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传教授个人简历(一)个人基本情况袁银传,男,1965年12月生,湖北云梦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中南财经大学政治系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硕士导师为知名哲学家李淮春教授。硕士毕业后分配来武汉大学任教至今。1995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著名哲学家陶德麟教授。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与方法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潮、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等领域都有比较深入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系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2000年7月——2001年6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UIUC)政治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美国政治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访问研究。(二)主讲的主要课程1.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硕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3.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三)代表性学术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路径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探析》(《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新论》(《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佩里•安德森视域中的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潮》(《哲学研究》2012年第3期)、《社会历史有无规律之争及其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论科学发展观的立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与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近五年出版《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修订版)、《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译著)等著作6部。参加编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等教材6部。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六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及逻辑结构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整体研究与比较视域),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领域、边界及学科建设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专项项目两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主流价值观构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一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近五年,荣奖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共六项,其中著作《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论科学发展观的立论根据》,获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武汉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中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获第十届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译著《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获武汉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解放阶段的思想》,获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消费主义解读和启示》,获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四)主要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科研项目1.2012年4月18日至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2AZD002],总经费25万元。2.2010年7月1日至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及逻辑结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0BKS017],总经费12万元。3.2010年2月至今,主持教育部2009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整体研究与比较视域”,项目批准号[NCET-10-0622],总经费20万元。4.2007年11月——2010年6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领域、边界及学科建设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7JA710027],总经费5万元。5.2009年5月——2010年5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主流价值观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09JD710013],总经费4万元。6.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项目号码:10SZKSD027,总经费5万元。7.2007年1月至今,主持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07]001,总经费1万元。8.2011年6月至今,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横向科研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层次性研究”,总经费15万元。科研著作1.《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入选“中华博士文库”),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武汉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独著。2.《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修订版);排名第一。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4.《中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主编。5.【英】佩里•安德森:《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2012年第3版,排名第一。6.《洛克》,中华书局2002年10月版,译著,排名第一。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副主编。8.《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史研究》(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副主编。科研论文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路径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9期转载。2.《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探析》,《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3.《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新论》,《哲学研究》2010年第10期。4.《佩里•安德森视域中的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潮》,《哲学研究》2012年第3期5.《社会历史有无规律之争及其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6.《论科学发展观的立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并且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7.《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与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8.《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3年第10期转载(论点摘编);载周溯源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征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9.《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解放阶段的思想》,《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8期转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13期转载(论点摘编)。10.《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其时代意义》,《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期,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5期转载。11.《关于改造小农意识的探索》,《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6期。12.《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前提》,《人民日报》理论版2005年1月7日。13.《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保持张力》,《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8月27日。14.《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6月28日。15.[美]波格:《罗尔斯论国际正义》,《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译文。16.《约翰•罗尔斯:设计共识》,《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译文。17.《谋求价值》,《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译文。18.[英]格雷厄姆•汤姆逊:《全球化有限制吗?——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及其边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译文。19.《尤根•哈贝马斯:规范事实》,《200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译文。20.《佩里•安德森:武器与权利:可调整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译文。2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CSSCI期刊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22.《中美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之比较分析》,《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第1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月版。23.《中美高等学校教学体制之比较分析》,《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24.《“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论坛”学术观点摘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25.《析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6期。26.《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3期。27.《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专刊。28.《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8期。29.《毛泽东改造小农意识的思想述论》,《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期。30.《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6期。31.《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研讨会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期。32.《破除教条主义思维方式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解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3期。34.《论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根源》,《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12期。35.《中国共产党90年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36.《论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化的具体道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37.《小生产者文化心理结构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年第6期,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38.《论平均主义的社会思潮长期存在的社会根源》,《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39.《析小农的皇权政治心理及其形成原因》,《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4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9期。41.《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42.《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3.《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邓小平理论专集。44.《论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本质区别》,《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政治科学论丛。45.《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贡献》,《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政治与公共管理论丛。46.《邓小平的矛盾化解方法初步探》,《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47.《析中国传统村落社会小农意识的生成土壤》,《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48.《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看小农文化心理结构的二重性》,《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49.《中美大学政治课教学之比较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第6期。50.《平均主义与社会的分配不公》,《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51.《论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因素及其克服途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第4期。52.《历史进步的评价尺度研究综述》,载陶德麟主编《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53.《小生产者文化心理结构研究综述》,载陶德麟主编《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54.《小生产者的思维方式浅析》,载陶德麟主编《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55.《关于文明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丁俊萍主编《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版。56.《小生产者宗教心理分析》,载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编《世纪之交的宗教与宗教学研究》(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7.《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传统道德观之检讨》,载吴树青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论文集)第二辑,团结出版社1999年3月版。58.《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造小农意识的思想》,《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59.《社会公平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5期。60.《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61.《如何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中国高校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7月版。62.《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63.《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因素及其克服途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64.《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65.《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与理论贡献》,《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66.《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特点及其意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67.《中日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之比较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5期。68.《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的新视角新成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6期。69.《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武汉大学报》1998年11月20日。70.《一部价值观研究的新著》,《中国教育报》1998年6月17日。71.《如何认识当前社会的公平问题》,《长江日报》2003年5月8日。72.《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载卢继传主编:《中国当代思想宝库》(论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7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版。74.《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研究》,崇文书局2003年12月版。75.《儒家德育思想的深度理论解读与当代意义阐释》,《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76.《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学习月刊》2007年第10期。77.《“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第四次研讨会综述》,《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期。78.《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辨析》,《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79.《公平与效率辩证关系的新认识》,《武汉大学报》2007年7月4日。8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载《高校理论战线》、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81.《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平均主义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82.《论社会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载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8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贡献》,载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84.《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小农意识改造》,《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2期。85.《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结合》,《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86.《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逻辑结构和世界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87.《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的逻辑结构》,《湖湘论坛》2009年第6期。88.《“人本”与“物本”的二律背反及其解答》,《湖湘论坛》2010第4期。89.《用社会主义核心值观教育农民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河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90.《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的新视角新成果》,《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6期。83.《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阐释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91.《当代西方学术思潮的全景图谱——<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的左与右>评介》,《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92.《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消费主义解读和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3期,权威期刊,CSSCI期刊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9期转载;收入俞可平、王伟光、李慎明主编《全球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93《顽固的右翼:奥克肖特、施特劳斯、施密特与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94.《消费主义与美国金融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9期。95.《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领域、边界及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第5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96.《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0期。97.《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湖湘论坛》2012年第2期。9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层次与基本结构》,《江汉论坛》2013年第5期。科研奖励1.2011年3月,著作《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2009年5月,论文《论科学发展观的立论根据》获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并且2007年11月,获武汉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2012年3月,译著《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获武汉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2011、2012年连续三年出版三版,发行两万多册;被《光明日报》图书出版部评为“2010年度十部最有影响图书之一”。4.2007年5月,专著《中外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获第十届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2002年6月,专著《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获武汉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6.2013年3月,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消费主义解读和启示》,荣获武汉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
姓名:袁银传出生年月:1965-12-25
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属系:马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最后学位:博士
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教授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EMAIL:ycyuan@whu.edu.cn个人网址:
学术兼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袁银传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07-29
相关话题/马克思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杨建兵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杨建兵出生年月:1969-10-10性别:男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哲学博士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医学)伦理EMAI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李玲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李玲出生年月:1966-07-12性别: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法律基础教研室最后学位:学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学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iamliling@hotmail.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李珂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李珂出生年月:1973-12-14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法律基础教研室最后学位:博士最后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travellerlee@163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黄代翠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黄代翠出生年月:1966-05-05性别: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硕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huangdaicu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戴正清
【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戴正清出生年月:1964-09-09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硕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zhqdai403@s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程凌
0【基本信息】【代表性成果】姓名:程凌出生年月:1970-09-09性别: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属系:马院思想品德修养课教研室最后学位:博士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chengtongto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熊建生
熊建生,男,汉族,1961年10月生,湖北大悟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88年9月至今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项久雨
湖北武汉人,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1997年于该校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于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他是中国第31届博士后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和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王新山
王新山,男,河北武邑县人,中共党员,现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调查所高级调研员,国家测绘发展战略研究特聘专家。曾经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简介-沈壮海
男,1971年11月6日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社会兼职有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与秘书长、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青年联合会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思想理论教育》特邀副主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武汉大学考研导师 武汉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