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导师简介-阮宇翔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08-02

阮宇翔
联系方式

E-Mail:
通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8号武汉大学工学部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
教育

1992年湖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

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建筑学方向,工学硕士

2010年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居环境方向,工学博士

教学与研究方向

建筑学;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Architecture;UrbanPlanningandUrbanSpatialConstruction

专业资质

工作经历

1.1992-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中国湖北武汉

助教(1992-1996年),讲师(1997年),
2.2000年至今,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中国湖北武汉

副教授(2006年)

荣誉、获奖和奖学金

出版情况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0篇,其中EI收录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ISTP检索1篇。

1.阮宇翔,彭旭。数字化技术在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应用,《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增刊,2001

2.阮宇翔,彭旭。汉口原租界传统街区城市空间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5

3.阮宇翔,彭旭。传统历史街区的环境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5

4.阮宇翔,城市传统建筑环境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全国现代城市建筑与规划论文集》,2001

5.Ruanyuxiang,TraditionalBlockRenewalinInformationEnvironmentofUrbanPlanning,UrbanGeoinformatics—2001InternationalConferenceProceedings,武汉:测绘出版社,2001.10

6.Ruanyuxiang,ThePrincipleandMethodsofPublicParticipationinUrbanRenewal,Proceedingsof2003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truction&RealEstateManagement,China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03.11(ISTP检索)

7.Ruanyuxiang,ResearchinUrbanSpatialConstructionPatternofChangshaCity,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Infor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ICEICE)(EI收录)2011

8.胡嘉渝,彭旭,阮宇翔,董贺轩编著,《城市与建筑专业英语》,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4

学术报告

研究项目

1.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汉口近代历史街区更新与城市环境发展之研究,2000~2002(主持,结题)

2.湖北省教改基金:建筑新技术应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01~2003(参与,结题)

3.黄石磁湖风景区概念性规划,2002(参与,已完成)

4.武汉京汉大道景观设计,2005(参与,已完成)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三维GIS的城市空间视觉分析,编号:**,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参加)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西藏传统聚落空间营造的气候响应技术策略及其评价,编号:**,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参加)设计实践

社会服务

教学与指导工作

CoursesTaught讲授的课程

从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多年来主讲和助课多门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从事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与相关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主讲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建筑设计与相关建筑专业课程;多次带队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各阶段实践课程,如建筑认识实习、建筑调研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实习等等。

Advising指导工作

自2006年取得硕士生导师资格以来,合作辅导硕士研究生两名(一名已毕业,一名在读),同时主讲了三门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限选专业课(建筑节能、居住建筑研究、绿色建筑)。


相关话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