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学位)简介
★ 公共卫生硕士( MPH )(专业学位)简介
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科学学位)
简 介
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
学科概况:本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与几十年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1993年12月,环境卫生学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调整中更名为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已形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空气与水环境污染调查、职业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在地方性氟、砷中毒研究中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及三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环境卫生学》获省级精品课程。本学科培养学制3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师资队伍: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7名;均为硕士或博士,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规划及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1993年以来本学科已招生18届123人。研究生毕业去向多为国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局、安全监督管理局、环保局、高校、企业等,多数已成为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骨干。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国内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本学科就业单位主要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级CDC、卫生监督局、安全监督管理局及环保局,职业卫生及环境卫生评价机构、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监护部门、高校、劳动保护研究所、环保事业单位及研究所、生物企业等。
2、卫生毒理学
学科概况:卫生毒理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本学科1994年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生,1997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贵州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教育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建设点,2012年获“毒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贵州省环境毒理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本学科培养学制3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师资队伍:本硕士点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博导1人,硕导5人。近几年学术队伍中有15人次获得部省级以上学术荣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预防医学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教学名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
研究方向:①地方病毒理与预防控制研究;②环境毒物分子毒理学研究;③应用毒理学及其机制研究。近年来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贵州省“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16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现已招收培养19届73名统招研究生,其论文先后获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全国环境与职业卫生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最佳论文、优秀论文,贵州省首届硕博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贵州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三等奖,优秀硕士生论文一、二、三等奖。研究生就业率100%,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深圳、广州、吉林、云南、湖北、山东、贵州等地)就职于高等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卫生厅局、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院及各检测中心等。
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学科概况: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硕士点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师资队伍与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3人、主任医师3人,已形成具有涵盖儿童保健、儿童少年卫生及妇女保健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实力,涉及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研究、妇幼身心健康促进研究、贫困地区妇幼卫生保健研究、社区妇幼保健及健康促进等4个稳定研究方向。导师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保健实践经验,同时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数据统计方面又具有一定优势,具备了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所需的软、硬件条件。本硕士点常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贵州省重点基金及教育厅重点项目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为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至今已培养和输送了42名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高级人才,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主要就业单位为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河南、深圳、厦门、湖北、湖南等省内外省、市级疾病控制中心,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各级医院妇产科、保健科,精神病防治机构或心理咨询机构,各级妇幼保健院所,还有多名学生考上博士或出国深造,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重要作用。
4、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学科概况: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紧密结合我国和贵州主要卫生问题,采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相关疾病病因、影响因素及防制措施,探讨卫生事业发展战略与人群健康保障等问题。本学科从1998年与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流行病学研究方向)硕士点联合培养研究生共9届。2007年开始培养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师资队伍: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本学科已形成知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且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学科队伍。现有导师12人,其中教授或主任医师8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4人。主要学科带头人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学风。
研究方向:①重点人群健康问题研究。该研究方向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和攻关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技基金等的资助。2002年、2012年度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11年获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②地方性氟中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资助下,本方向重点研究氟骨病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诊防治措施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极具地方特色及先进性。③管理流行病学。本研究方向重点探讨卫生服务相关问题,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传染病防控、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卫生技术评估等,相关研究成果为贵州省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共培养14届研究生43名,现在读研究生24名,培养的毕业生获得贵州医科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数次。毕业生主要去向为高校、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卫生厅局、医院等单位,分布于全国各地(如广州、浙江、山东、湖北、河南等地),就业率达100%。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专业概况: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于2007年开始独立招生,迄今已培养毕业生十余名。现有导师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本学科培养学制三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培养方向:本学科现有营养与健康、临床营养、妇幼营养、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添加剂应用研究等成熟的系统研究方向。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营养在慢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营养防治措施,妊娠期等各类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及供给,围手术期的病人营养,各类疾病的营养支持及营养治疗,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食品污染与食物中毒,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及管理等,充分发挥了交叉学科的优势。本学科培养基础营养、公共营养、临床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检测等领域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本学科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省市各级疾控中心,各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各类学校的预防医学类相关教学部门,大型国外独资及合资的营养及食品企业及公司,省市各级检测中心等。
6、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学科概况: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硕士点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学科以开展社会病防治研究,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高卫生事业的公平和效率政策措施探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培养学制3年,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师资队伍与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导师9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2名。本学科围绕贵州省及西部地区的重点疾病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以农村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老年人群健康促进、流动人口健康、医院管理、卫生人力资源、农村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制定和评估等为研究内容。近3年,教师队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CMB、国家卫生部、国家科技部、贵州省科技基金等多项课题的资助。
就业方向: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各级政府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疾控中心、卫生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大型医院及医院管理公司、妇幼保健机构、医学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生物医药公司、咨询公司等。
二、公共卫生硕士( MPH )专业学位
简 介
专业概况: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MPH是相对学术学位
而言的学位类型,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生教育的区别只是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
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各有侧重。MPH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我国医学学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公共卫生
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事业从业队伍,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保证人群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促进公共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公
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当今国家和政府公共卫生事业的迫切需求。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1人,博硕率93%,平均年龄37岁,教授及副教授36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1名,校外MPH导师23名。教师中有十余人次获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个人、全国预防医学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省部级突出贡献奖等荣誉,30余人次兼任全国各类专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或委员。导师长期从事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老年人群健康、卫生发展规划与卫生政策、饮水与食品安全、生殖医学与生殖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行为发育、营养与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管理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
研究方向:①卫生事业管理;②疾病预防与控制;③环境医学与卫生监督;④妇儿保健与生殖健康;⑤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⑥临床流行病学;⑦医疗保险
研究生培养与就业方向: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现已招收40余名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填补了贵州省MPH专业学位教育的空白,标志着我省高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了新的突破。公共卫生硕士就业方向广泛,主要包括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及医疗保健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机构、检疫机构、环境保护机构、社会保险、咨询部门和国际卫生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