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通信地址:
教育
工学博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5-2010
工学硕士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02-2005
工学学士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4-1999
教学与研究方向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西藏传统建筑遗产保护及可持续营造
专业资质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工作经历
2005至今教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访问学者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
访问学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与景观学院
荣誉、获奖和奖学金
2012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
2013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竞赛指导教师
2011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佳作奖指导教师
2010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选获奖作品指导教师
出版情况
专著:
[1]线描西藏-边境城市·集镇·村落·边贸市场探访.黄凌江编著.-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黄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黄凌江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西藏古建筑/参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待出版)
论文:
[1]黄凌江,康健.历史地段的声景—拉萨老城案例研究[J].新建筑(已录用,待刊)
[2]黄凌江,兰兵.拉萨老城区传统民居采暖能耗及室内热环境分析[J].建筑节能,2014,08:1-7.
[4]伊丽莎白·布鲁克斯,安德鲁·劳,黄凌江,路宁,李铠.英国和中国历史建筑改造更新的比较分析:基于能源利用视角[J].国际城市规划,2014,02:29-35.
[5]兰兵,黄凌江.对建筑物体形系数与节能关系的质疑[J].建筑节能,2013,05:65-70.
[6]黄凌江,邓传力,兰兵.拉萨乡村传统民居与新式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J].建筑科学,2012,12:61-66.
[7]黄凌江,兰兵,达娃扎西.拉萨传统藏式建筑主观热舒适评[J].华中建筑,2012,11:67-69+113.
[8]黄凌江,冷御寒.林芝地区传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评价与分析[J].南方建筑,2012,01:92-96.
[9]达娃扎西,黄凌江.西藏传统平顶民居建筑气候适应策略及其文化转意[J].华中建筑,2012,04:171-174.
[10]黄凌江,兰兵.从地域性到可持续—国外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的发展与启示[J].建筑学报,2011,S1:103-107.
[11]黄凌江,刘超群.西藏传统建筑空间与宗教文化的意象关系[J].华中建筑,2010,05:134-137.
[12]黄凌江.传统街道表皮的媒介性与地域性——以西藏边境城市传统街道为例[J].华中建筑,2007,08:177-178+181.
[13]黄凌江,兰兵.建筑物理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C].2014年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14]黄凌江.黄石近代工业空间的形成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C].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2010年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5]黄凌江.研究性实验在建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C].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学术报告
研究项目
主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西藏传统聚落空间营造的气候响应技术策略及其评价”,编号:**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遗产保护视角下西藏寺院殿堂室内气候评价与控制”,编号:**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试方法(武汉大学实验项技术目)
[4]严寒地区建筑气候适应性策略及建筑热工问题(合作单位:中信武汉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五设计院)
参与
[1]国际合作项目:“欧盟第七框架协议下属的欧盟玛丽居里夫人2011年国际研究人员交换项目(FP7-PEOPLE-2011-IRSES):规划、城市管理和遗产(Planning,UrbanManagementAndHeritage),项目组成员,2012年1月-2015年12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湖北山区农宅设计策略研究,编号:**,课题组成员,2013年1月-2015年12月
[3]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管理研究”课题组成员,2012年8月-2013年8月
设计实践
齐齐哈尔大乘寺寺院规划2013
西沱镇云梯街消落带码头设计2012
宜昌市夷陵区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2012
咸丰麻柳溪村土家羌族村落旅游规划2009
神农架大九湖旅游服务设施设计2007
岱家山工业区厂房设计2007
黄石理工学院学生宿舍2005
河南邓州玉文化中心2002
社会服务
教学与指导工作
建筑设计(3)
建筑设计(5)
建筑设计(研究生)
建筑物理及实验
场地设计
建筑物理环境模拟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