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浩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个人简历基本情况:
杨浩,男,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习和工作经历:
2015-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场发射扫描电镜维护、开发研究工作
2009-20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工作
2006-2009 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研究 6 个月,导师童金南、王永标教授
2003-2006 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2006 年获硕士学位,导师王永标教授
1999-2003 年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 2003 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导师王永标教授
讲授课程:
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北戴河地质实习
研究生培养:
张 麟,2019- ,研究生在读
郭业达,2017-2020,获硕士学位
李嘉佩,2016-2019,获硕士学位
吕恩铝,2015-2017,获硕士学位
陈予涵,2015-2017,获硕士学位
欧伟权,2011-2014,获硕士学位
个人主持项目:
湖北省科研基金面上项目,鄂赣地区早三叠世地层中微生物沉积的沉积特征及意义,时间:2019-2020年
国家其它部委项目,江苏滨海湿地沉积物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时间:2020年
校级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基金,“华南早三叠世微生物岩的古生态研究”,时间:2016-2018
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华南早三叠世微生物岩的古生态及其对生物复苏的启示”,时间:2014年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中的蠕虫虫管及古生态研究”,时间:2011-2013年
参加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南地区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复苏过程的定量评价和环境制约机制”,时间:2020-202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南方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不同海洋环境的古生态演化及高精度生态地层研究”,时间:2018-202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和西秦岭早、中三叠世海洋造迹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复苏过程与机制”,时间:2013-2016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晚古生代重大地质突变期的地微生物与环境过程”,时间:2008-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南大灭绝后的钙质微生物岩及古环境研究”,时间:2006-2010年
参加会议:
2018年5月,武汉“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EP-TIME ENVIRONMENTAL & CLIMATIC EXTREMES AND BIOTIC RESPONSES 22-24 May, 2018, Wuhan, China”会议,大会秘书,摘要集编写
2017年3月4-11日,约旦,第14届国际二叠-三叠系野外研讨会
2015年8月-9月,挪威,北方三叠纪会议
2014年8月,瑞士“19th 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 2014”,会场口头报告“Multiple developing stages of microbialites during the Early Triassic and implications for biotic recovery following the end-Permian biocrisis”,参加会后野外考察
2013年6月,武汉“World summit on P-Tr mass extinction & extreme climate change”会议,会场口头汇报,摘要集编写,领队会前会后野外路线
发表论文和专著情况如下:
2021
Yang, H.*,Chen, Z. Q.Mei, X.*, Sun, Y. D. Early Triassic microconchids from the Perth Basin, Western Australia: Palaeoecology and flourishing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Geological Journal,2021.https://doi.org/10.1002/gj.4115
2020
Xiong, W., Mei, X.*, Meng, X. J., Chen, H. J., Yang, H.*. Phytoplankton biomarker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Liaodong Bay and their potential as indicators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0.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20.111536
Guo, Y. D., Mei, X.*, Meng, X. J., Lan, X. H., Chen, H. J., Yang, H.*. Benthic foraminifera and its response to heavy metal pollution: A case study from Liaodong Bay, Chin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0.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20.111084
郭业达,杨浩*,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凝块石(微生物岩)的沉积成岩过程——以华南广西百色地区作登剖面为例,沉积学报,2020. 104-112.
2019
Yang, H., Chen, Z. Q.*, Kershaw, S., Liao, W., Lü, E. L., Huang, Y. G. Small microbialites from the basal Triassic mudstone (Tieshikou, Jiangxi, South China): Geobiologic features, biogenicit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9.221-235.
Chen, Z. Q., Tu, C. Y., Pei, Y., Ogg, J., Fang, Y. H., Wu, S. Q., Feng, X. Q., Huang, Y. G., Guo, Z., Yang, H.Biosedimentological features of major microbe-metazoan transitions (MMTs) from Precambrian to Cenozoic,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9.189: 21-50.
2017
Yang, H., Chen, Z. Q.*, Fang, Y. H. 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rom the 1.64 GaChuanlinggou Formation, Jixian, North China.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017.474, 7-25.
Fang, Y.H., Chen, Z.Q.*, Kershaw, S., Yang, H.,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microbialites at Zuodeng Section, Guangxi Province, South China: geobiology and palaeoceanographic implications. Glob. Planet. Chang. 2017.152, 115–128.
Liao, W.,Bond, D.P.G.,Wang, Y.*,He, L.,Yang, H.,Weng, Z.,Li, G., An extensive anoxic event in the Triassic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A pyrite framboid study from Dajia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ause(s) of oxygen depletio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7. 486, 86-95.
Wu, S.Q., Chen, Z.Q.*, Fang, Y.H., Pei, Y., Yang, H., Ogg, J. A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microbialite deposit from the eastern Yangtze Platform (Jiangxi Province, South China): Geobiologic features, ecosystem composition and redox condi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017. 486, 58-73.
吕恩铝,孟祥君,梅西,蓝先洪,李嘉佩,郭业达,仲黎明,杨浩, 辽东湾现代沉积物中畸形底栖有孔虫及环境指示意义,海洋地质前沿,2017. 33:9-21.
2016
Luo, M., Chen, Z. Q.*, Shi, G. R., Fang, Y. H., Song, H. J., Jia, Z. H., Huang, Y. G., Yang, H. Upper Lower Triassic stromatolite from Anhui, South China:Geobiologicfeatures and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016.42, 40-54.
2015
Yang, H., Chen, Z. Q.*, Wang, Y. B., Ou, W. Q., Liao, W., Mei, X., Palaeoecology of microconchids from microbialites near the Permian – Triassic boundary in South China, Lethaia. 2015. 48(4), 497-508.
Yang, H., Chen, Z. Q.*, Ou, W. Q., Microconchids from Microbialites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Zuodeng Section, Baise Area, Guangxi Provence, South China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5. 26: 157–165.
Chen, Z. Q., Yang, H., Luo, M., Benton, M. J., Kaiho, K., Zhao, L. S, Huang, Y., Zhang, K. X., Fang, Y., Jiang, H. S., Qiu, H., Li, Y., Tu, C.Y., Shi, L., Zhang, L., Feng, X. Q., Chen, L., Complete biotic and sedimentary records of the Permian-Triassic transition from Meishan section,South China: ecologically assessing mass extinction and its aftermath. Earth-Science Reviews , 2015. 149, 63-103.
2014
Luo, M., Chen, Z. Q.*, Zhao, L. S., Kershaw, S., Huang, J. Y., Wu, L. L., Yang, H., Fang, Y. H., Huang, Y. G., Zhang, Q. Y., Hu, S. X., Zhou, C. Y., Wen, W.,Early Middle Triassic stromatolites from the Luoping area,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Geobiologic features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4. 412, 124-140.
Chen, Z. Q.*, Wang, Y. B., Kershaw, S., Luo, M., Yang, H., Zhao, L. S., Fang,Y. H., Chen, J. B., Li Y., Zhang, L., Early Triassic stromatolites in a siliciclastic nearshore setting in northern Perth Basin, Western Australia: Geobiologic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st-extinction microbial proliferation.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4. 121, 89-100.
Luo, G, M., Algeo, T. J.. Huang, J. H., Zhou, W. F., Wang, Y. B., Yang, H., Richoz, S., Xie, S. C., Vertical δ13Corg gradients record changes in planktonic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during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4. 396, 119-131,
2013
He, L., Wang, Y. B. *, Woods, A., Li, G.S., Yang, H., Liao, W., An oxygenation event occurred in deep shelf settings immediately after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3. 101:72-81.
Luo, G. M.,Wang, Y. B., Grice, K., Kershaw, S., Algeo, T. J., Ruan, X. Y., Yang, H., Jia, C. L., Xie, S. C.*, Microbial-algal community changes during the latest Permian ecological crisis: Evidence from lipid biomarkers at Cili, South China,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3.105:36-51.
魏凡,杨浩,龚一鸣,中国泥盆纪竹节石的时空分布和多样性变化.古生物学报, 2013. 52(3), 391-398.
Yang, H., Chen, Z., Wang, Y. B.*, Ou, W., Liao, W., Mei, X., Microconchids from microbialite ecosystem immediately after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ecologic selectivity and implications for microbialite ecosystem structur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Meeting 2013, abstract , PP13A-1850.
2012
He, L., Wang, Y. B.*, Woods, A., Li, G. S., Yang, H., Liao, W., Calcareous tubeworms as disasterforms after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Palaios, 2012. 27(11-12):878-886.
Wei, F., Gong, Y.*, Yang, H., Biogeography, ecology and extinction of Silurian and Devonian tentaculitoid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2. 358-360: 40-50.
杨浩,陈斌,地史古生物学典型教学标本图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28千字,2012.
2011
Yang, H.*, Chen Z. Q., Wang Y. B., Tong, J. N., Song, H. J., Chen. J.,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microbialites ecosystems in South China following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1. 308:111-128.
Luo, G., Wang, Y. B., Algeo, T. J., Kump, L. R., Bai, X., Yang, H., Yao, L., Xie, S. C.*, Enhanced nitrogen ?xation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latest Permian marine mass extinction. Geology. 2011. 39, 647–650.
Song, H. J., Wignall, P. B., Chen, Z. Q., Tong, J.*, Bond, D. P. G., Lai, X., Zhao, X., Jiang, H., Yan, C., Niu, Z., Chen, J., Yang, H., Wang, Y. B., Recovery tempo and pattern of marine ecosystems after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Geology. 2011. 39(8): 739-742.
Luo, G. M., Wang, Y. B., Yang, H., Algeo, T., Kump, L., Huang, J. H., Xie, S. C., Stepwise and large-magnitude negative shift in d13Ccarb preceded the main marine mass extinction of the Permian-Triassic crisis interval.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1. 299:70-82.
Chen, L., Wang,Y. B., Xie, S. C.*, Kershaw, S., Dong, M., Yang, H., Liu, H., Algeo, T. J. Molecular records of microbialites following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in Chongyang, Hubei Province,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1. 308(1-2): 151-159.
Wang, Y. B.*, Meng, Z., Liao, W., Weng, Z. T., Yang, H., Shallow marine ecosystem feedback to the Permian/Triassic mass extinction. Front. Earth Sci. 2011, 5(1): 14-22.
2010
Xie, S. C.*, Pancost, R. D., Wang, Y. B., Yang, H., Wignall, P. B., Luo,G. M., Jia, C. L., Chen, L. Cyanobacterial blooms tied to volcanism during the 5- million-year Permo-Triassic biotic crisis. Geology. 2010. 50: 50-53.
Luo, G. M., Kump, L.,Wang, Y. B., Tong, J. N., Arthur, M., Yang, H., Huang, J. H, Yin, H. F., Xie S. C.*, Isotopic evidence for an anomalously low oceanic sulphate concentration during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0. 300: 101-111.
Liu, H., Wang, Y. B.*, Yuan, A. H., Yang, H., Song, H. J., Zhang, S. X., Ostracod fauna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t Chongyang, Hubei provinc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process of the mass extinction. Sci China Ser D-Earth Sci. 2010. 53 (1): 1-8.
Liao, W., Wang, Y. B.*, Kershaw, S., Weng, Z. T., Yang, H., Shallow-marine dysoxia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Evidence from pyrite framboids in the microbialite in South China, Sedimentary Geology. 2010. 232:77-83.
何磊, 王永标*, 杨浩, 廖卫, 翁泽婷,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的古地理背景及沉积微相特征。古地理学报, 2010.12(2):151-163.
刘浩, 王永标*, 袁爱华, 杨浩, 宋海军, 张素新, 湖北崇阳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中的介形虫化石及其对灭绝事件的响应。中国科学(D辑). 2010.40 (5): 574- 582.
Yang, H., Liu, H., Wang, Y. B*. Calcareous Tube-Worm Fossils in Microbialites after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Vol.21, Special Issue, p.174–175.
2009
Chen, Z. Q.*, Tong, J., Zhang, K., Yang, H., Liao, Z., Song, H., Chen, J. Environmental and biotic turnover across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from shallow carbonate platform in western Zhejiang, South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09. 56: 775-797.
Song, H. J, Tong, J.*, Chen, Z. Q., Yang, H., Wang, YB.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of Foraminifers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09. 83: 718-738.
Wang, Q. X., Tong, J.*, Song, H. J., Yang, H., Ecological evolution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t the Kangjiaping section in Cili County, Hunan Province, China. Science in China D, Earth Science. 2009. 52: 797-806.
杨浩,刘浩,王永标*,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中的生物化石组合及古环境特征。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9:133-134 (会议摘要)
何磊,杨浩,王永标*,湖南慈利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沉积环境的稀土地球化学证据。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2009:57 (会议摘要)
廖卫,杨浩,王永标*,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中的草莓状黄铁矿及其沉积环境分析。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2009:112-113 (会议摘要)
2008
Yang, H., Wang Y. B.*, Chen, L., Occurrence of organic matter in calcimicrobialites across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Huayingshan region, Sichuan, South China. Earth Science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19(5): 518-525.
2007
Yang, H., Wang, Y. B.*, The possibility of microbial carbonates in geological history as a particular kind of potential source rock.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18: 376-377
Yang, H., Wang, Y. B.*, Chen, L. Calci-microbialite as a potential source rock and its geomicrobiological processes: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 2007. 1: 438-443.
杨浩, 王永标*, 陈林, 董曼,地球微生物过程与潜在烃源岩的形成: 钙质微生物岩. 地球科学. 2007. 32(6):797-802.
张素新, 赵来时, 童金南, 杨浩,湖北兴山大峡口浅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 矿物岩石. 2007, 27: 94-100.
李军, 杨浩, 祁士华, 广西田东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及生态演化.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7, 4: 50-55.
2006
Yang, H., Zhang, S. X., Jiang, H. S., Wang, Y. B.*, Age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microbialite near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Chongyang, Hubei Province.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 17(2): 97-102.
杨浩, 张素新, 江海水, 王永标*, 湖北崇阳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钙质微生物岩的时代及基本特征.地球科学, 2006. 31(2): 165-170.
2005
杨浩,王永标*,古生物礁及其研究意义. 自然科学与博物馆研究. 2005. 1:109-106.
2004
Wang, Y. B.*, Yang, H., Middle Permian palaeobiogeography study in East Kunlun, A’nyêmaqên and Bayan Har. Science in China (D). 2004. 47(12): 1120-1126.
2003
王永标*, 杨浩,东昆仑、阿尼玛卿、巴颜喀拉地区中二叠世生物古地理特征.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8): 775-780.
研究兴趣:
微生物沉积,碳酸盐岩微相,微体化石,现代有孔虫分类学
招收研究生方向: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微生物岩研究,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分析,微体化石鉴定统计分析
联系方式: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430074
邮箱:2003yanghao@163.com
个人主页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ao_Yang82
教育经历 [1] 2006.9-2009.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03.9-2009.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1999.9-2003.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5.1-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负责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维护、开发研究工作
[2] 2009.7-2014.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 |
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 [1] 现代有孔虫鉴定统计分析
[2]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分析
[3] 微生物岩研究
联系方式 [1]邮编:
[2]传真:
[3]通讯/办公地址:
[4]办公室电话:
[5]移动电话:
[6]邮箱: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早三叠世微生物岩,前寒武纪叠层石,碳酸盐岩微相,微体化石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早三叠世微生物岩,前寒武纪叠层石,碳酸盐岩微相,微体化石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著作成果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专利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成果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授课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授课信息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资源
共0条0/0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历:博士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职时间:2009-07-01
职务:高级工程师
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地质学
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
Email:
访问量:
最后更新时间:..
同专业硕导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获奖信息
学生信息
招生信息
我的相册
教师博客
其他栏目
English
获奖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获奖信息
共0条0/0
相关话题/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燕莹莹
副教授性别:女出生年月:1990-05-10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理学博士学位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环境学院入职时间:2018-07-01学科:大气科学Email:访问量:最后更新时间:..首页科学研究研究领域科研项目著作成果专利论文成果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授课信息教学资源获奖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性别:男毕业院校:中南大学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工学博士学位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自动化学院Email:访问量:最后更新时间:..首页科学研究研究领域科研项目著作成果专利论文成果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授课信息教学资源获奖信息学生信息招生信息我的相册教师博客其他栏目English个人简历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申添毅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讲师性别:男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理学博士学位在职信息:在岗(流动岗)所在单位:地球科学学院学科:构造地质学办公地点:主楼1012AEmail:扫描关注个人简介PersonalProfile研究兴趣和方向:我的专业是利用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志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性别:男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工学博士学位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资源学院入职时间:2018-08-31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办公地点:主楼821Email:访问量:最后更新时间:..同专业硕导首页科学研究研究领域科研项目著作成果专利论文成果教学研究教学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向武
的个人主页http://grzy.cug.edu.cn/xiangwu教授硕士生导师性别:男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地球科学学院联系方式:+8Email:个人简介男,教授。分别于1990年和1998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武汉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鹏
的个人主页http://grzy.cug.edu.cn/049121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年12月06日毕业院校: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学位:哲学博士学位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环境学院入职时间:2017年09月01日学科:地球化学环境工程办公地点:未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孔少飞
的个人主页http://grzy.cug.edu.cn/kongshaofei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曾获荣誉:第二届全国大气科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交流与竞赛参赛优胜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第五届中国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201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许凯
讲师硕士生导师性别:男毕业院校: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Email:访问量:最后更新时间:..首页科学研究研究领域科研项目著作成果专利论文成果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授课信息教学资源获奖信息学生信息招生信息我的相册教师博客其他栏目English个人简历许凯,男,1983年生,中国地质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龙锡
基本信息PersonalInformation教授硕士生导师性别:男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博士学位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入职时间:2017年09月13日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地点:未来城校区,科教七楼Email:扫描关注同专业硕导个人简介Personal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建军
教授研究生导师基本信息学位:博士学位tshonorceng1.2005,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2.2007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2012年,获得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性别:男出生日期:1964年10月08日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历:博士研究生在职信息:在职所在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