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西大学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龙文玲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12

zdxkChs
category
文学
xkOne
中国语言文学
xkTwo
中国古代文学"},{"category
管理学
xkOne
公共管理
xkTwo":null}],"GH
XM
龙文玲
CSRQ
XBM
2
DWH
32100
pic
http://prof.gxu.edu.cn/teacher-info/user-images/**.jpg
zzmm
无党派人士
jiguan
zhicheng
教授
topedu
博士研究生
ZHXWMC
博士
zhiwu
tel

yzbm
530004
email
**
qq

weixin

address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
iscampus
1
dslb
博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zdxkmlbh
05
zdyjxkbh
0501
zdejxkbh
050105
dwh1

zdxkmlbh2
12
zdyjxkbh2
1204
zdejxkbh2

dwh2

zyyjfx
tbzrr
龙文玲
isadmin
0
isview
0
firstLetter
l
jzgdqzt
11
sjgxrq":**00,"forEditDwmc
文学院
dwUrl
http://wxy.gxu.edu.cn/"},"showInfo":{"GH
show_CSRQ
1
show_zzmm
0
show_jiguan
1
show_zhicheng
0
show_tel
0
show_yzbm
0
show_email
0
show_qq
0
show_weixin
0
show_address
0
show_topedu
0
show_ZHXWMC
0"},"largeMsg":{"GH
**
zyxxjx
1987.9-1991.7,在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1.9-1994.7,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师从张葆全教授、樊运宽教授,获硕士学位;1994.12-2003.9,分配到广西师范学院工作,获得讲师、副教授职称;2003.9-2006.7,在首都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师从鲁洪生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7-2014.6,在广西师范学院工作,于2007年12月获教授职称;2008.9-2011.11,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先秦两汉文献,师从刘跃进研究员;2014.7-至今,在广西大学文学院工作。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负责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xsjz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乐府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会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中国文选学会会员。
zyyjskc
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生课程:先秦汉魏六朝文学专题研究。
zyyjfx
先秦两汉文学;先秦两汉文献学。
zckyxm
主持科研项目1.“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ZW007),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研。2.“西汉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2XZW002),于2018年结题。3.“汉代社会转型与乐府歌诗演进研究”,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5-2019年。在研。4.“西汉社会转型对后武帝时代文学的影响——以〈盐铁论〉的考察为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51014),于2014年结题。5.“盐铁会议与西汉社会转型——以《盐铁论》为中心考察”,中国博士后第四十五批科学基金项目(),于2011年11月结题。6.“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桂高教[2010]100号)。 7.“西汉文人群体与文风嬗变”,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桂教人才0820)。8.“汉武帝与西汉文学研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6FZW008)。于2011年结题。参与科研项目1.作为第一组员参加:“诗经集校集注集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于2015年结题。2.作为组员参加:“文选旧注辑存”,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于2017年结题。
qdcg
lw
独著、主编著作7部,参编著作6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含CSSCI期刊论文3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摘编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9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3篇。这些论著已成为学术界同行和硕、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参考文献。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现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加并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一、学术著作1.《汉武帝与西汉文学》(437千字),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2.《西汉文献辨思录》(250千字),独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3.《诗骚考索》(260千字),独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4.《朱子语类选注》(380千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5.《诗经集校集注集评》(11788千字),任第一副主编,现代出版社 中华书局2015年联合出版。6.《文选旧注辑存》(10545千字),参编,凤凰出版社2017年出版。7.《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第二编:秦汉文学》(编写20千字),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出版。二、部分核心期刊论文(含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非核心期刊论文)1.《西汉社会转型与昭宣时期汉赋观的嬗变》,《文学评论》(权威期刊)201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著。2.《汉武帝的诗歌观念与西汉诗歌的演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著。3.《西汉政局演变对汉宣帝时期乐府与歌诗的影响》,《文学遗产》(权威期刊)2015年第5期。独著。4.《汉昭帝时期乐府研究察》,《文学遗产》(权威期刊)2010年第2期。独著。5.《〈长门赋〉作者与作年》,《文学遗产》(权威期刊)2007年第5期。独著。6.《读马银琴〈两周诗史〉》,《文学评论》(权威期刊)2007年第6期。独著。7.《“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文学遗产》(权威期刊)2017年第3期。合著,第一作者。8. 《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20日头版。独著。9.《汉宣帝时期乐府歌诗创作嬗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8第5版。独著。10.《〈移书让太常博士〉的文学价值和经学史意义》,《上海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1期摘录。独著。11.《刘歆〈遂初赋〉文本早期载录之文献考察》,《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著。12.《盐铁论争与西汉文学“崇文过武”主题的形成》,《学术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11期要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独著。13.《〈盐铁论〉引书用书蠡测》,《中国典籍与文化》(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著。14.《〈诗经•陈风•宛丘〉主旨辨正》,《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独著。15.《汉武帝立乐府时间考》,《学术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17期论点摘录;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独著。16.《汉武帝和楚辞解读与传播》,《中国文化研究》(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7年12期目录索引。合著,第二作者。17.《论汉武帝〈李夫人赋〉及其文学史意义》,《学术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6年第5期论点摘录。独著。18.《汉〈郊祀歌〉十九章作者辨证》,《学术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独著。19.《刘向刘歆文献整理意义的争论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9年第1期。独著。20.《扬雄甘泉四赋新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8年第1期。独著。21.《扬雄〈甘泉赋〉作年考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第5期。独著。22.《论汉代烽燧简牍的文学史料价值》,《学术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11期。独著。23.《西汉社会转型与元平时期乐府演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第3期。独著。24.《西汉社会转型对王褒文学创作新变的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1期。独著。25.《西汉昭宣时期文人生活状况研究》,《励耘学刊(文学卷)》(CSSCI期刊)2013年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独著。26.《〈盐铁论〉涂祯本辨证》,《文献》(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2期。独著。27.《〈盐铁论〉四十二至五十九篇非桓宽臆造——以〈盐铁论〉引书用书之考察为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6期。独著。28.《〈盐铁论〉引诗用诗与西汉昭宣时期〈诗经〉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第5期。独著。29.《〈盐铁论〉引书用书与西汉昭宣时期文学演进》,《学术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1期。独著。30.《汉武帝〈天马歌〉及其表现的民族文化交流》,《中国诗学》(CSSCI期刊)第12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独著。31.《汉武帝时期乐府歌诗新变及与西域乐舞之关系》,《民族艺术》(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独著。32.《论汉武帝〈景星〉及其文学史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独著。33.《司马相如〈上林赋〉、〈大人赋〉作年考辨》,《江汉论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独著。34.《汉高祖与西汉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独著。35.《诗骚舞容与先秦南北舞蹈艺术交融》,《民族艺术》(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第2期。独著。36.《模拟与超越:从汉赋看文体嬗变的规律》,《广西社会科学》(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第3期。独著。三、科研奖励1. 论文《汉武帝的诗歌观念与西汉诗歌的演进》,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予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10年)2.论文《西汉社会转型与昭宣时期汉赋观的嬗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授予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14年)3. 论文《〈移书让太常博士〉的文学价值和经学史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授予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18年)4.论文《盐铁论争与西汉文学“崇文过武”主题的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授予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14年)5.专著《汉武帝与西汉文学》,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授予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08年)四、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2016级硕士,颜敏,已毕业。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马银琴教授。2.2016级硕士,白雪筱,已毕业。在西安市工作。3.2017级硕士,丁震寰,在读。4.2018级硕士,曾鸿雁,在读。5.2019级硕士,郑威,在读。指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1.2018级硕士,刘音,在读。2.2019级硕士,朱柳松,在读。
zz
zl
ryyhj
zsxx":null}},
相关话题/广西大学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