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贵州民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关于初试各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的说明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7-10-14

贵州民族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关于初试各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的说明

611法理学考试范围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法理学概述;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法的要素;法的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的责任;法律的程序;法的历史;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职业;法律方法;法的价值;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等。

811法学综合考试范围

刑法学总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念;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载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消灭制度等。

民法学总论:民法的含义和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渊源及适用;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物;民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除斥期间和期限等。

812 传媒法学考试范围

传媒法的概念、原则和历史;传媒法的渊源;传媒与司法的关系;司法独立与媒体审判之间的冲突;我国传媒和司法关系的平衡;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改革;新闻自由与新闻传播法;我国传媒的基本性质和任务;刑法领域的传媒法;传媒侵权法;媒体著作权法;媒体广告法;传媒行政法;传媒类纠纷;涉外传媒活动管理。

612社会学概论考试范围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社会文化;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等内容。

813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范围

理论与研究;选题与文献回顾;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内容。

814社会工作概论考试范围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815传媒社会学考试范围

传媒社会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特点;传媒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传媒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对电视的社会学研究;对互联网的社会学研究;对传者的社会学研究;对传媒内容的社会学研究;对受众的社会学研究;对传媒效果的社会学研究;传媒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传媒与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传媒与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内容。

816旅游人类学考试范围

导言; 旅游人类学概述;仪式与旅游;探寻旅游中的“真实”;旅游中的族群认同;旅游中的社会性别;旅游中主/客间的遭遇与互动;旅游与遗产。

613民族学通论考试范围

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人类的起源;人类的种族 ;语言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民族学的渊源、研究方法和任务;民族学源流;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中国民族学的任务;民族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婚姻家庭制度;亲属制度;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性质;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族学与我国现代化;民族学的应用;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问题等内容。

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文化移动和传播;杜尔干与法国社会学派;功能—结构论;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文化变迁与涵化;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新进化论;文化唯物主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西方人类学的当代思潮; 苏维埃学派;中国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等内容。

817中国民族志考试范围

汉语民族;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蒙古语民族;突厥语族民族;藏缅语族民族;壮侗语族民族;孟高棉语族民族;苗瑶语族民族;斯拉夫语族民族、伊朗语族民族、印度尼西亚语族民族;未定语族民族等的历史与文化。

818 药学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范围

有机化学的理论、方法、反应机理;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反应机理;药理学理论、方法、反应机理。

819 行政管理学综合考试范围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含义、特性、职能、要素;管理者的角色;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科学理论;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伦理;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计划的概念与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集权与分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委员会;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领导的性质与作用;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激励理论与实务;沟通;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的相关概念,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行政环境理论,行政职能体系,西方国家行政职能演变,行政职能转变, 行政组织的概念、类型与结构,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者的相关知识,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方法,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人事管理、人事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行政信息与行政信息管理,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政府公共关系,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伦理相关知识,行政法治,行政监督体系与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知识,行政改革,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趋势与特点,中国行政改革经验与展望。

820 体育综合考试范围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健身和竞技领域中的应用(综合论述);运动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运动的能量代谢;三大能源物质和三大供能系统 ;肌肉活动;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类型肌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体育概论: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有关体育定义的综述;体育与其他身体活动形式的关系;体育的产生;体育运行的结构;体育运行的条件;体育运行的机制;体育功能的概述;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功能;体育作用于社会的功能;体育的分类;体育手段;体育的方法;体育体制的概述;体育体制的类型;我国体育体制的构成;体育与体育科学;体育科学的学科体系。

821 生态学考试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的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异质种群概念与特征,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特征,种群生活史及繁殖策略,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的动态:形成与演替,群落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概念、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生产、分解、能流过程、能流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概念及主要物质的循环类型及特点,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应用,全球变化:概念、原因、生态学潜在风险,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822建筑学综合考试范围

建筑学基础:功能与空间、空间与结构、造型与形体、环境与场地、原理与规范。

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与类型、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风格与建筑思潮。

823 民族传播学考试范围

文化人类学的社会演进论派,传播论派,批评派或历史派;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原始语言文字;人类传播行为与传播认识的发展演变;人类传播理论;文化记忆;原始传播;民族文化传播介质;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

830 普通心理学考试范围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动机;情绪;人格;学习等。

614文学综合(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考试范围

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重要篇目。

秦汉文学:《史记》;汉赋的发展阶段;乐府诗;《古诗十九首》。

魏晋六朝: 建安文学;陶渊明; 志人志怪小说。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边塞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古文运动;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宋代:唐宋诗的区别; 宋词的演进;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史地位。

元代:关汉卿、王实甫戏剧作品的主题及人物形象。

明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诸小说的主题及人物形象;汤显祖戏剧作品;明代诗文流派 。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思潮与运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的转折、矛盾冲突及走向“文革文学”。80年代“新时期”文学概况。90年代的文学状况。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及现代重要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朱自清、徐志摩、丁玲、萧红、艾青、张爱玲、赵树理、孙犁、钱钟书等的创作。

50-7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小说。80年代归来者的诗。朦胧诗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90年代的散文,女作家小说与重要的长篇小说。

827文学理论考试范围

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关于文学起源的主要学说;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话语;话语蕴藉及其典范形态;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艺术发现、艺术构思;

艺术真实的特征;艺术概括;审美理想的特征;文学作品的类型、特征;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典型;意境;文学意象;叙事的含义与特征;叙述内容;叙述话语;抒情方式;风格的定义和内涵;文学风格与文化;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文学接受的发生;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高潮;文学批评的模式。

615语言综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考试范围

古代汉语:

一、文选范围: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校订重排本)第一、二册。要求:利用文选本身的注释、古汉语字词典以及相关的古汉语汉字基础知识,通过反复阅读和诵读,能逐词逐句、准确透彻地理解。

二、通论范围:1.常用古汉语工具书及其使用。2.文字: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字体的演变;古书中的用字(假借字[即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3.词汇:单音词、复音词(合成词和联绵词);词的本义,词的本义的探求,词义的引申;古今词义的异同。4.语法:判断句;被动句(语法被动句、意念被动句);特殊动宾关系;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动词);“所”字结构;“者”字结构(语气词“者”不构成“者”字结构);凝固结构和习惯用法。5.修辞:互文;共用;分承;变文同义;变序;借代;连文(连及);用典。6.古代的古书注解:古书注解的常见体例(传、笺、注、疏、集注、章句、音义、音);古书注解的常见术语(曰、为、谓之、谓、貌、犹、之言、之为言、之犹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

相关话题/考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