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My Profile || 教学 My Teachings || 科研 My Reseach
刘锐
LIU Rui
学 位:博士职 称:副教授专 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电子邮箱:liurui.cug@gmail.com办公电话:+86-**(系办)办公地址:单位地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430074
概况 My Profile刘锐,男,湖北荆门人,1981年12月生。博士,讲师。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获得地质学(基地班)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理科博士学位,获校优秀博士论文奖,同年留校任教。至今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科学与工程系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矿床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矿床学、野外地质实践等本科生的教学和实习任务。2010年9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先后两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校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另外还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一项。目前以第一作者已在《Lithos》等重要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
【研究兴趣】Research Interests◎ 岩浆岩地球化学◎ 低温热年代学◎ 变质岩石学◎ 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研究【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2006.09-2009.07 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导师 钟增球 教授2004.09-2006.07 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导师 钟增球 教授2000.09-2004.07 本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作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2009.07-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讲师
回到顶端教学 My Teachings本科课程《资源地质学》
回到顶端
科研 My Researches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小秦岭-熊耳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冷却史及其对区域成矿作用 的指示意义(在研) 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特色学科团队项目: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 (在研) 参与
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计划项目:大兴安岭南部草原覆盖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与成矿要素综合推断 (在研) 参与
学术活动2005.11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会议 杭州2006.11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会议 南京2007.11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会议 武汉2009.11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会议 吉林代表性论著期刊论文Liu R, Li JW, Bi SJ, Hu H, Chen M, 2013. Magma mixing revealed from in situ zircon U–Pb–Hf isotope analysis of the Muhuguan granitoid pluton, eastern Qinling Oroge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lat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102:1583-1602
Liu Rui, Zhou Hanwen, Zhang Li,et al., Zircon U-Pb ages an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Mayuan migmatite complex, NW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 China: constraints on the timing and nature of a regional tectonothermal event associated with the Caledonian orogeny. Lithos. 2010, 119: 163-180
刘锐, 周汉文, 张利, 钟增球, 曾雯, 向华, 靳松, 吕新前, 李春忠.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陆壳再造:锆石微量元素, U-Pb和Hf同位素证据. 科学通报, 2009, 54(7): 906-917. Liu Rui, Zhou Hanwen, Zhang Li, Zhong Zengqiu, Zeng Wen, Xiang Hua, Jin Song, Lu Xinqian, Li Chunzhong. Paleoproterozoic reworking of ancient crust in the Cathaysia Block,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zircon trace elements, U-Pb and Lu-Hf isotop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4(9): 1543-1554
刘锐,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曾雯, 向华, 靳松, 吕新前, 李春忠. 闽西北加里东期混合岩及花岗岩的成因:同变形地壳深熔作用. 岩石学报, 2008, 24(6): 1205-1222
刘锐, 钟增球. 闽西北混合岩及花岗岩的成因:加里东期同变形地壳深熔作用. 2007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 2007, 104
曾雯,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向华, 刘锐, 靳松, 吕新前, 李春忠. 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基底 的加里东期再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制约. 科学通报, 2008, 53(3): 335-344. Zeng Wen, Zhang Li, Zhou Hanwen, Zhong Zengqiu, Xiang Hua, Liu Rui, Jin Song, Lu Xinqian, Li Chunzhong. Caledonian reworking of Paleoproterozoic basement in the Cathaysia Block: Constraints from zircon U-Pb dating, Hf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8, 53(6): 895-904
向华,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曾雯, 刘锐, 靳松. 浙西南变质基底基性-超基性变质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研究: 华夏地块变质基底对华南印支期造山的响应. 中国科学D辑, 2008, 38(4): 401-413. Xiang Hua, Zhang Li, Zhou Hanwen, Zhong Zengqiu, Zeng Wen, Liu Rui, Jin Song.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 study of Metamorphosed basic-ultrabasic rocks from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southwest Zhejiang: The response of the Cathaysia block to indosinian orogenic even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8, 51(6): 788-800
靳松,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向华, 曾雯, 刘锐. 浙闽地区新元古代变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矿物岩石. 2008, 28(1): 97-105
靳松,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向华, 曾雯, 刘锐, 吕新前, 李春忠.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科学. 2008, 33(6): 764-774
回到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