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点击数:6564次 更新时间:2013/1/714:41:00
详细简绍:
一.基本情况
姓名
肖富群
性别
男
年龄
1975.7
籍贯
湖南永兴
专业
社会学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研究方向
社会研究方法;青少年社会政策;社会保障
职务
法学院副院长,兼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第八届、第九届);宜宾学院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外聘研究员
fuqunxiao@163.com
二.简要经历
求
学
1995.9-1999.6吉首大学政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0.9-2003.6广西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哲学硕士
2005.9-2009.6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博士
工
作
1999.7-2000.8湖南永兴四中见习教师
2003.7-2010.6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10.7-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教授
三.讲授课程
社会学类
社会学原著选读;社会研究方法;统计软件应用;人口社会学
管理学类
社会保障制度;管理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四.科研项目
纵向
13.2014.5-8,广西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对策研究(项目合同号:KTWT-2014-02),广西重大课题研究委托项目,主持;
12.2014-2016,内涵式发展理念下法学类本科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JGA113),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主持;
11.2014-2016,马克思主义的农民合作理论及其当代价值(2014M55228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主持;
10.2012-2013,就业压力与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广西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主持;
9.2011-2012,贵港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跟踪调研行动(FW2011039),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强桂’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主持;
8.2011-2012,广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过程及其优化(200103YB018),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一般科研资助项目,主持;
7.2011-2012,基于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师政教学[2011]69号),广西师大教学方法改革重点立项项目,主持;
6.2010-2012,解决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跟踪调查研究(10CSH026),国家社科基金,主持;
5.2007-2010,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与性别发展,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06JZD0027)子项目,主持;
4.2010-2011,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绩效研究(YB2010002),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一般项目,
主持;
3.2010,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实现收入“三年赶超”——贵港市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调研行动(FW2010002),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服务行动工程”项目,主持
2.2007-2010,广西农户的收入分配机制及其优化的实证研究(06CJY001),广西社科基金,主持;
1.2005-2006,广西农民工返乡与回流对农村社会的影响研究,桂林理工大学青年基金,主持。
横向
1.2011,行政管理人员档案管理能力提升研究,内蒙古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委托项目,主持;
五、学术著作
5.合著.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专著.农村独生子女与性别平等——基于江苏、四川两省的实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获中国妇联第四届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二等奖)
3.参编.社会调查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合译.社会学(11th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参编.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六.学术论文
36.体验式教学在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中的应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5.专业合作经营与新农村建设——基于广西贵港市农村的调查.与钟瑞添合作(1/2).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
34.专业合作经营与农民合作能力的培育——来自广西贵港市农村的证据.农业经济问题,2011,(12).
33.农村青年独生子女的就业特征——基于江苏、四川两省的调查数据.中国青年研究,2011,(12).
32.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建构.教育评论,2011,(6).
31.独生子女、教育获得与性别平等的政策建构——基于江苏、四川两省农村的调查数据.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5).
30.专业合作经营与农民增收——基于广西贵港市46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与钟瑞添合作(2/2).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
29.农村独生子女的学校教育优势——基于江苏、四川两省的调查数据.人口与发展,2011,(2).(《教育科学文摘》2011年第6期转载)
28.地方责任政府建设剖析——以广西防城港“百人评议机关工作”活动为例.与钟瑞添合作(2/2).中国行政管理,2011,(1).
27.拯救男孩与否: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26.性别平等与生育选择——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与风笑天合作(1/2).中国青年研究,2010,(7).(获《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2010年度优秀论文奖)
25.我国独生子女研究30年:两种视角及其局限.与风笑天合作(1/2).南京社会科学,2010,(7).(人大书报资料《青少年导刊》2010年第10期转载)
24.人力资本要素对农户收入影响的次序性——基于广西农村的调查数据.软科学,2010,(6).
23.经济合作与农民增收——来自广西农村的证据.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5).
22.正常与不足: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状况.与廖思诗合作(1/2).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10,(6).
21.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合作的特征——以广西为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
20.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性别理论.江淮论坛,2010,(1).
19.“留守”经历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
18.农村中小学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12).
17.农村中小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南方人口,2008,(3).
16.独生子女社会交往能力研究综述.青年探索,2008,(4).
15.论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福建高教研究,2008,(6).
14.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5).
13.调查研究中开放式问题的编码.统计与决策,2007,(5).
12.城市白领大龄青年未婚的社会原因.当代青年研究,2007,(1).
11.论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实践意向.吉首大学学报,2007,(2).
10.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分析.改革与战略,2006,(11).
9.论当代中国中等收入者的培育.理论界,2006,(11).
8.论公共危机的社会原因.与赵瑞峰合作(2/2).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
7.中产阶层研究的理论基础重构.改革与战略,2005,(2).
6.小康社会建设中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整合.广西社会科学,2004,(10).
5.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5).
4.论中产阶级的划分维度.与王祥俊合作(2/2).新乡师专学报,2003,(1).
3.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李广义合作(1/2).广西社会科学,2002,(5).
2.论中产阶层的属性.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2,(2).
七.学术会议
11.2014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第24次年会,武汉,宣读论文“城乡背景与在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基于全国4城市的调查数据”,分论坛论文评议人;
10.2013年11月,广西社会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桂林,宣读论文“生源的城乡差异对青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基于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数据”;
9.2013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第23次年会,贵阳,宣读论文“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差异————兼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特征”;
8.2012年12月,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汕头,接受第四届接受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论文颁奖,大会主题发言“农村独生子女与性别平等——基于江苏四、两省的实证研究.”,主持分论坛会议;
7.2012年11月,广西社会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南宁,宣读论文“农村青年独生子女的就业特征——基于江苏、四川两省的调查数据”,主持分论坛会议;
6.2011年9月,中国、欧洲、东南亚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南宁,宣读论文“专业合作经营与农民合作能力的培育——来自广西贵港市农村的证据”,大会主题发言;
5.2011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暨第21次年会,南昌,宣读论文“独生子女、教育获得与性别平等的政策建构——基于江苏、四川两省农村的调查数据”,分论坛单元评议人;
4.2009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第19次年会,西安,宣读论文“生育选择与性别平等”,分论坛单元主持人、评议人;
3.2009年7月,人口学家论坛(第四届),北京,宣读论文“人力资本要素对农户收入
影响的次序性”;
2.2007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第17次年会,长沙,宣读论文“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分论坛单元评议人;
1.2007年5月,“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
八.实证研究经历
16.2013.8-10,成都、长沙、桂林、杭州,主持、设计、指导关于在职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职业适应与发展、社会适应的抽样问卷调查;
15.2013.5-7,全国17所高校,主持、设计、指导关于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抽样问卷调查;
14.2012.7-8、11,广西临桂县、富川县、八步区(贺州市)、凭祥市、平乐县,指导课题组进行“新农保”政策优化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
13.2011.6-7,广西环江县、龙胜县、湖南城步县,扶贫互助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民族关系考察;
12.2010.8,广西贵港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问卷调查、个案访谈;
11.2009.8,广西百色、河池、贺州,“农户收入”个案深度访谈;
10.2008.9,南大、湖南师大、成都理工、桂林理工,“核心价值体系”问卷调查;
9.2008.4,桂林理工、电子科大,“独生子女大学生”问卷调查;
8.2007.11-2008.1,江苏苏州、淮安和四川广安、雅安,“农村独生子女与性别发展”封闭式入户访谈、个案深度访谈;
7.2007.10-11,广西桂林、百色、钦州、梧州、玉林,“农户收入”入户访谈;
6.2007.6,桂林市15家单位,“在职青年社会适应”问卷调查;
5.2007.1,广西阳朔8所中小学,“留守儿童社会化”问卷调查;
4.2006.3-5,江苏东台、射阳、大丰和上海崇明岛,“山峡移民与经济发展”跟踪入户访谈;
3.2006.5,重庆垫江,“山峡移民与经济发展”跟踪入户访谈;
2.2005.12-2006.1,重庆万州、云阳,“山峡移民与经济发展”跟踪入户访谈;
1.2004.10,桂林市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