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陈曙光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07-29
陈曙光,男,湖南省浏阳市人,1975年1月26日(农历)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工程主要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11年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8月调入武汉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存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2004年评聘为讲师,200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0年参加湖南省第二期县委书记“科学发展与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修。
教学。主讲博士生公共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本科生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通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调入武汉大学前,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方向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等。
论文。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奖励期刊10多篇,CSSCI期刊40多篇。《新华文摘》、《红旗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复印30多篇次。主要从事存在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研究成果获中央主要领导人重要批示,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个人专著3部,分别为《马克思人学革命研究》,《直面生活本身——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参编“马工程”重点教材2部,分别为全国研究生公共课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全国党员干部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课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分别为“直面生活本身——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中国学术话语的基本问题研究”。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等2项。参与“马工程”重大项目2项,首席专家分别为袁贵仁部长、杨春贵教授。
获奖。荣奖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一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思维之维》获全国党校系统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直面生活本身——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荣获武汉大学第十四届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第九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马克思人学革命研究》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湖南省第八届干部教育教学比赛二等奖,2011年获湖南省首届干部教育名课奖。
社会服务。在省委党校厅干班、中青班,社科骨干培训班,各级党委中心组讲授各类专题20多个,主要专题有《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模式”》、《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辅导》、《<费尔巴哈论>导读》、《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价值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大力推进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创新》、《当前若干社会热点问题透视的方法论原则》、《创新思维与领导艺术》、《哲学与人生》等,效果良好,受到各类学员普遍好评。
【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
姓名:陈曙光出生年月:1975年1月(农历)
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属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最后学位:博士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存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EMAIL:chensg8@163.com个人网址:
学术兼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库成员;湖南省委党校兼职硕士生导师
专著:
1、《马克思人学革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2、《直面生活本身——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独著。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
4、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013年第二版。
5、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参编,学习出版社、党建出版社2013年版。
科研项目:
1、2010年“马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与),首席专家为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教授;纵向;
2、2013年“马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参与),首席专家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教授;纵向;
3、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直面生活本身——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批准号:10FZX001),纵向。
4、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批准号:11FKS002),纵向。
5、主持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学术话语的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NCET-13-0433),纵向。
6、主持湖北省2014年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研究”,纵向。
7、主持湖南省2008年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人学革命研究”(批准号:08YBB053),纵向。
8、主持湖南省2009年社科基金课题“直面生活本身——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批准号:09YBB401),纵向。
9、主持湖南省2011年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批准号:11YBA303),纵向。
10、主持湖北省2013年社科基金课题“以人为本的人学沉思”(批准号:**),在研。
论文:
1、《中国模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兼评西方话语中的“中国模式”观》,《教学与研究》(CSSCI)2014年第2期。中宣部《舆情参阅》2014年第7期转载,政治局常委等领导同志批示。中央马工程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参考资料》2014年第716期转载。中宣部理论局、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14年第295期全文刊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4年第5期全文复印。
2、《理解“中国模式”的方法论原则》,《求是》(权威期刊)2014年第12期;《红旗文摘》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3、《关于“以人为本”的形上之思》,《哲学研究》(权威期刊)2009年第3期,《学术界》2009年第3期转载观点,《师资建设》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理论集粹》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4、《以人为本的人学沉思——历史、可能、现实的三重视域》,《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06年第8期;《中国哲学年鉴》2007年转载,中宣部“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学习丛书”收录。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09年第1期。
6、《人本神话:资本主义人本价值观的前提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10年第12期。
7、《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10年第9期,与导师合作。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误区辨正》,《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13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3年第11期全文复印。
9、《多元话语中的“中国模式”论争》,《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14年第4期。
10、《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期刊)2015年第4期。
11、《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光明日报》(重要期刊)2006年6月25日理论版。
12、《中国模式:确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人民日报》(重要期刊)2014年5月8日。
13、《中国的发展优势如何转化为话语优势》,《光明日报》(重要期刊)2014年2月17日“国家社科基金专版”。
14、《话语权是一种什么权力》,《光明日报》(重要期刊)2015年1月15日“国家社科基金专版”。
15、《小同大异:马克思人学与费尔巴哈人学的存在论分野》,《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14年第2期。
16、《中国模式:西方话语中的另类解读》,《江汉论坛》(CSSCI)2014年第8期。
17、《存在论的感性转向:费尔巴哈的贡献及其限度》,《湖南社会科学》(CSSCI)2014年第4期;
18、《网络乱象的伦理拷问》,《伦理学研究》(CSSCI)2014年第3期。
19、《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基本建制及其动摇——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上),《探索》(CSSCI)2014年第2期;
20、《存在论的断裂与马克思的重建——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研究》(下),《探索》(CSSCI)2014年第4期;
21、《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改革方法论研究》,《探索》(CSSCI)2015年第2期;
22、《西式民主的“软肋”与“硬伤”》,《红旗文稿》(CSSCI)2014年第23期。第一作者。
23、《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思维之维》,《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24、《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存在之维》,《上海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9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5期转载观点。
25、《思入时代的深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高校理论战线》(CSSCI)2010年第1期。
26、《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理论视野》(CSSCI)2010年第1期,与导师合作。
27、《谈谈理论的检验标准问题》,《理论视野》(CSSCI)2012年第9期。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中的几个问题》,《理论视野》(CSSCI)2013年第5期。
29、《马克思主义的“贫困”与学者的责任》,《江海学刊》(CSSCI)2011年第1期;
3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反思》,《湖南社会科学》(CSSCI)2012年第6期;
31、《以人为本研究:从解读走向深入》,《探索》(CSSCI)2010年第4期。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若干关系辨析》,《探索》(CSSCI)2012年第6期;
33、《资本逻辑宰制下人的发展规律初探》,《探索》(CSSCI)2013年第4期;
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元理论问题》,《学习与实践》(CSSCI)2013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3年第11期全文复印;
35、《端正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09年第4期,与导师合作。
36、《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理论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经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11年第2期,与导师合作。
37、《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4期。
38、《以人为本的人学阐释》,《新疆社会科学》(CSSCI)2006年第1期。
39、《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探讨》,《广东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
40、《范式革命:马克思人学走向科学的关键——从抽象人学到现实人学的范式转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转载。
41、《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体系之维》,《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2、《方法论革命:马克思科学解答人学“核心问题”的关键》,《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载。
43、《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的范式转换——论马克思开辟的人学路向》,《河南大学学报》(CSSCI)2008年第4期。
44、《马克思:深刻影响历史的千年伟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第3期转载观点;
4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个问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全文复印。
46、《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现象”透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复印。
47、《儒家的修身思想体系探微》,《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6年9月26日转载观点。
48、《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全文复印,与导师合作。
49、《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6期全文复印,与导师合作。
5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逻辑》,《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观点。
51、《直面学风问题——兼谈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红旗文稿》2009年第21期。
52、《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理论视野》2009年第12期。
53、《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走出传统、超越可能、跨入现实》,《探索》2006年第2期。
54、《回顾反思前瞻——近五年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探索》2009年第4期。
55、《“以人为本”的人学立论依据》,《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6、《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与学生合作。
57、《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基本特点、实践运用与未来走向》,《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8、《儒家文化视野中的和谐思想体系探微》,《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59、《以人为本:从空想到现实》,《中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60、《钱穆“中国文化最优论”评析》,《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1、《马克思破译人学“斯芬克司之谜”的历程与方法》,《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2、《人与世界:从“原初分离”到“原初统一”——马克思在人学“基本问题”上的革命》,《湖湘论坛》2007年第4期。
63、《谈谈“问题”与“理论”》,《湖湘论坛》2008年第4期。
64、《“物质”是人之存在的本体吗》,《湖湘论坛》2009年第4期。
65、《世纪之交“马克思现象”的回顾与反思》,《湖湘论坛》2011年第4期;
66、《中国话语建构》,《湖湘论坛》2014年第4期。
67、《钱穆的“文化类型说”评析》,《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68、《对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9、《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70、《化解文化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71、《人学“斯芬克司之谜”再沉思》,《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72、《马克思不是风云变幻的时尚“达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24日;
7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说“中国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9日;
74、《切勿坠入西方的“人本陷阱”》,《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30日;
75、《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矛盾”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4日;
76、《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要说“大众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8日;
77、《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2年度盘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1日;
78、《民主社会主义是真民主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8日,《光明日报》2013年5月12日转载;《红旗文稿》2013年第7期转载。
79、《马克思主义不能沦为“单向度的学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12日;
80、《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DNA》,《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20日。
81、《儒家和谐文化思想浅议》,《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82、《再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83、《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南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4、《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生成》,《攀登》2006年第1期。
85、《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攀登》2007年第1期。
86、《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2期;与导师合作。
87、《学风端正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2期;与导师合作。
88、《关于“以人为本”的跨学科对话》,《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9期。
89、《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期;与导师合作。
90、《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2期;与导师合作。
91、《关于“两型”社会示范区文明街道、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9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湖南日报》2007年7月5日。
93、从西方“马克思现象”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湖南日报》2009年12月31日。
9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湖南日报》2011年7月8日。
95、《中国道路的话语建构方式》,《湖北日报》2014年6月17日。
96、《从方法论上把握哲学》,《学习时报》2009年6月1日。
97、《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纵横谈》第九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9、《以人为本的“元”哲学思考》,收入《改革开放30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与导师合作。
100、《以人为本的人学再沉思》,收入《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话题/马克思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杨建兵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杨建兵出生年月:1969-10-10性别:男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哲学博士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医学)伦理EMAI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李玲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李玲出生年月:1966-07-12性别: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法律基础教研室最后学位:学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学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iamliling@hotmail.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李珂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李珂出生年月:1973-12-14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法律基础教研室最后学位:博士最后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travellerlee@163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黄代翠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黄代翠出生年月:1966-05-05性别: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硕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huangdaicu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戴正清
【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戴正清出生年月:1964-09-09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硕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zhqdai403@s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程凌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程凌出生年月:1970-09-09性别: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博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chengtongto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熊建生
熊建生,男,汉族,1961年10月生,湖北大悟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88年9月至今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项久雨
湖北武汉人,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1997年于该校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于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他是中国第31届博士后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和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王新山
王新山,男,河北武邑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调查所高级调研员,国家测绘发展战略研究特聘专家。曾经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沈壮海
男,1971年11月6日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兼职有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与秘书长、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青年联合会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思想理论教育》特邀副主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