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导师简介-方彦军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08-02

方彦军
动力与机械学院教师信息
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方彦军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7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yjfang@whu.edu.cn
二、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2年6月,1985年6月,1988年6月分别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1年10月,1995年10月分别被原电力部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教授。
1994年12月、2001年8月分别被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武汉大学(2000年8月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评为硕士、博士指导导师。
1997年被原电力部授予跨世纪人才培养称号。
1992年5月至1993年8月以ResearchFellow身份在荷兰从事激光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1年9月至2006年1月应聘于南京师范大学校内特聘教授。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三、学术和社会兼职情况

四、主要研究方向
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系统;企业信息化技术。
五、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课程:“传感技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智能仪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单片机技术”。
主讲研究生课程:“微型计算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场总线技术”。
六、学术及主要科研成果
1、论文、教材/专著
论文(07年至今):
1.LiuY.-J.,FangY.-J.,ZhuX.-M.ModelingofhydraulicturbinesystemsbasedonaBayesian-Gaussianneuralnetworkdrivenbyslidingwindowdata.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C,2010:56-62.(SCI检索)
2.Li,Yun-Juan,Fang,Yan-Jun,Li,QiApplicationofaneuralnetworkpredictivecontrolforthesupercriticalmainsteam.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ComputerTheoryandEngineering,2010(4):182-185.(EI检索)
3.LiQi,FangYanjun,SongJizhong,WangJi.Theapplicationoffuzzycontrolinliquidlevelsyste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easuringTechnologyandMechatronicsAutomation,ICMTMA2010,2010(3):776-778.(EI检索)
4.陈杰,易本顺,方彦军,岳林.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任务内电压的调度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6-110.(EI检索)
5.姚静,方彦军,陈广.遗传和禁忌搜索混合算法在机组负荷分配中的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95-100.(EI检索)
6.LiuYi-Jian,FangYan-Jun..AdvancesinNeuralNetworks,Proceedingsof6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NeuralNetworks,ISNN2009,2009.(EI检索)
7.方彦军,伍洲.IR2110在机器人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微电机,2009(2):57-60.
8.刘益剑,方彦军,孙冀,张建明.简化E.Coli觅食优化算法及其在非线性模型参数辨识中的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6):991-994.(EI检索)
9.YanjunFang,BoXi,MeichengChen,JingyuLiu.ImplementationofindustrialEthernetcommunicationbasedonembeddedsystems.IEEEConferenceonIndustrialElectronicsandApplications,2006.(EI检索)
10.YanjunFang,JingyuLiu,BoXi.DevelopmentofMultifunctionalControllerBasedonPROFIBUS-DP.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utomationandLogistics,2007.(EI检索)
等近70篇SCI、EI论文。
教材/专著:
智能仪器技术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检测技术与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科研项目
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液固两相流激光传播效应及其浓度粒径综合测试系统”和“水下结构物安全监测超声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性技术研究”;国家教委回国人员基金“激光测沙”;原电力部电力重大项目发展基金“大坝监测中载波通讯技术”;水利部水利水电基金“高速水流掺气减蚀超声测试研究”;科技部973项目“华北半湿润偏旱井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及示范”中的子项“电子自动灌溉系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网络化控制系统传输协议的研究”;“株洲电厂DAS、DCS系统改造”等三十多项近千万元水利、电力行业自动化领域科研项目。
3、专利
1.无线通讯式IC卡供热监控装置(专利号:CN**)
2.现场总线协议转换装置(专利号:CN**)
3.液固两相流浓度超声测试方法(专利号:CN**)
4.现场总线式智能模拟量数据采集装置(专利号:CN**)
5.现场总线式智能开关量数据采集装置(专利号:CN**)
6.现场总线式智能模拟量输出控制装置(专利号:CN**)
7.现场总线式智能开关量输出控制装置(专利号:CN**)
8.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的供热监控装置(专利号:CN**)
9.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技术的家校通装置(专利号:CN**)
10.袖珍型51系列单片机仿真器(专利号:CN**)
11.职称评定手持无线表决器(专利号:**4)
12.职称评定手持无线表决通讯主站(专利号:**5)

相关话题/动力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