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妇产科学硕士点专业及指导教师简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24


一、妇产科学硕士点简介
妇产科学是1955年首批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的学科之一,也是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第一批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授权点。妇产科学是遵义医学院重点建设和优化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与妇科肿瘤、围产医学、生殖内分泌。
遵医妇产科从70年代初由大连医学院的前辈们开始开展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工作,80年代开始妇科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对卵巢癌的化学治疗进行个体化研究,从生物学方面探讨了肿瘤细胞的增值能力与卵巢癌化疗的关系,为卵巢癌化疗个体化方案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分子理论基础;所开展的乙状结肠代阴道治疗先天性无阴道和年青早期宫颈癌患者予术式改进行阴道延长手术在贵州省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开展羊膜腔内输液治疗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并获省科技进步奖。现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同时进行医学咨询,减少缺陷儿的出生,为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贡献,生殖中心通过了卫生部的检查,获得了试管婴儿的准入证,将为贵州省的妇幼保健工作作出贡献。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在读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生导师1人。
研究平台:在妇科与妇科肿瘤、围产医学、生殖系统感染与免疫,在国内子宫内膜癌的机制研究、宫腔粘连术后联合羊膜干细胞及电生理技术修复子宫内膜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科研项目及水平:在“2019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前100强中,本学科位居第44位。近5年,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8项,获纵向科研经费1041.8万元;发表SCI论文11篇(JCR二区以上3篇),参编教材6部。
研究生培养情况研究生在读期间多人获得“省级、院级优秀研究生”称号 。
学科设置:本硕士点设置三个研究方向:妇科与妇科肿瘤、围产医学、生殖内分泌。
1.妇科与妇科肿瘤
特色与优势:主要对宫颈癌的分子基础研究和诊治的进展;卵巢癌的化学治疗个体化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研究。从生物学方面探讨了肿瘤细胞的增值能力与卵巢癌化疗的关系,为卵巢癌化疗个体化方案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分子理论基础。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探讨临床上肿瘤基因治疗是有意义的,也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王东红,女,党员,四川省隆昌县籍,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硕士学位,本科学历,毕业于遵义医学院。现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及妇产科副主任。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遵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次。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北图核心期刊论文25篇及SCI论文1篇。现任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第2届常委、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第3届常委、贵州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第3届常委等学术任职。主持中华医学会及省级教改课题各2项。主持贵州省2017年高校“一流课程”之妇产科学建设项目。2015年取得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颁发的PBL课程合格证书。获得中国医师协会2015年颁发的“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荣誉称号。获得遵义市2017年度颁发的“高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培养妇科学方向研究生13人,其中毕业8人,在读5人;培养全科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3人(均已毕业)。
Email:wangdonghong1970@126.com。

杨炳,男,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妇科主任。长期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经阴道途径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在贵州省率先开展高能超声聚焦治疗妇科疾病及妇科介入治疗;擅长妇科腔镜手术及阴式手术,并多次在全国性大会进行手术演示。先后主持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7篇。获贵州省“健康卫士”称号。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担任贵州省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担任《妇产与遗传》、《贵州医药》等杂志编委。Email:yangbing2188@163.com



李娜,女,中共党员,湖北黄陂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首届中青年教学骨干。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硕士毕业,2020年6月四川大学妇科肿瘤博士毕业。2014,201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遵义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专业方向: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盆底重建。主要研究领域:复发性卵巢癌及晚期卵巢癌的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保育的评估和治疗策略。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完成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项,主持在研省级教改课题1项,主持完成校级及院级教改课题2项。现任中华中西医结合全国围手手术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贵州省妇科医疗质控专家,遵义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Email:foxlina2008@163.com。

2.围产医学
特色与优势:重点研究影响和调整子宫收缩有激素、神经源性、肌源性及代谢等因素,激素在宫缩乏力的的调控中起主要作用,激素的改变被认为是引起宫缩乏力的首要因素。对各种高危因素,评估本次妊娠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根据不同的适应症,进行产前诊断,在产前尽早发现胎儿的先天缺陷,对优生优育及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胡琼,女,群众,籍贯贵州省镇远县,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大学本科,医学学士,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术期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毕业30余年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妇产科的疑难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高危妊娠(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等等)、头位难产以及其他异常分娩有独到之处,能完成产科的复杂、高难度手术,且从事围产医学的部分基础研究,为孕产妇进行遗传医学、优生优育的咨询;同时兼有妇产科的教学工作,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再读3名,承担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一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一项、遵义市红花岗区科学技术项目一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同时兼有妇产科的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多名。
Email:@qq.com)

李权,男,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现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贵州省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生殖遗传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围产医学,对子宫内膜癌生长及作用机制、子宫内膜息肉相关研究有一定科学基础。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项目1项,遵义医科大学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北图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其中SCI 2篇,最高IF5.1。先后培养研究生13人,在读博士3人。
Email:@qq.com

3.生殖内分泌
特色与优势:从子宫内膜容受性、环境对人类配子及胚胎的影响、免疫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方面进行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从子宫内膜容受性、环境对人类配子及胚胎的影响、免疫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影响的可能机制和治疗对策,对降低不孕症的发生率及提高其治疗的成功率,对促进生殖医学发展,稳定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均意义重大。在国内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罗克燕,女,中共党员,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获得妇产科学硕士学位,现任生殖医学中心科主任,兼任贵州省医学会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生殖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及红花岗区科技基金项目共3项,参与部级及国家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共20余篇;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及疑难疾病诊治。
Email:lkycjr@sina.com。






王德婧,女,贵州遵义人。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殖内分泌专业。现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委员会全国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生殖与遗传分会青年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尤其擅长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多次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奖。多次获“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数篇。在学校和附院的科研平台支持下,指导研究生4名,开展和实施微囊泡对卵泡发育调控的研究,填补我省辅助生殖领域微囊泡研究的空白。在规范性促排卵方案的应用方面,获得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环境污染物对胚胎发育与妊娠的影响》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获2018年贵州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2019年贵州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青年科技之星”。
Email:@qq.com

田坤明,男,山东省金乡县籍,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本科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博士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现任教于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持贵州省科技厅以及科技支撑项目各一项;贵州省卫健委和遵义市校联合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内分泌:1、环境颗粒物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2、环境因素与生殖方式对妇幼健康的大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在遵义市湄潭,习水和遵义市区建立的样本达7000人的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孕早期孕妇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与妊娠结局和婴幼健康结局。
Email:nonstandstill@163.com。







相关话题/硕士点 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