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5年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2)

本站小编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5-09-21



发表了论文和报告二十余篇。负责和参加了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多项规范、约定的编写工作,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部分结果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

担任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应急指挥分项首席专家。获得地震局系统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5项,测绘科技进步奖1项。获07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创新奖”。中国地震局“百人计划”优秀奖。

E-mail:lzhq@ies.ac.cn

 

p2013042110423832刘春茹,女,1980年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别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

多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以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一项。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主要研究方向为:1)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年(ESR)的基础理论研究;2)ESR法在第四纪沉积物测年中的应用研究;2)ESR法在低温热年代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电话:010-62009077   E-mail:liuchunru@ies.ac.cn

 

马胜利,男,1960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研究领域为构造物理学。以地壳强度及地震机制为研究目标,对断层摩擦滑动性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断层宏观力学性状与微观变形结构和机制、断层摩擦滑动与断层物质增温、水热作用下断层的摩擦性状、断层失稳机制及成核过程等;对断层几何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包括断层几何结构与失稳类型、失稳前兆及机理等。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地震断层带力学性质、断层摩擦滑动及失稳机制等。先后承担过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科研课题。

E-mail:masl@ies.ac.cn

 

DSC_0002马文涛,男,副研究员. 1982年1月云南大学地球物理学本科毕业,1996年12月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涉及水库诱发地震、近场地震学及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动力学等领域,近年来开展了地震学在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断裂研究中的运用,主要是采用现代地震学的最新成果,使用地震定位、震源机制、震源动力学等方法对活动构造、天然地震、人工诱发地震进行研究,探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使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探测隐覆活断裂的研究,特别在震源机制分析和地震分类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开展了长江三峡水库加密地震台站(最多时30个台站)、紫坪铺水库加密台站(6个台站)和董菁水库地震加密台站(10个台站)等地的观测与研究,取得了大量的高精度数字地震资料。承担过国家科技支撑重点课题“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2008BAC38B04)、国家级子题8项,参加了一项国家973攻关子题和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获得1997年度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和三等奖两次,发表论文20多篇。

E-mail:wentaoma@sina.com

 

DSC_9595闵  伟,男,1964年生,博士,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学系,1985年-1988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

“九五”、“十五”期间负责和参加“973”课题、科技部攻关课题、“攀登”项目、中国地震局“网络工程”、国家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主要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古地震研究,城市活动断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及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二等奖两项。

目前在国家基金的支持下,正在开展郯庐断裂带东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主要研究领域:1.活动构造;2.工程地震。

E-mail:dzs_min@163.com

 

屈春燕,女,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中国地震协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为构造地质学。现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主要从事星载InSAR技术及其地壳运动观测研究,以及卫星红外遥感与断层活动性及地震关系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地震行业专项及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等多个重点科研项目,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包括SCI/EI收录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文章25篇,SCI收录9篇,EI收录5篇。

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相关专家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层活动性监测、断层相互作用与地壳形变观测研究,研究区主要在南北地震中北段和青藏高原;2、大地震后断裂带地壳形变衰减动态演化过程的InSAR观测研究;3、基于多平台、多波段InSAR地震同震形变场观测研究;4、卫星红外遥感与断层活动性及地震关系的研究。

联系电话:13611316270    E-mail:dqyquchy@163.com

 

陶  玮,女,1971年生,副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作为中国地震局青年科技骨干人才项目第一批人选,赴美进行访问研究,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课题等多项研究项目。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课题等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