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和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
(一)学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和统筹,负责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开展日常具体工作。
(二)各招生学院成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和复试专家组,负责本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
二、招生计划
根据相关通知,教育部最终实际下达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计划为35名,其中学术学位10名,专业学位25名。各专业招生计划如下:
学位类型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招生计划 |
学术学位 |
100500 中医学 |
3 |
100506 中医内科学 |
3 |
|
100800 中药学 |
4 |
|
专业学位 |
105701 中医内科学 |
7 |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
2 |
|
105704 中医妇科学 |
2 |
|
105707 针灸推拿学 |
5 |
|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
9 |
三、复试准备
(一)制定复试及录取办法
在复试前制定复试及录取办法包括复试方式、复试时间、复试成绩使用、录取工作等内容。复试及录取办法制定后,经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公布。
(二)成立复试专家组
复试专家由各学科专业政治思想好、道德品质高尚、业务素质强、公平公正、廉洁自律且当年拟招生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主组成(如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考试必须回避),总数一般不少于3人,博士生导师人数不满3人的专业可遴选补充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作为专家(专家总人数需为单数)。专家组成由各相关学院推荐并经研究生院审核,报分管领导审定批准。每个专业面试组须有2名秘书(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承担协调和记录工作。
(三)培训复试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复试前组织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纪律、责任和权利,规范其工作行为。无故不参加培训者,不得参与复试工作。
(四)确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复试考生名单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结合我校各专业方向招生实际和生源情况,确定我校2022年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
报考学位类型 |
英语 |
总分 |
学术学位 |
≥42 |
≥125 |
专业学位 |
≥38 |
≥125 |
各招生专业根据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按照考生总成绩排名,以不超过本专业招生计划200%的人数确定复试考生名单(中药学专业按招生方向确定复试考生名单)。如果出现进入复试的最后一名初试总成绩分数相同的并列情况,则并列考生一并进入复试(复试考生名单附后)。
四、复试工作
(一)复试方式:复试采用线上远程面试方式进行,复试平台采用研招网面试系统,复试过程由系统自动录音录像,相关资料妥存备查。
(二)复试时间:2022年5月28日,各专业具体时间详见研究生院官网。
(三)复试内容: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所有考查程序要规范,要有现场记录、成绩。复试采用百分制计分。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主要由研究生院以函调的形式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综合素质考核
考核范围应涉及外语水平考核、专业基础、学术水平及能力(含学术潜力)。每位考生考核时间原则上不低于20分钟。
(1)外语水平考核:
主要考察考生外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主要通过查阅考生报考材料结合专家组随机问答的形式进行考查,总分5分。
(2)专业基础:
主要考查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主要通过考生随机抽题作答的形式进行,总分35分,其中专业基础试题15分,专业方向试题20分。
(3)学术水平及能力:
主要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学术潜力等方面内容,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学术前沿掌握情况及考生的培养潜力。主要采用专家组现场提问结合查阅考生报考材料的形式进行,总分为60分。
(四)复试成绩使用
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复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低于60分则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总评成绩:(初试成绩总分÷3)×50%+复试成绩×50%,总评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五、录取工作
(一)拟录取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汇总并计算考生总评成绩,结合政审情况,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对复试合格的考生按总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拟录取(中药学专业根据招生方向按总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拟录取)。在确定拟录取名单时,若出现拟录取最后一名总评成绩完全相同的并列情况,以复试成绩分高者优先;若初试成绩总分与复试成绩完全相同,则按照初试成绩英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次序进行成绩排名,排名靠前者优先;若所有科目成绩完全相同,则由复试专家根据考生报考材料确定排名,排名靠前者优先。拟录取名单确定后须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当有拟录取的考生不能正常录取时(如体检不合格、自动放弃、被其他学校录取等原因),由复试考生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对递补的考生需重新公示10个工作日。
(二)体检
拟录取的考生须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执行。体检由考生自行在当地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进行,并将体检结果扫描成电子档后在规定时间发送至研招办邮箱gzyyzb@sina.com。入校时学校将再次组织体检,对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及入学资格。
(三)录取
拟录取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领导小组审定,并通过省考试院及教育部录取检查并批准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布录取信息,并向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对因考生本人信息填报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未能通过录取检查者不得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导师分配
被拟录取的考生原则上分配考生所填报导师,若录取考生人数超过报考同一导师的招生计划数,在征得考生本人及导师同意后可调剂到本专业其他导师,不服从调剂导师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不予录取。调剂导师只可在报考本专业内进行(招生专业代码一致),不可跨专业进行调剂。
六、疫情防控要求
(一)复试工作人员由所在部门按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严格把关后将复试工作人员名单汇总后报研究生院。
(二)复试工作人员进入复试场地时,须按照“扫码、核验身份、测体温”等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检测。各复试学院应对复试场地做到试前试后消毒及通风,复试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按防疫要求做好相应防疫。
(三)下列人员不得参与线下复试工作:
1、复试前14天内有境外及港台地区旅居史,以及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2、已治愈出院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但尚在随访或医学观察期内的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3、复试前14天内接触过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未排除感染风险者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4、其他因疫情防控需要处于隔离和居家医学观察期的人员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5、追溯日期内有确定为重点涉疫地区旅居史或感染者关联轨迹的人员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重点涉疫地区和追溯时间根据国内疫情变化随时调整(以国务院客户端和贵州省卫健委网站发布为准)。
6、贵州健康码为“红码”、“黄码”、“灰码”的人员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7、复试工作前14天内有发热、咳嗽、咳痰、咽干、呼吸困难、呕吐、腹泻、嗅觉或味觉减退等疑似症状的人员,未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8、其他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研判,需限制流动的人员,不得参加线下复试工作。
七、信息公开、监督及复议
(一)根据教育部及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相关要求,我校将大力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公示范围及力度,公示内容为学校复试及录取办法、招生计划、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以便接受社会监督。我校所有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信息均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发布。
(二)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严格遵守复试相关信息的保密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三)实行全面监督制度。学校纪委监察室负责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进行纪律监督和检查,研究生院负责对各学院、学位点复试过程和规范进行监督和检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处理有关信访及考生咨询。(监督举报电话:0851-88233025,联系人:姚梅;信访电话:0851-85652671,联系人:龙奉玺)
(四)实行复议制度。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在拟录取名单公布后5日内进行,考生投诉和申诉的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领导小组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八、违规处理
(一)有直系亲属或直接利益关系人参加复试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二)对于任何阶段被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考试违纪、作弊等情况,或隐瞒重要信息,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并通报考生所在单位(学校);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
(三)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其他情况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其他未尽事宜可咨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851-85652671。
贵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考生编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外国语 |
总分 |
106622100000801 |
100500 |
中医学 |
57 |
186 |
106622100000903 |
100500 |
中医学 |
72 |
167 |
106622100000985 |
100500 |
中医学 |
45 |
164 |
106622100000977 |
100500 |
中医学 |
50 |
158 |
106622100000857 |
100500 |
中医学 |
61 |
154 |
106622100000839 |
100500 |
中医学 |
47 |
133 |
106622100000781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67 |
180 |
106622100000832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44 |
178 |
106622100000878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51 |
165 |
106622100000988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47 |
161 |
106622100000864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54 |
159 |
106622100000842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47 |
156 |
106622100000936 |
100800 |
中药学(中药化学) |
53 |
168 |
106622100000830 |
100800 |
中药学(中药化学) |
59 |
165 |
106622100000925 |
100800 |
中药学(中药化学) |
50 |
150 |
106622100000928 |
100800 |
中药学(中药化学) |
49 |
136 |
106622100000951 |
100800 |
中药学(中药药理) |
57 |
164 |
106622100000817 |
100800 |
中药学(中药资源) |
42 |
126 |
106622100000866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61 |
188 |
106622100000822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7 |
171 |
106622100000805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5 |
170 |
106622100000971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57 |
164 |
106622100000922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52 |
157 |
106622100000921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51 |
156 |
106622100000810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0 |
154 |
106622100000744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7 |
154 |
106622100000965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1 |
154 |
106622100000910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5 |
153 |
106622100000907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54 |
153 |
106622100000856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39 |
151 |
106622100000750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47 |
151 |
106622100000929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54 |
147 |
106622100000895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72 |
210 |
106622100000759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49 |
177 |
106622100000924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49 |
176 |
106622100000976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55 |
166 |
106622100000826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56 |
180 |
106622100000974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56 |
174 |
106622100000804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57 |
172 |
106622100000881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44 |
142 |
106622100000799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56 |
186 |
106622100000812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47 |
177 |
106622100000855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49 |
177 |
106622100000874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42 |
159 |
106622100000825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62 |
147 |
106622100000807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38 |
139 |
106622100000720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49 |
138 |
106622100000732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41 |
134 |
106622100000991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41 |
128 |
106622100000981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65 |
206 |
106622100000860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62 |
200 |
106622100000890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63 |
200 |
106622100000751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58 |
190 |
106622100000828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47 |
183 |
106622100000838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42 |
176 |
106622100000713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55 |
171 |
106622100000831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44 |
171 |
106622100000932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39 |
170 |
106622100000994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52 |
165 |
106622100000970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39 |
164 |
106622100000940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40 |
163 |
106622100000959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39 |
158 |
106622100000748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38 |
157 |
106622100000851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42 |
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