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浴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姓 名 刘浴辉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2年6月 籍贯 湖南新邵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理学博士
技术职称 研究员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yhliu@cug.edu.cn
工作单位 材料与化学学院 邮政编码 430074
通讯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刘浴辉,女,高工。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化系;200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2007,11-2008,11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进行博士研究;2010,06-2010,09,再次赴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进行合作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洞穴沉积物的古气候研究。主讲材化研究生专业英语及工程硕士基础及专业英语课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多次参加AGU、Goldschmidt、DAPHNE、PAGES等国际学术会议。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Liu Yuhui*, Henderson M Gideon, Hu Chaoyong., Mason J Andrew. Charnley Norman., Johnson K R and Xie Shucheng. Links betwee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North Atlantic climate during the 8,200 year event, Nature Geoscience, 2013, 6, 117–120.
Liu Yuhui*, Tang GuoQiang, Ling Xiaoxiao, Hu Chaoyong and Li Xianhua. Speleothem annual layers revealed by seasonal SIMS δ18O measurement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5, 58(10): 1741-1747.
Owen R A*, Day C C, Hu C-Y, Liu Y-H, Pointing M D, Blättler C L, Henderson G M. Calcium isotopes in caves as a proxy for aridity: Modern calibr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the 8.2 kyr even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6, 443:129-138.
Liu Yuhui*, Sun Xia, Hu Chaoyong, Ruan Jiaoyang, Xie Shucheng. The 4.2 ka BP climate ev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Neolithic Cultures arou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11, 75(3): 1348.
Liu Yuhui*,Belshaw Nick and Hu Chaoyong. Ultra-precise Micromilling of Porous Stalagmite Carbonate.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2, 31(1): 103-112.
刘浴辉*,孙霞,郭彩青. 中国全新世4.2 ka BP 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明的影响. 地质科技情报,2013, 32(1): 99-106.
其中2013年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IF>10)的论文获得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古气候学专家 Carrie Morrill博士的积极评价,评论文章发表于同期Nature Geoscience的News and Views(详见Carrie Morrill. Asian connection. Nature Geoscience, 2013,6: 91~92)。

工作经历
2007,12~至今 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任高级工程师;
2010,06~2010,09 赴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进行合作科研;
1996,09~2007,12 先后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试中心、纳米科技中心及材料与化学学院,任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06,09~2012,12 在职攻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并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及理学博士学位;
2007,11~2008,11 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以联合培养博士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进行博士研究;
2002,09~2005,06 在职攻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9,09~1991,06 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化学系,大专,分析测试专业。

获奖、荣誉称号
2014年获湖北省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

研究领域
以分析化学,第四纪地质学,年代学、环境科学及古气候学等为基础,利用学科交叉,以洞穴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古气候进行重建。

科研项目
2010,01-2012,1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东亚季风区石笋8.2kaBP冷事件记录的精细
解剖(**);
2014,01- 参加(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洞穴石笋氧同位素高程差重
建长江中游全新世的相对湿度(**)
2011,01-2013,12 参加(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观测的极端干旱事件在
石笋地球化学记录中的印记与反演(**)
2006,01-2009,12 参加(排名第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 长江中游2万年以来的季
节分辨气候记录:季风、ENSO和太阳变化(**)
2005,01-2005,12参加(排名第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季节分辨的年层石笋重建
9000以来的大气臭氧序列(**)




发表论文
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文如下:
Liu Yuhui*, Henderson M Gideon, Hu Chaoyong., Mason J Andrew. Charnley Norman., Johnson K R and Xie Shucheng. Links betwee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North Atlantic climate during the 8,200 year event, Nature Geoscience, 2013, 6, 117–120.
Liu Yuhui*, Tang GuoQiang, Ling Xiaoxiao, Hu Chaoyong and Li Xianhua. Speleothem annual layers revealed by seasonal SIMS δ18O measurement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5, 58(10): 1741-1747.
Owen R A*, Day C C, Hu C-Y, Liu Y-H, Pointing M D, Blättler C L, Henderson G M. Calcium isotopes in caves as a proxy for aridity: Modern calibr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the 8.2 kyr even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6, 443:129-138.
Liu Yuhui*, Sun Xia, Hu Chaoyong, Ruan Jiaoyang, Xie Shucheng. The 4.2 ka BP climate ev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Neolithic Cultures arou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China.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11, 75(3): 1348.
Liu Yuhui*,Belshaw Nick and Hu Chaoyong. Ultra-precise Micromilling of Porous Stalagmite Carbonate.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12, 31(1): 103-112.
刘浴辉*,孙霞,郭彩青. 中国全新世4.2 ka BP 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明的影响. 地质科技情报,2013, 32(1): 99-106.
其中2013年发表于Nature Geoscience(IF>10)的论文获得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古气候学专家 Carrie Morrill博士的积极评价,评论文章发表于同期Nature Geoscience的News and Views(详见Carrie Morrill. Asian connection. Nature Geoscience, 2013,6: 91~92)。

教学活动
主讲材化学院在职工程硕士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64学时/年);
主讲材化学院生化学专业全日制3年学术性硕士研究的专业英语教学(32学时/年)
主讲材化学院全日制2年化学工程硕士的专业英语教学(16学时/年);

指导学生情况
2009,09-2012,06 指导学术性硕士研究生1名:孙霞(),论文题目:长江中游 4.2kaB.P.事件记录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

2010,09-2013,06 指导学术性硕士研究生1名:郭彩青(),论文题目:湖南玲珑洞石笋高分辨率末次盛冰期气候记录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