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水福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姓 名 李水福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年3月 籍贯 江西省玉山县六都乡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导
行政职务 Email lishf@cug.edu.cn
工作单位 资源学院石油系 邮政编码 430074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http://grzy.cug.edu.cn/lishuifu/zh_CN/index.htm


个人简介
李水福,男,1962年3月生,江西玉山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北省石油学会会员,国际有机地球化学学会(EAOG)会员
主要从事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地球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编出版教材(实习指导书)3部,负责/参加教学研究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负责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专题研究2项,主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负责或参加横向课题30多项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0篇,SCI/EI论文13篇
提交国际/国内会议论文摘要14篇
出版专著3部
获批国内专利2项

工作经历
[1] 2018.10-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 | 教授(博导) | 在职
[2] 2016.12-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 | 教授 | 在职
[3] 2004.1-2016.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学院石油系 | 副教授 | 在职
[4] 2001.1-2003.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资源学院石油系 | 高级工程师 | 在职
[5] 1994.1-2000.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石油系中心实验室 | 工程师 | 在职
[6] 1989.1-1993.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石油系油区教研室 | 助理工程师 | 在职
[7] 1983.12-1988.12:原武汉地质学院 | 矿产系油区教研室 | 技术员 | 在职

教育经历
[1] 2004.9-2009.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1996.9-1999.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1985.9-1990.6:原成都地质学院 | 石油地质专业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4] 1981.9-1983.12:原赣州地质学校 | 岩矿分析

研究领域
[1] 常规油气地球化学
[2] 非常规油气地球化学
1) 油气混源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2) 生物降解原油成因机理研究
3) 页岩油微运移富集机理研究
4)盆地模拟与油气资源量计算

科研项目
1)东方-乐东区储盖层静态实验分析,横向协作课题,项目负责,2018-07-24~2019-03-31
2) 西非-南美海域重点区油气成藏机制与富集模式研究,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项目负责,2017-2020
3)烃源岩抬升过程中的生排烃转换、压力保存与页岩油气富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17-2020
4)生物降解原油中UCM成因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13-2016
5)页岩中的后油沥青孔隙体系:基本特征、形成机制与页岩油气地质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二,2016-2019
6) 富烃凹陷特征及类比研究(二期),国家十二五油气重大专项,总排名第二,烃源岩特征专题研究负责人,2011-2014
7)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演化及油气富集机理,中海油前瞻性项目,负责北部湾盆地烃源岩研究,2012-2014
8) 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页岩油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第二负责人,2012-2016
9)高热演化地区固体储层沥青成因及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排名第二,2010-2012
10) 生物降解原油全二维色谱-质谱分析及应用,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TPR-2010-14,项目主持,2010-2012
11)原油低分子量金刚烷分离及全二维色质谱鉴定技术,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TPR-2009-23),第二,2009-2010
12)生物降解原油鼓包化合物来源探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TPR2010-11),第二,2010-2012
13)富烃凹陷特征及类比研究(一期),国家十一五油气重大专项,总排名第四,烃源岩特征专题研究负责人,2008-2010
14)东营凹陷地层流体分析,横向科研项目,项目主持,2010-2011
15)长岭坳陷成藏规律研究,横向科研项目,第二负责人,2009-2011
16)泌阳凹陷不同环境烃源岩成烃差异研究,横向科研项目,第四,2008-2011
17) 板桥凹陷陡坡带地层-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研究,横向科研项目,第二负责人,2007-2009
18)南阳凹陷古近系成烃成藏体系研究,横向科研项目,第三,2004-2006

发表论文
1) Shou-zhi Hu, Shui-fu Li, Jiang-hai Wang, Jian Cao. Origin of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s) in biodegraded oils: Insights from artificial biodegradation experiments. Fuel. 2018; 231: 53-60.
2) Yu Song, Zhaojun Liu, Doris Gross, Qingtao Meng, Yinbo Xu, Shuifu Li, Petrology,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oil-prone coal and host rocks from the Laoheishan Basin, north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8; 191: 7-23.
3) Shuifu Li, Shouzhi Hu, Xinong Xie, Qian Lv, Xin Huang, Jiaren Ye. Assessment of shale oil potential using a new free hydrocarbon ind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6;156:74-85.
4) Hu S, Wilkes H, Horsfield B, Chen H, Li S. On the origin, mixing and alteration of crude oils in the Tarim Basin. Organic Geochemistry. 2016;97:17-34.
5) Li Shuifu, Cao Jian, Hu shouzhi, Genming Luo,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ounds in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of a Mesoproterzoic shale by using GC×GC-TOFM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5, 66: 791-800.
6) Shuifu Li, Jian Cao, Shouzhi Hu, a Analyzing hydrocarbon fractions in crude oils by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nder reversed-phase column system, Fuel, 2015, 158: 191-199.
7) S.Z. Hu, S.F. Li, J. Cao, D.M. Zhang, J. Ma, S. He, X.L. Wang & M. Wu, A Comparison of Normal and Reversed Phase Columns in Oil Analysis by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32: 565–574.
8) S. Z. Hu, S. F. Li, X. W. Fu, Y. J. Li & T. D. Wang, Identification of Highly to Over Mature Gas Interval Using Reservoir Bitumen Features: Sichuan Basin of Southwest China,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32:1437–1442.
9) Shuifu Li, Jian Cao, Shouzhi Hu, Dongmei Zhang, Rui Fan, Analysis of terpanes in biodegraded oils from China using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Fuel, 2014, 133: 153-162.
10) S. Li, S. Hu, J. Cao, M. Wu, D. Zhang, Diamondoid Characterization in Condensate by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he Junggar Basin of 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2;13:11399-410.
11)吕 倩,李水福*,胡守志,黄 新.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非均质性与含油性特征分析[J].断块油气田,2016,23(3):284-289.
12)黄 新,胡守志,李水福,吕 倩,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上段页岩层脆性矿物预测及分布,石油实验地质,2016,38(1):48-55.
13)张冬梅,郭广成,杨 曾,李水福.模拟自然氧化过程中原油化学组成变化特征[J].应用化工,2015,44(12):2189-2192.
14)范 蕊,李水福*,何 生,王晓龙,胡守志,张冬梅.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2):238-244.
15)李水福,胡守志,叶加仁,马 军.成烃贡献值及其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2012,42(S1):112-118.(EI)
16)李水福,胡守志,曹 剑,何 生,马 军,王绪龙,张冬梅,陈昱瑶.基于反相柱系统分析的原油烃类化合物全二维色-质谱图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1,33(6):645-651.
17)胡守志,李水福,张冬梅,马 军.原油中难以分辨的复杂混合物研究进展[J].石油实验地质,2011,33(3):292-296.
18)李水福,胡守志,何 生,刘国权,侯宇光.原油中常见化合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10,29(5):46-50.
19)李水福,胡守志,何 生,王 华,杨道庆,林社卿,罗家群.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生物降解油的油源对比[J].石油学报,2010,31(6):946-951.(EI)
20)胡守志,李水福,何生,刘国权,侯宇光.泌阳凹陷西部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3):30-34.
21)胡守志,李水福,何 生,王 华,杨道庆,林社卿.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西部稠油地化特征及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0,32(4):387-392.
22)马 军,李水福*,胡守志,张冬梅,何 生.芳烃化合物组成及其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10,29(6):73-79.
23)张刚庆,李水福*,何 生,张冬梅.板桥凹陷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J].沉积学报,2009,27(2):367-371.
24)李水福,何 生,张刚庆,张冬梅.混源油研究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8,27(1):77-79.
25)李水福,何 生.原油芳烃中三芴系列化合物的环境指示作用[J].地球化学,2008,37(1):45-50.
26)李水福,何 生,张刚庆,张冬梅,胡守志.利用灰色关联法拟合的正构烷烃曲线确定混源油油源比例[J].石油学报,2008,29(5):688-693.(EI)
27)李水福,张冬梅.南阳凹陷高蜡的原油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2007,28(1):116-118.
28)李水福,何 生,张冬梅.南阳凹陷原油含氮化合物组成及其控制因素[J].地质科技情报,2006,25(5):52-56.
29)李水福,何 生,张冬梅.南阳凹陷高蜡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6,27(4):414-418.
30)肖七林,何 生,李水福.沉积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成因及其分布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5,24(3):60-66.
31)李水福,何生.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遴选油气地球化学指标[J].新疆石油地质,2005,26(6):48-50.

出版专著和教材
出版专著
1)李水福.混源油判识及其油源贡献比例确定[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10,19万字.
2)李水福,胡守志,孙玉梅,张冬梅.中国东部富烃凹陷烃源岩特征类比与综合评价[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11,17万字.
3)叶加仁,任建业,吴景富,杨香华,李水福,曹强.中国近海富烃凹陷特征及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2,参编10/57万字.
出版教材
1)李水福、张冬梅、胡守志.《石油有机化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05,29万字.
2)李水福、阮小燕、胡守志、张冬梅.《油气地球化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0,11万字.
3)李水福、胡守志、阮小燕、宋宇.《油气地球化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8,12,50万字.

科研创新
1)李水福,胡守志,陈红汉,张冬梅.一种含油气岩石包裹体的研磨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9,授权公告日:2016-07-06,授权公告号:CN U.
2)李水福,张冬梅.一种不规则小物体体积计.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8,授权公告日:2018-09-04,授权公告号:CN U.

教学活动
1)1985~1995,材化学院分析化学专业,气相色谱实验
2)2003~2004,资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钻井液工艺学
3)1999~至今,资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石油有机化学基础
4)2005~至今,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地球化学

指导学生情况
已经指导硕士生15名(工程硕士5名,全日制11名),目前在读1名(全日制)
(1)、李 岩、2003级、地质工程、2006年毕业(在职工程硕士)
(2)、曲绍刚、2003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007年毕业(在职工程硕士)
(3)、文国庆、2004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007年毕业(在职工程硕士)
(4)、张刚庆、2006级、能源地质工程、2009年毕业(全日制硕士学术型)
(5)、马 军、2008级、能源地质工程、2011年毕业(全日制硕士学术型)
(6)、范 蕊、2011级、能源地质工程、2014年毕业(全日制学术型)
(7)、冉海涛、2010级、地质工程、2014年毕业(在职工程硕士)
(8)、黄冬雪,2011级、地质工程、2014年毕业(在职工程硕士)
(9)、张莹莹、2010级、地质工程、2015年毕业(在职工程硕士)
(10)、吕 倩、2013级、矿产普查与勘探、2016年毕业(全日制学术型)
(11)、姜智慧、2014级、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016年毕业(全日制学位型)
(12)、范同凯、2014级、矿产普查与勘探、2018年毕业(全日制学术型)
(13)、王保保、2015级、地质工程、2017年毕业(全日制学位型)
(14)、方斯玲、2015级、地质工程、2017年毕业(全日制学位型)
(15)、张延延、2017级、地质工程、目前在读(全日制学位型)

我的团队
李水福,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阮小燕,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胡守志,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宋宇,男,博士,特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小强,男,博士,特任副教授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