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31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通讯/办公地址 :
移动电话 :
邮箱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刘博,气象学博士,副教授。
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气象学博士学位,师从周天军研究员。博士期间主要关注数值模式模拟的地表气温及其年代际变率。
教学方面:自入职以来,连续三年担任核心课程《天气学》(80学时)的主讲教师,连续两年教学质量评价位于全院前11%。同时参与《气候学》(48课时,任国玉教授负责,本人主讲8课时)、《专业技术培训》(6课时)、《高等天气学》(6课时)等的教学工作。
科研方面:自入职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题1项(责任经费50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责任经费5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项(责任经费2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责任经费24万)。
学生培养方面:
目前指导2名研究生:
常美玉(本科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目前研二在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Climate发表论文,目前另有SCI论文在撰写中)
张思晗(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目前研一在读,撰写的第一作者SCI论文已投稿至中科院1区期刊)
目前主要感兴趣的方向包括:
(1)极端降水的演变及机制:极端降水往往与灾害相联系,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之下,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极端降水事件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因此,研究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并从环流、水汽等变化来理解相关机制,对预估极端降水的变化,并采取适应性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主要关注东亚地区和全球陆地季风区的极端降水变化。
(2)古气候模拟与重建:理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极大地促进我们理解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当前的气候模式模拟的温度、降水等与基于孢粉、石笋等重建的结果仍存在许多差异,例如趋势相反,或者振幅不一致等。我们主要关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模拟与重建的地表温度差异及相关原因。理解模式与重建差异的原因,无论是对重建资料的提高,还是模式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南大洋气候变化:与北极的增暖放大不同,近几十年南大洋的温度反而呈现出变冷趋势。最新版本的气候模式模拟的南大洋表层依然明显偏暖,如何解释这种偏差学界尚未达成一致。解决南大洋模拟与观测不一致的问题,将十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估南大洋的气候变化。
欢迎对气候变化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和朋友联系我!
Email : boliu@cug.edu.cn
QQ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2012.92017.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气象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理学博士学位
2008.92012.6
中国海洋大学
大气科学
本科(学士)
学士学位
2017.7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在职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极端降水的演变及机制:极端降水往往与灾害相联系,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之下,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极端降水事件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因此,研究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并从环流、水汽等变化来理解相关机制,对预估极端降水的变化,并采取适应性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主要关注东亚地区和全球陆地季风区的极端降水变化。
古气候模拟与重建:理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极大地促进我们理解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当前的气候模式模拟的温度、降水等与基于孢粉、石笋等重建的结果仍存在许多差异,例如趋势相反,或者振幅不一致等。我们主要关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模拟与重建的地表温度差异及相关原因。理解模式与重建差异的原因,无论是对重建资料的提高,还是模式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大洋气候变化:与北极的增暖放大不同,近几十年南大洋的温度反而呈现出变冷趋势。最新版本的气候模式模拟的南大洋表层依然明显偏暖,如何解释这种偏差学界尚未达成一致。解决南大洋模拟与观测不一致的问题,将十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估南大洋的气候变化。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本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极端降水的演变及机制:极端降水往往与灾害相联系,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之下,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极端降水事件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因此,研究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并从环流、水汽等变化来理解相关机制,对预估极端降水的变化,并采取适应性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主要关注东亚地区和全球陆地季风区的极端降水变化。
古气候模拟与重建:理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极大地促进我们理解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当前的气候模式模拟的温度、降水等与基于孢粉、石笋等重建的结果仍存在许多差异,例如趋势相反,或者振幅不一致等。我们主要关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模拟与重建的地表温度差异及相关原因。理解模式与重建差异的原因,无论是对重建资料的提高,还是模式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大洋气候变化:与北极的增暖放大不同,近几十年南大洋的温度反而呈现出变冷趋势。最新版本的气候模式模拟的南大洋表层依然明显偏暖,如何解释这种偏差学界尚未达成一致。解决南大洋模拟与观测不一致的问题,将十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估南大洋的气候变化。
科研项目
著作成果
专利
论文成果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领域
本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极端降水的演变及机制:极端降水往往与灾害相联系,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之下,全球和区域尺度上,极端降水事件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因此,研究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并从环流、水汽等变化来理解相关机制,对预估极端降水的变化,并采取适应性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主要关注东亚地区和全球陆地季风区的极端降水变化。
古气候模拟与重建:理解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可极大地促进我们理解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当前的气候模式模拟的温度、降水等与基于孢粉、石笋等重建的结果仍存在许多差异,例如趋势相反,或者振幅不一致等。我们主要关注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模拟与重建的地表温度差异及相关原因。理解模式与重建差异的原因,无论是对重建资料的提高,还是模式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南大洋气候变化:与北极的增暖放大不同,近几十年南大洋的温度反而呈现出变冷趋势。最新版本的气候模式模拟的南大洋表层依然明显偏暖,如何解释这种偏差学界尚未达成一致。解决南大洋模拟与观测不一致的问题,将十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估南大洋的气候变化。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科研项目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著作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著作成果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专利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专利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论文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 论文成果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教学成果
授课信息
教学资源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成果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授课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授课信息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资源
共0条0/0
基本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 : 无
其他任职 : 无
性别 : 男
出生年月 : 1990年02月02日
毕业院校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学历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 : 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 : 在职
所在单位 : 环境学院
入职时间 : 2017年07月02日
学科 : 大气科学
办公地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城校区科教四楼412
联系方式 : 手机:**
Email :
扫描关注
同专业硕导
获奖信息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获奖信息
共0条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