乐山>的审美精神与艺术价值》(《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6、《影视艺术视野中的三峡工程——影像三峡:自然、科技与人文》(《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7、《“疯狂”依然 真实不再——对电影《疯狂的赛车》的批判性考察》(《理论与创作》2009年03期)。
18、《一部现实主义的探索剧——<狗儿爷涅槃>赏析》(《电影文学》2008年06期)。
19、《泥淖中的挣扎与沉沦——论<围城>中的方鸿渐》(《电影评介》2013年08期,第二作者)。
20、《纯粹 丰富 温暖——电影<左右>评论》(《写作》2008年23期)。
21、《二元对立下的女性救赎——论<图雅的婚事>》(《写作》2008年03期)。
22、《生存的困境——电影<疯狂的石头>的结构主义解读》(《写作》2007年15期)。
23、《国际电影节与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电影互动》(《戏剧之家》2017年01期)。
24、《新中国电影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传播与接受》(《大众文艺》2017年01期)。
25、《<那山那人那狗>:影像叙事与诗意表达》(《大众文艺》2018年23期)。
26、《商业语境中的人文坚守——论贾樟柯的电影诗学及示范意义》(收录于《当代文艺名家示范效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
27、《宗教观嬗变与古希腊悲剧的兴衰》(《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1期)。
28、《黑泽明电影主题研究》(《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4期)。
29、《电影符号学的权利》(《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4期)。
30、《典型内核 非典型外壳》(《楚天都市报》2008年10月10日)。


四、教学科研荣誉及奖项:
1、2006年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三等奖。
2、2010年全国第一届戏剧、影视、广播、动漫/数字媒体类专业论文奖二等奖。
3、2013年度武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奖。
4、2014年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5、2014年武汉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2014年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15年第九届湖北省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8、2016-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考试命题工作优秀命题教师奖。
9、2017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10、2017年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11、2017年度《戏剧之家》(第三届)全国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12、2017-2018学年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13、2018年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政府奖)。
14、2020年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政府奖)。
152020年武汉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16《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9年优秀论文。


报考本人博士生的要求:
1、理论基础扎实、科研潜质良好、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身心健康。
2、对“东欧电影/苏俄电影/冷战电影/第三世界国家电影”感兴趣、并在此领域有一定积累。
3、外语水平高、熟练掌握“俄语”或“东欧国家语种、其它相关国家语种”的考生将被优先考虑。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将个人简历、代表性文章(发表与否均可)、硕士论文(应届生除外)pdf版、未来研究计划,发送至我的电子邮箱:@qq.com。



相关话题/武汉 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