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联系人:王 勤
联系电话:027-83924790
网 址:http://sg.whpu.edu.cn/index.asp
院(系)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原粮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于1999年合并组建而成的。是我校历史最早、教学与科研力量较强、取得科研成果较多的院(系、部)之一。多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培养食品专业毕业生400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90余人。学生当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粮油食品专业的骨干力量,目前,在校本科学生800余人、硕士研究生170余人。
全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师中教授22人、副教授1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14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湖北省“楚天学者” 岗位教授2人,教师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部)级专家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人。
学科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其中二级学科“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是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点设有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稻谷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粮食工程、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食品工程、储藏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600余万元。
该学科现有科研人员3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部级专家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5人。湖北省“楚天学者” 特聘教授2人。本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本地区同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主要研究粮油、果蔬、水产等食品的理化性质、食用品质、加工特性以及现代储藏技术。近三年来,本学科点共出版学术专著7部、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92篇,其中有20余篇被SCI、EI收录;获得省部级奖励1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它奖励6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项,转让和被采用的科研成果19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5000万元,为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4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6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科研经费充足,在研经费达1300余万元。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招生联系人:王继刚
联系电话:027-83956793
网 址:http://biopharm.whpu.edu.cn/index.asp
院(系)简介: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是一所集生物学、药学等相关专业为一体的院系。现已开设“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5个本科专业和1个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点。“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现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目前设有“湖北省山区特色果蔬工程技术中心”、”武汉市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工业学院药物研究开发中心”、“营养生物学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教学平台。
全院现有教职工48名,其中专任教师33名。教师中教授3名,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5名,副教授9名,现有在校本科生734名,硕士研究生67名。
近5年来学院共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国家农业转化基金项目2项,同时还承担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科技项目共计25项,承担企业委托产学研合作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达近800万元。同时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奖及科技推广奖项共计5项,科技成果鉴定12项;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
学科简介: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是湖北省的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有教授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5名,副教授9人。实验室面积近40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达600多万元。
本学科研究方向涉及药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其中包括:(1)中药、天然药的资源研究与利用,研究内容有:天然药物资源活性成份的分离、提取与鉴定;中药的现代化和新剂型的研究;(2)药物合成与修饰,研究内容有:药物成份的结构分析及化学工艺设计与合成;活性物质的化学修饰;(3)微生物资源与活性产物,研究内容有:微生物的菌种选育、生产工艺的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酶法转化活性物质的研究;(4)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内容有: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药用基因的克隆与表达;(5)微生物代谢调控;(6)天然产物营养与安全。
本学科科研实力较强,近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基金、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共计100余项,每年科研经费达160万元,获得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奖及科技推广奖项共计5项,发表SCI、EI文章5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科研成果转让4项,实现经济效益近1500万元。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招生联系人:王婷婷
联系电话:027-83943956
网 址:http://211.85.194.84/
院(系)简介: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五个本科专业和应用化学、生物化工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5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品牌立项建设专业,“生物化工”学科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及“楚天学者”特聘岗位学科,“应用化学”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化学实验室被批准为“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
目前,在校本科生800多人,研究生45人,全院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 人,获得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全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700多万元。
近三年来,全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34项、横向项目25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承担省、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5项,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85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36篇。
学科简介:
生物化工学科简介:
一、学科基本情况
生物化工学科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我校生物化工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立项建设硕士点,2004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05年批准生物化工硕士点,2008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特色学科。学科点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13人。
二、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
1、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的技术及应用研究。
2、环境生物工程:研究废水、废渣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染控制、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发展特色工程技术。
3、生物化工工艺:将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结合,研究开发新工艺和新技术。
4、化工新材料:运用化学化工技术研究开发功能生物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循环材料等。
三、主要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该学科点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22项、横向项目18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95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32篇。
应用化学学科简介:
一、学科基本情况
应用化学学科是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重点发展的学科,学科点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22人。
二、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
1、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运用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新理论、新技术,解决工程及生产实际问题。
2、植物资源化学与工程: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新设备和过程技术研究。
3、电化学及复合纳米材料:电化学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特性研究。
4、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及其在食品、材料、生物、药物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5、功能材料研究及应用:主要从事具有光、电、磁、生物等功能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
三、主要研究成果
近三年来,该学科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28项、横向项目32项,科研经费达400多万元,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12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36篇。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招生联系人:刘辉宇
联系电话:027-83956175
网 址:http://feed.whpu.edu.cn/index.asp
院(系)简介:
198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设置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隶属于粮食化学系,1986年更名为饲料科学系,2009年5月为适应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更名为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生物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与博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动物科学专业是“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07年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现有本科、硕士在校生5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0%,90%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外籍教授-“楚天学者”讲座教授1名、省级专家、教学名师3人。近3年来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6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参编教材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现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拥有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3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拥有1个武汉市科研平台-“武汉市畜禽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校级研究所-“武汉工业学院动物保健品研究所”,并与湖南唐人神集团合作成立了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能够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坚持“工农相融”的专业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高,多年来毕业生供需比保持在1: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录取率25%以上。学院曾被评为“全国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现有湖南唐人神集团、武汉新华扬集团、深圳澳华集团、杭州汇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的企业奖学金6项。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是“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管理严格,学风优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综合素质高。
学科简介: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武汉工业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已具有较强的整体实力,学科水平位居我省前列,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学科特色鲜明。
本学科分别于1998年、2006年连续二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湖北省拟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
本学科现有营养生化与代谢调控的研究、饲料资源开发与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饲料及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价研究等3个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其中营养生化与代谢调控研究方向紧跟学术前沿,承担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饲料资源开发与新型饲料添加剂研究方向瞄准行业发展方向,注重自主创新,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饲料及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价研究方向是本学科新兴交叉方向,侧重饲料中有害物质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等应用研究。3个主要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相互支撑,提升了本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的影响力。
本学科是湖北省唯一的“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国际知名动物营养学家印遇龙研究员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际动物营养学界权威专家、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伍国耀教授为武汉工业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15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已建成了以一支以“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为带头人,以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教学名师、优秀博士为学术骨干的学科创新队伍。
本学科现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科创新平台以及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条件优越,仪器设备齐全,有校内动物代谢实验中心1个,校外教学科研基地20余个。具备了一流研究条件与设备、设施,成为湖北省饲料行业技术“孵化器”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及省部级纵向课题20余项及各类横向课题25项,现有各类科研经费600余万元。近5年有5项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6部,学科实力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先进水平。
机械工程学院
招生联系人:陈彩云
联系电话:027-83950091
网 址:http://jx.whpu.edu.cn/index.asp
院(系)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设岗学科。有 “湖北省粮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粮机设备及工艺研发推广中心”2个科研平台。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国家级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硕士生导师14人。设有“工程图学”、“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7个教研室,11个专业实验室,1个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和1个机械工程创新基地。拥有包括数控加工中心在内的总价值1000多万元的各种仪器设备。
机械工程学院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在科研活动和教学实践中丰富了学科内涵。近5年来,机械工程系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各类横向科研项目超过100项,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科技奖励共计9项,通过科技鉴定项目20多项,取得了20多项国家专利。发表各类科研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80多篇。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省部级专家1人,博士学位教师5人,硕士生导师14人。学科点现设有测试技术、机电工程、自动控制、CAD/CAM/CAE、检测装备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800m2,仪器设备总值超过800万元。
本学科现设有计算机辅助工程,智能检测技术,数控技术与装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研究方向。其中,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上面向粮油食品行业和专业技术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居于地区先进水平。
近3年,本学科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获国家专利6项,科研经费360多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0多篇。
电气信息工程系
招生联系人:汪芳
联系电话:027-85504717
网 址:http://211.85.206.130/
院(系)简介:
电气信息工程系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5人,硕士36人(其中在读博士5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硕士生导师5人。实验室面积4435平方米,仪器设备1781多台(件),总值830多万元(单价800元以上),系资料室藏书2646册。
电气系建有湖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设有“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技术”为校级精品课程。多年来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严格教学管理,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大赛全国二等奖一项,湖北省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成功参赛奖十多项。本系的学生以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肯钻研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列,每年有多位学生到著名企业工作,每年有多名同学考取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主要在IC应用技术,模糊控制理论及应用,系统分析与控制理论,IC技术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工业信息网的智能控制技术五个方向上已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势。
近3年来,承担湖北省重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横向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80余篇,有22篇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在粮情微弱信号检测、传输与智能控制,粮食计算机自动检测与识别技术,食品加工集散控制系统三个方向上已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势。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招生联系人:洪成群
联系电话:027-85504741
网 址:http://cied.whpu.edu.cn/
院(系)简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生1000余人。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湖北省立项重点建设硕士点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和计算机公共基础5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教授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4位兼职教授,6名硕士生导师,12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 80% 以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拥有计算机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工程训练中心。计算机技术实验室设 9 个分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 软件设计实验室 、网络互连实验室、协议分析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一、二)、体系结构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和软件测试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建网络与通讯实习实训中心、嵌入式系统研究室、软件构架研究室、高速网络研究室、多媒体技术研究室、现代数据库技术研究室和图形图像处理研究室,实验室总面积约 4100 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 1000余万元。现有实验条件可以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具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4位兼职教授,6名硕士生导师。近几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15 项,发表的学术论文 300 余篇,其中有大量论文被国际四大检索机构检索与收录,出版教材 30 余册(含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8部)。
目前正在逐渐形成粮食信息技术及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粮食品质与存储智能检测、图形图像处理与信息可视化、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等稳定的学科方向和研究团队,其中:粮食品质与存储智能检测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摄像机采集的图像或视频中的目标进行分析、跟踪和自动识别,并应用于智能化检测。本方向目前承担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在目标快速定位与分类中产生了系列新方法,在安全监测、产品品质检测等应用中取得了系列成果。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主要从事分布式网络协议设计与分析、入侵检测、数据加密、认证网关、语义网等前沿学科的研究。先后承担多项校基金项目和省科技厅项目。本方向研究的目标是力争在分布式入侵检测及分布式防火墙系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设计出网络平台上身份认证中间件,为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建设打好基础,同时开展基于语义网(Semantic Web)模式的相关领域本体与元数据体系的研究。
多媒体信息处理涉及到图像、视频、语音等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研究网络多媒体数据的安全、高效处理、存储和传输,结合我校优势学科,以粮油食品生产与交易信息为背景展开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
数理科学系
招生联系人:朱海丽
联系电话:027-85504715-502
网 址:http://sl.whpu.edu.cn/index.asp
院(系)简介:
数理科学系成立于2003年,涵盖了数学、物理二个一级学科,是全校唯一的理科院系,在校学生400余人,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信息处理技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承担了全校大学数学类和大学物理(及实验)类十多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下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公共数学教研室、大学物理教研室、数理研究所、系图书资料室(藏书3000余册)、大学物理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大学物理实验室含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PASCO实验室、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含信息处理实验室、计算与仿真实验室、光电子综合实验室、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水平较高、创新意识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原内贸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武汉工业学院教学名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26人,硕士生导师6人。
目前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运筹学与控制论为校级重点学科。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课程建设卓有成效。公共数学教研室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研室。高等数学于1994年被湖北省评为优质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含物理实验)于2002年被湖北省评为优质课程、于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学校为数理科学系建有数理大楼1栋,其中实验室面积3000多平方米(大学物理实验室2000多平方米,专业实验室1000多平方米),实验室固定资产600多万。实验室通过网上预约,面向全校学生,实行开放式教学。
近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数理科学系全体教职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有4项教学研究项目分别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正式出版教材1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SCI等三大索引收录60多篇。目前有多项省级及以上在研项目,1人获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数理科学系代表学校每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先后获得过全国一、二等奖、湖北省一、二等奖共30多项。
学科简介:
本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水平较高、创新意识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21名,博士7名。有数理大楼1栋,其中实验室面积3000多平方米(专业实验室1000多平方米),实验室固定资产600多万。主要从事运筹学、控制理论与工程、模糊理论、信号与图像处理以及电子技术等方向研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学科现有:模糊数学与模糊控制、信号与图像处理、运筹学与控制论、光电子技术与应用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近几年来,该学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6篇,其中被SCI、EI、ISTP索引52 篇、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项、转让和被采用成果3项。目前,该学科共承担(或与兄弟院校合作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共31项,科研经费110万元以上。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招生联系人:曲琳莉
联系电话:027-83950207
网 址:http://tm.whpu.edu.cn/default.asp
院(系)简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交通工程4个本科专业;岩土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硕士点学科及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个学科为湖北省立项建设硕士点学科。现有在读本科生、研究生1100人。全院现有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常青学者讲座教授1人,常青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1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95%,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人。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现有设备固定资产420万元,实验室面积3400平方米,现有实验条件可以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已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8项,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工作,“十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额达到829.5万元;公开发表论文39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12篇。欢迎国内外优秀学子报考我院。相信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学科简介:
岩土工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工程,正迅速而大量地开展。岩土工程学作为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该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现有博士8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6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20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25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10多篇,获省部级奖励多项。该学科师资队伍雄厚、科研经费充足、实验条件完备,是研究生学习的理想场所。该学科以岩土力学理论为指导,考虑岩土所处的复杂环境以及岩土介质自身的复杂性,从系统工程和多场耦合等角度抓住岩土工程问题的实质,从而有效地解决岩土工程中的许多重大疑难问题,已形成了前景广阔、有特色和较高水平的学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招生联系人:陈云飞
联系电话:027-85306456-601
网 址:http://gl.whpu.edu.cn/jg/index.asp
院(系)简介:
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分别为管理科学系和经贸管理学院,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学院共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7个本科专业,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是我校规模最大、专业最多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9名;3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20人,并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拥有企业管理省级重点学科、硕士点、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和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目前,学院正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0多项;出版了《产业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劳动主权制》、《城市社区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和教材20余部。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已培养17届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数千名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学科简介:
企业管理是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现设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创新、农产品营销与物流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等特色研究领域;现有教授14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名,有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现有湖北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湖北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一个,实验室面积54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00余万元;中外藏书11万册、中外期刊300多种。
近三来,本学科在师资引进、科研项目申报、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完成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共有1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武汉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研究三等奖,申请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500篇,其中被ISTP、EI检索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在研经费120多万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招生联系人:韩鸿鹰
联系电话:027-83912002
网 址:http://szkb.whpu.edu.cn/index.asp
院(系)简介: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从人文科学系独立出来,2009年5月正式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该部直属学校党委领导,并作为二级教学科研机构独立设置。思政课部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省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的建设工作。课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以及大学生情商培育中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思政课部整合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资源,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9人,教授9人,副教授 11人,博士6人,硕士24人。
近年来,思政课部的全体老师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思政课部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思政课部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省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的建设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学校的整体实力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年轻有为的思政课部正以昂扬的风姿站在新的起点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起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同时,她也正敞开胸襟,广迎八方英才,欢迎有识之士与我们一起共筑人生辉煌!
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6年获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开始硕士招生。本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过程、规律和成果。该学科的研究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科教、经济、行政等领域从事管理、宣传等工作。
本学科现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传媒发展研究等4个研究方向,在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农村城镇化以及以农产品加工转化、县域经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报刊发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1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24人。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
近年来,本学科共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8篇,核心100余篇),获省部级奖3项、其他科研奖8项。在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和传媒发行研究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项目2项,科研经费计54万余元。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