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峡 大 学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A卷)
考试科目:中共党史
一、简述(每题20分,共计80分)
1、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20分)
(一)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国内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0分)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受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的影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5年底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简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20分)
过 渡时期总路线是指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指导全国人民全面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和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相 关联而不可分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
4、简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20分)
(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四)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五)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二、论述(每题35分,共计70分)
1、论述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35分)
(一)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一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1、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因为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不到农村人口10%的地 主、富农掌握了70%~80%的土地,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者只有20%~30%的土地。
2、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源。因此,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这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这将解放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革命战争提 供物质基础;也使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农村人民政权的建设;并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1、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形成,抗战时期达到顶峰,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它同外国垄断资本、本国地主经济相 结合,成为买办、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代表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不仅压迫工人和农民,而且压迫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严重 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总额的2/3,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并垄断全国的金融业。
3、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解决大资产阶级与官僚资本问题,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4、完成没收官僚资本的革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没收占垄断地位的官僚资本,使新民主主义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使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领 导地位;其次,无产阶级可以利用由官僚资本转化而来的经济力量,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及相应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 了基础。
(三)保护民族工商业。民族工商业是民族资本家经营的那部分企业。中国共产党在对待民族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曾出过偏差,走过弯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主要原因如下:
1、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
2、是由民族资本的特点决定的。民族资本占现代工业的10%,大多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保护和发展它们,对支援革命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均有重要意义。
3、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表现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民主革命,是团结与争取的对象。
4、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因此,在新民主主义国家权力达到的地方, 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必须给予保护。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革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必须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
2、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35分)
1976 年10月,我们党一举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党的指导思想上的 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十 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 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 号,扭转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的徘徊局面。
第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始形 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为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科学文化的极大繁荣,创造了及其有利的条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 分发挥。。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新探索。
第三,全会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传统,正确地运用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从缺乏民主的沉闷的不正常状态,开始向民主活泼的正常状态转变。这也是20年来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显著转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