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简介

水生生物研究所 考研网/2015-09-18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5月又分建成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于1950年2月将原中央研究院动物所的主体、植物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的藻类学研究部分以及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人员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址上海,1954年9月迁至武汉。
  水生所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面向国家在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微藻生物能源利用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着力重大理论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强化创新价值链的延伸,在水环境保护、淡水渔业和微藻生物能源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水生所先后拥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全所现有在职职工357人,其中科技人员275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人员1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60人,副研究员及副高职称人员67人,中级90人。拥有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19人,中组部“青年****”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
  目前水生所设有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淡水生态学研究中心、鱼类生物学及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水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部,在华东地区设立淮安研究中心。其中,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部下设分析测试中心、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和藻种库。拥有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开放试验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体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博物馆、白鱀豚馆。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东湖生态站被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系列。
  水生所自成立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近600项,自1981以来有130多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编著出版专著120多部,发表科学论文近4500余篇。自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水生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凝炼目标和结构调整,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本所科学家领衔主持了一大批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等国家项目,形成一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或在应用上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发表SCI源刊论文的数量由2000年的56篇增加到2011年的214篇,且质量明显提高,出版专著和获得授权专利的数量也逐年上升。一些重要技术创新或技术集成获得成功并在应用中日臻成熟,对于我国水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些科研产出,在鱼类分子系统发育和进化、藻类生物学研究、鱼类遗传育种学、淡水生态学、水环境工程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回答了一系列前沿科学问题,满足了国家在水污染治理和发展生态渔业方面的重大需求,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水生所注重发挥水生生物学科技“国家队”的作用,积极促进地方科技事业,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以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为依托,促进了渔业模式和环保饲料等成果转化,指导建设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的水产原良种场。以湖北省和武汉市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推动了我所一批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核心技术向全国辐射和转化。
  研究所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频繁。近10年来,先后派出科技人员近800人次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研究、进修或短期访问,同时接待了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2200多人次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或进修。研究所作为核心成员加入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美国的“TreeofLife”研究计划,还发起和引领多边国际合作,如淡水豚类联合调查项目、主办“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国际培训班,“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等。
  研究所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有水生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海洋生物学和动物学专业5个博士学位点(含2个与高校共同增设的博士培养点),有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和水产养殖等6个硕士学位点;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2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点;具有招收和培养港、澳、台和国外研究生资格。现有在学研究生493人、博士后45人、高访学者10人。

相关话题/水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