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蓝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姓 名 蓝楠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8年5月 籍贯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qq.com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蓝楠,女,1978年5月生,湖北京山人,法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等。
主讲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外国环境法、自然资源管理法律与政策等课程。撰写《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研究》、《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等著作3部,主编《环境保护案例》等教材2部、参编《国际环境法学》等教材3部,在《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0多项。曾获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联合主办的“生态环境法制保障”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湖北省环境资源法年会优秀青年学人论文二等奖2项。

工作经历
2003年7月-2012年6月 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
2012年7月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经历
1996.9-2000.6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 本科
2000.9-2003.6 武汉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硕士
2009.9-2012.12 中国地质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1、《中加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获2008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国外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获2010年湖北省环境资源法年会优秀青年学人论文二等奖。
3、《构建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中的公益诉讼制度》,获2011年湖北省诉讼法年会论文纪念奖。
4、《创新我国饮用水源预警和紧急处置制度》,获2012年湖北省环境资源法年会优秀青年学人论文二等奖。
5、参加2014年7月—2015年3月由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联合主办以“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废弃矿区环境问题防治关键制度研究”一文获得“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

研究领域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与政策

科研项目
1、主持《饮用水源安全法律问题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重点项目。CUGQNW0701
2、主持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矿区水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为:2010Y007。
3、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B类):“湖北省饮用水源保护的立法构建研究”,B**
4、主持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我国废弃矿区环境治理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为:CUGFP-1303。
5、主持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我国闭矿制度法律化研究》,项目编号为:CUGFP-1406。
6、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CUGW120240
7、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基金青年项目:“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的立法构想与制度创新”ZF200903
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11BFX077),才惠莲主持。
9、参与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生态文明与环境法制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黄德林主持,项目编号:08JJD820166。
10、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水资源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0YJA820037),胡中华主持。
11、参与教育部项目“我国陆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11YJC820028),戈华清主持。
12、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跨流域调水的水权法律调控”(08JA820034);才惠莲主持。
13、参与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的项目《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研究报告》(第一参与人)。
14、参与科技部项目:《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国外环境保护政策》,段平忠主持,项目编号:
15、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研究》,才惠莲主持,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2005B0019
16、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陆源污染防治立法研究”(14BFX1210),戈华清主持。

发表论文
1、《我国海洋陆源污染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模式》(第二作者),《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2期。权威期刊/T3
2、《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mode of developing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aid of the urban areas》,《Computer Modelling and New Technologies》(通讯作者,排名第二),2014年第11期。EI/T4
3、《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刻不容缓》(第一作者),《环境保护》,2013年第15期。重要期刊/T5
4、《矿区村民饮水安全亟待关注》(第一作者),《环境保护》,2014年第13期。重要期刊/T5
5、《创新我国饮用水水源预警和紧急处置制度》(第一作者),《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6、《我国饮用水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探讨》(第一作者),《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第2期。重要期刊/T5
7、《国外闭矿后水环境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二作者),《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23期。重要期刊/T5
8、《国外矿区水环境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一作者),《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第2期。重要期刊/T6
9、《国外废弃矿区闭矿立法对我国的启示》(第一作者),《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年第12期。重要期刊/T6
10、《论采矿权的分立》(第二作者),《中国矿业》,2013年第9期。重要期刊/T6

出版专著和教材
1、《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研究》,独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地下水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立法研究》,参著第6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环境保护案例》,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参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案例教程》(王树义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6、参编:《国际环境法学》(蔡守秋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参编:《比较环境法》(才惠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

教学活动
研究生环境法专题教学

指导学生情况
黄丽文
2012级学硕

舒贞
2012级学硕

苏海云
2013级学硕

李君
2014级学硕

阿茹罕
2014级专硕

夏凯瑞
2014级专硕

梁丹萍
2015级学硕

朱柏怡
2015级专硕

李静
2015级专硕


我的团队
参与矿产资源法研究团队。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