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介绍

武汉病毒研究所 考研网/2015-09-19


  病原细菌学科组(组长:陈士云)

  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pseudotuberculos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等重要临床感染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的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调控和相关重要调控蛋白的研究,从蛋白组和代谢组等水平揭示这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生物膜(biofilm)形成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应用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学科组(组长:高梅影)

  针对我国在生物农药、生物纳米材料、污水生物治理、生物冶金等方面的需求,结合本学科组多年的工作积累,开展杀虫微生物、趋磁微生物(一类能合成磁性纳米材料的微生物)、浸矿微生物等应用微生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开展苏云金芽胞杆菌、趋磁细菌、浸矿微生物等微生物菌种和基因资源的发掘、功能基因组学、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及磁小体合成和微生物浸矿的分子机理等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展应用微生物菌株的遗传改良和优良工程菌的构建。开展趋磁细菌及其生物磁性纳米材料-磁小体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微生物冶金技术研究及新型Bt杀虫剂(包括基因工程杀虫剂)的研制和抗虫转基因植物研究,评价基因工程Bt杀虫剂和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探索趋磁细菌及磁小体在医学、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抗人类肿瘤细胞的活性及机理。

  病毒分子生态学学科组(组长:孙修炼)

  主要从事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昆虫病毒的结构、感染机理以及害虫生物防治集成技术等。利用基础研究成果,开发新型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卵寄生蜂传递病毒防治农林害虫,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病毒杀虫剂等。

  虫媒病毒媒介控制学科组(组长:袁志明)

  开展虫媒病毒检测及媒介蚊虫生物控制研究。重点研究登革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快速检测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蚊虫病原微生物菌种及其基因资源,微生物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杀蚊毒素蛋白特性和作用方式、杀蚊细菌的遗传改良和工程菌株的构建,新型细菌杀蚊制剂的研制及野生型和重组微生物对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等,发展新的生物防治技术,建立和完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虫媒病毒媒介蚊虫综合防治体系。

  环境微生物学科组(组长:周宁一)

  开展微生物降解芳烃污染物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其降解机理和代谢途径,揭示降解基因簇和酶系的组成与功能、进化及其调控;运用优良降解菌发展建立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并进行修复中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相关话题/武汉病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