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春妹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20



姓名:张春妹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


办公室:B517
接待时间:周四下午2:00——5:30


邮箱地址:
amaizhang@163.com;
zhangcm@whu.edu.cn


简 介


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毕业,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毕业,2008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副教授;2009年10月-2011年2月杜克大学神经与心理学系访问****, 2011-2017年武汉大学心理系副系主任。2014年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建设项目“当代文化心理学研究”负责人(2012-2016)。主编“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主编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个人专著入选武汉大学社会人文学术丛书,译著《文化心理学》入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0年30本好书、《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入选人民出版社2019年度十大优秀著作;MOOC《发展心理学》获批2020年度国家首批一流本科线上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人格与社会适应、文化发展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课程


本科生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婴幼儿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通识课《毕生发展心理学》;
研究生《司法与犯罪心理学》、《文化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与社会适应》



主要论著或代表作



著作
张春妹,不良同伴与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丛书文库)。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张春妹,洪建中,王东等译,史蒂文·J. 海因(加拿大)著,《文化心理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21年1月版(入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0年度30本好书)
张春妹主编,文化心理学精品译丛,包括7本译著:
洪建中,张春妹译,《文化心理学:历史与未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版(23万字/8.36万)
王志云,谢天译,《理解文化:理论、研究与运用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赵俊华,张春妹译,钟年校《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卷):认知与学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
李杰译,钟年、张春妹校,《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中卷):自我与健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
刘毅,严瑜译,钟年、赵俊华校,《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下卷):社会与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
姜兆萍,胡军生译,《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张春妹,张文娟译,《文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邹从容,张春妹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二年级分册。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14年7月版(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邹泓主编,心理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
参与主编:
刘电芝、邹泓、钱铭怡、周宗奎主编,《儿童心理学十万个为什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孙晓军,赵景欣,雷江华. 《特殊处境儿童心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5
范翠英,孙晓军,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佘双好主编,毕生发展与教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邹泓主编,心理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
周宗奎主编,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孙云晓,邹泓著,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
论文:
1. 张春妹,全湘,孙晓铜,流动儿童的城乡文化适应与物质主义: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21)
2. 张春妹,周权,殷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团队创造力:内隐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0(19),45-61
3. 张春妹,丁一鸣,陈雪,周长新,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外化问题行为:自尊和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20,1(235),65-72
4. 周权,张春妹。目睹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光明日报 教育家,2020年1月
5. 黄琨,张春妹,钱琨,臧克茂的身份认同。中国科学报,2019年2月15日第8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报道214。
6. 黄琨,张春妹,李宏芳,在“采集”中成长——臧克茂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工作心得。中国科学报,2019年3月8日第8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报道217。
7. 张春妹,武敬,朱文闻,流动儿童的学校人际关系与自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4辑,2019年,38-55
8. 张春妹,朱文闻,流动儿童的城乡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2辑,2017年,93-109
9. 张春妹,张彤,彭轶夫,喜爱看韩剧提高了女大学生择偶标准?心理学进展,2018,8(9),1306-1313.
10. 孙晓铜,张春妹,西藏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其影响调查研究。西藏教育,2018,5,59-62
11. 张春妹,刘毅,姚昌锋,张掌然,石惠,陈震宇,监狱罪犯自杀意念量表的编制。犯罪与改造研究,2017年1月,65-72
12. 张春妹,殷冉,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培育。李佃来主编,哲学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47-61。
13. 张春妹,梁竹,殷冉,当代中国邪教信众个体卷入的心理原因分析——基于对湖北前邪教组织成员访谈。收入陈良咨、毛欣娟主编《依法治理邪教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306-318。
14. 封珂欣,张春妹,浅谈人类学、心理学与传播学中的文化研究方法。学理论,2016,6,168-169
15. 张文娟,常保瑞,钟年,张春妹,文化与创造力:基于4p模型的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5-36
16. 张春妹,自主性的研究综述及展望。武汉大学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组编,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2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789-814。
17. Zhang Chunmei, Zhou Changxin, Liang Zhiming (201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utonomous Motivation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of Newcomers in Career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Nov. 5-6, 145-151.
18. Feng Lin, Zhang Chunmei(2016). The Effect of the Family Self-Construal and the Individual Self-Construal on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Egoistic Behavior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Nov. 5-6, 187-193
19. Zhang Chunmei, Zhang Guangyu, Hu Bing (201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directional acculturation in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192-199. (CPCI-SSH)
20. Zhang Chunmei, Zhang Guangyu, Peng Yifu (2014). The Psychology Adaptation in the transi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urban culture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185-191. (CPCI-SSH)
21. Zhang Chunmei (2014). Wuhan University “70s”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Team: Study of Current Cultural Psych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SUMMIT FORUM OF CHINA'S CULTURAL PSYCHOLOGY. (CPCI-SSH)
22. 张春妹,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4,103-107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2014年第12期
23. 胡冰,张春妹,韩晓,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中小学德育,2013,(12):23-27
24. 张春妹,发展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必要性及培养建议,哲学评论,2013(CSSCI )
25. Zhang Chunmei, Xia Mengya(2012). Assessment of Belongingness in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a School Belongingness Scale in Chinese Public University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UBL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8-64(CPCI-SSH)
26. 张春妹,夏梦雅,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研究。理论月刊 ,2012年第6期(CSSCI)
27. 张春妹,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的评估研究初探,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6期,111-115
28. Zhang Chunmei, Zou Hong (2008). Characterizing adolescents’ deviant group ident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August, 3-4:256 (SSCI)
29. 张春妹,周宗奎,成长的障碍与冲击。青年研究学报,2009,12(1)
30. 张春妹,周宗奎,Yeh H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发展。心理科学,2005(2)。(CSSCI)
31. 周宗奎,张春妹,Yeh H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与友伴关系。心理学报,2006(2): 232-239 (CSSCI)
32. 张春妹,邹泓,青少年犯罪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2): 241-248。(CSSCI)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6年第7期
33. 张春妹,邹泓,侯珂,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16-22。(CSSCI)
34. 邹泓,张春妹,中学生的人格、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4-52。(CSSCI)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6年第10期
35. 张春妹,邹泓,向小平,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8): 588-591。(CSSCI , CSCD)
36. 向小平,张春妹,邹泓,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 296,299。
37. 李彩娜,邹泓,张春妹,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心理科学,2006(6): 1492-1495。(CSSCI)
38. 张春妹,学会与他人交往,时事(高中版),2005年第3期,总第71期。
39. 张春妹,让青春远离暴力,时事(高中版),2005年第4期,总第72期。
40. 张春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两种主义的对立、根源与走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
41. 李萌,张春妹,大学生、研究生成就动机水平的测查与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2012.7-2015.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70”后学科团队建设项目“当代文化心理学研究”。
2. 2007.11-2011.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狱内罪犯脱逃、自杀危险性评估研究”,批准号07JCXLX006
3. 2016.9-2018.12,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家庭系统观下流动儿童的城乡文化适应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2016GB001)
4. 2011.7-201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武汉大学自主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湖北专项”基金,“武汉市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5. 2015.4-2016.12,武汉大学自主项目(人文社会科学)“70后”计划项目“家庭/个体自我建构对青少年利他/利己行为的影响”
6. 2018.2-2020.12,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高校科研经费“儒家文化心理学”子项目“儒家文化浸润下中国人的家庭自我的概念研究”,
7. 2007.9-2011.12,湖北省监狱管理局委托项目“危险罪犯的评估与预防研究”
8. 2009.11-2011.12,湖北省公安厅项目,“犯罪高危人群的评估与识别研究”
9. 2011.4-2012.4,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动态追踪计划”项目,“西方自主性的心理学研究”
10. 2014.7-2015.12,省部级项目“邪教心理研究”
11. 2014.7-2017.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发展与促进”(14JJD190003),子课题负责人
教学项目:
2016.9-2019.7,武汉大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2016JG004)“建构主义指导下问题驱动的‘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6.11-2018.9,武汉大学MOOC项目《发展心理学》
2020.10-2021.12,武汉大学MOOC国际项目《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8.5-2021.5,武汉大学一般通识课建设项目《毕生发展心理学》
参与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童年期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中美比较研究”,项目号**。
全国教育规划“十五”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委托项目“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负责“小学生尊重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子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01JBXLX002),2005年-2008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05JJDXLX001)。05年6月-08年6月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网络行为安全与青少年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项目(2011BAK08B00),2012年10月-2013年12月
中国科学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臧克茂院士,2015年5月-2017年5月
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教育规划项目《小学儿童宽容积极品质的培养研究》,2018.4-2019.12





社会兼职

SSCI学术期刊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学校心理学》副编委
湖北省青年心理学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信访疑难问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人民网人民德育专家
武汉市心理学会理事



获奖情况

2014年11月入选武汉大学珞珈青年****。
2014年3月评选为武汉大学优秀女教职工,
2008年10月获得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学术奖励:
1. 专著《不良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研究》入选2013年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丛书
2. 译著《文化心理学》,入选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20年度30本好书
3. 主编《牛津中国心理学手册(上、中、下)》,入选人民出版社2019年度十大优秀著作
4. 论文《沉默的羔羊——内隐联想测验运用于思想转化判断标准》2015年12月收入湖北省省委内部资料《系统治理邪教的探索与思考》。
5. 论文《当代中国邪教信众个体卷入的心理原因分析——基于对湖北前邪教组织成员访谈》在“依法治理邪教”征文中获得三等奖。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2015年10月。
6. 论文《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武汉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9年;
7. 2008年7月获得中国心理学会“荆其诚国际心理学大会青年****资助计划”资助参加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交流
教学奖励:
1. 2021年,主持《基于三段式问题教学法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获得武汉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心理辅导课教学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荣誉。
3. 2015年,指导学生作品《内隐联想测验运用于邪教成员思想转化标准判断的初步研究》获得湖北省第十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4. 2013年,张掌然,张春妹,龚文德,朱志先,程爱丽,李懿,培养人文学科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以广义问题解决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 2010年,张掌然,程爱丽,张春妹,“发现问题、评价问题、选择问题、解决问题—— 探索以广义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相关话题/哲学 武汉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俊华
    姓名:赵俊华性别:男职称:副教授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B527接待时间:周二下午邮箱地址:zhaojh417@sina.com简介赵俊华,河南汝南人,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博士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副教授,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湖北省心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华女
    姓名:徐华女性别:女职称:讲师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邮箱地址:xuhuanu@msn.com简介徐华女,辽宁大连人09/1999-06/2003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学士09/2003-06/2006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硕士09/2006-08/2010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杰
    姓名:李杰性别:女职称:讲师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邮箱地址:who759@hotmail.com简介李杰,女,生于1980年,湖北襄阳人,心理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心理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研究方向为学习记忆及情绪的生物心理学机制。开设课程负责本科生课程《神经生理学》及《生理心理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严瑜
    姓名:严瑜性别:男职称:教授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B310接待时间:周四下午2:30-4:30邮箱地址:yanyu@whu.edu.cn简介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11—2017),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ofSouthFlorida)心理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文娟
    姓名:张文娟性别:女职称:讲师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邮箱地址:wenjuan@whu.edu.cn简介2002.9~2006.7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学士2008.9~2014.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博士2011.8~2012.9美国伊利诺伊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白宝玉
    姓名:白宝玉性别:男职称:副教授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邮箱地址:psy_bby@163.com简介白宝玉,男,1984年9月生,陕西延安人,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University)心理学系访问****。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钟年
    姓名:钟年性别:男职称:教授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B429接待时间:周五晚上6:00—8:00邮箱地址:zhongnian@whu.edu.cn简介钟年,男,汉族,教授,博士。196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曾任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湖北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志云
    姓名:王志云性别:女职称:副教授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B538接待时间:周四下午2:00—5:00所在学科:心理学系邮箱地址:zwangpsy@whu.edu.cn简介1998-2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系,学士2002-2005,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2006-2010,瑞士弗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毅
    姓名:刘毅性别:女职称:副教授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B523接待时间:周四上午9:00—11:00邮箱地址:lylypsy@163.com简介刘毅,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FSU心理学系访问****。一直关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同时也注重基础理论在健康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婚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尉兆梁
    姓名:尉兆梁性别:男职称:副教授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办公室:B537接待时间:邮箱地址:zhaoliang@whu.edu.cn;zhaoliang@u.nus.edu简介尉兆梁,男,1992年4月生,黑龙江大庆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理学学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