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冬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姓名:何冬兰
职务/职称:教授(硕导)
通讯地址:中南民族大学生科院8号楼B区503室
联系电话:
E-mail:hdl@ mail.scuec.edu.cn
一、学习及工作简历:
1、1980.9-1987.7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1987.7-1992.2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植物病理学教研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
3、1992.2-至今中南民族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4、2000.10-2001.10 日本京都大学能源研究所作访问****,从事蛋白质分子的基因克隆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
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
三、科研活动及成果:
(一)主要研究方向
微生物酶学;
微生物资源学
(二)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工业废水中厌氧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南民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ZY13023),2013-2014。
2. 肉桂色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复性,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2010CDZ046),2010-2011。
3. 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中三种类型位点特异性重组及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6-2008.
4. 植物检疫性病毒的快速鉴定技术研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院校项目(PMZY02002),2002-2003。
5.血竭薄膜衣片的研究,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BZZ02003),2003-2-2006。
6. 利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条件改良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科学基金项目(YZY02009),2002-2004。
7. 蛋白质的电化学探针法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ZY99001),1999-2001。
8. 稀土致染色体DNA畸变的机理研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院校项目(MZY98001),1998-2000。
9. 利用微生物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条件改良研究,中南民族大学自然基金项目,2003年。
10. 利用味精废液生产酵母单细胞蛋白的研究,中南民院青年基金项目(YZQ95001),1996-1998。
11.稀土致染色体DNA畸变的机理研究,国家民委项目(MZY98001),1998-2001。
12.蛋白质的电化学探针法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ZY99001),1999-2001。
13.血竭薄膜衣片的研究,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BZZ02003),2003-2-2006。
14.与湖北八蜂化工总厂合作攻关课题:氨基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1995-1996。
(三)科研成果及荣誉
1.稀土的生物效应机理探讨(论文)获中南民族大学2000年获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1999年10月被评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骨干教师。
(四)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
何冬兰, 詹锐, 万文结,薛芷筠. 一株厌氧型聚磷菌的分离鉴定与聚磷特性.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5(2):23-25.
⑵Jie Yin, Donglan He, Xiaohua Li, Xiaobo Zeng,Mengyang Tian, Guojun Cheng*. Paenibacillus enshidissp. nov., isolated from the nodule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L. Curr Microbiol. 2015. 71:321-325.
⑶代风娇, 詹锐, 覃桂, 万文结, 何冬兰*. 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的结构分析及定点突变.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6):23-27..
⑷周艳琳,何冬兰,李晓华,曾小波,田梦洋,程国军*. katG基因在豌豆根瘤菌抗氧化中的功能.微生物学报,2015, 55(7):843-850
⑸邵坤彦,彭宝玉,叶程,刘威,何冬兰*.重组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表达、复性及纯化,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32(1):14-18
⑹叶程,邵坤彦,王亚楠,覃桂,代凤娇,何冬兰*. 利用重叠延伸PCR对微生物产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进行定点突变,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5):270-274
⑺秦三敏, 彭宝玉, 李华丽, 何冬兰*.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分离纯化.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28 (1): 35-37
⑻黄六容, 何冬兰*.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27 (4): 37-39
⑼陈洁, 刘梅芳, 黄海坚, 秦三敏, 何冬兰*.谷氨酰胺转胺酶对豆浆凝固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 27 (2):18-20
⑽黄六容,何冬兰*.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7(4):37-39
⑾黄六容,何冬兰*.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4):369-372
何冬兰,黄六容,刘梅芳. 亚硒酸钠对猴头菌生长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05, 379(4):77-78
何冬兰,黄六容,刘梅芳. 硒对灵芝生长及其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中国食用菌,2005 ,24 (2 ):42-43
⒁黄六容,何冬兰*. 荧光法分析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动力学特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 , 23(2):13-15
⒂黄六容,何冬兰*.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研究进展,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2):17-9
何冬兰,Keisuke Makino. Study on Expression Condition of a Leucine-Zippper Protein in the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21 (3):3-7
何冬兰,石其德. 硝酸镧对猴头菌丝生长的影响,中草药,2001,20(3):261-263
⒅佐藤慎一,何冬兰, Keisuke Makino. 亮氨酸拉链蛋白对DNA的识别及其构造转移的作用,第16回日本生物机能化学学会论文集,2001.9
何冬兰,雷国梁. 硝酸镧对猴头(Hericium crinaceus)多糖产生的影响,中草药,2000, 19(5):335-336
⒇吴士筠,黄德盈,何冬兰. 磁场对果蝇(drosophila)酯酶同功酶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生物医学物理研究, 1999,No.1
21何冬兰等.硝酸镧对灵芝菌丝生长期间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1998(4):35-37
四、教学活动及其成果:
(一)承担课程(本科生、研究生)
《食品微生物学》,生科院本科生;
《微生物资源学》,资源环境学院本科生。
(二)教学成果及荣誉
1. 1998年获中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牵头主讲的“微生物学”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并于2014年晋级评为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3.主持的 “民族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 参加的“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于 2009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三顺序人;
5.2010年被评为中南民族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6. 主持的“民族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于2013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2014年牵头主讲的“微生物与资源环境”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且于2016年入选教育部第八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已上线“爱课网”;
8.2015年被评为中南民族大学校级教学名师。



相关话题/介绍 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