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杜永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7

姓名:杜永峰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址:兰州市兰工坪路287号 兰州理工大学高层实验大楼C区402
邮编:730050
电话:
传真:
E-mail:dooyf@sohu.com
主页:http://epdm.lut.cn
教育经历
1978年3月~1981年12月,在甘肃工业大学读本科,81年12月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8月~1989年9月在甘肃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89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7年9月~2003年10月,在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04年4月毕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1982年2月~1986年8月,天水地区建筑工程公司,从事施工技术工作。
1989年10月~至今,兰州理工大学(原名:甘肃工业大学),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曾三次赴美国,五次赴日本,并先后多次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瑞士、土耳其、意大利、英国、俄罗斯、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国家和地区做短期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6次在本行业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近30次担任分会主席。2001年至2002年先后在美国圣母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做访问****一年。2004年至2005年在日本东北大学做访问****半年。2008年5月~8月在意大利国家高新技术、能源与环境研究院(ENEA)做2个月访问****。

教学工作
为博士生和研究生开设《结构减震控制基本理论》、《结构随机振动》、《地震工程学》等课程,主讲本科生《弹性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结构抗震设计》等课程。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所负责的《结构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等两门课程分别于2008年、2011年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术兼职
1993年被推选为首批部级跨世纪学术骨干。1995年被“国际桥梁工程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总部位于瑞士)吸收为会员。1996年被推选为部级青年科技专家,同年担任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1997年起担任甘肃省地下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当选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控制委员会理事,同年担任为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被推选为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员。同年,被推选为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结构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2000年3月到2005年5月,担任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国际学术交流部秘书长。2000年被推选为国家级核心刊物《世界地震工程》第四届编委。2001年被美国《地震工程学报》聘为审稿专家。2002年被推选为甘肃省“555创新科技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2002年担任国际结构控制与监测学会(IASCM,发起地:美国)中国分委员会理事。2003年被推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减震控制分会理事,并被吸收为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西班牙)会员。2004年被推选为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理事,同年被推选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2005年被推选为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抗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秘书长,并被推选为国际减震学会(ASSISI,意大利)理事。2005年起担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学科评议专家。2006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理事。2007年被推选为中国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理事会理事,并当选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协会理事。2008年被推选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委员会理事,并被被推选国家核心刊物《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第二届编委。2010年被推选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防灾减灾技术推广委员会理事。2011年被推选为甘肃省减灾委员会专家。2012年被推选为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主任委员。2013年被推选为中国建筑学会村镇防灾专业委员会委员。所负责的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已经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隔震、耗能减震与控制等结构抗震新技术的研发骨干力量。

社会兼职
兼任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机械部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原机械部“青年科技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学科函审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评议专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函审评议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函审评议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学术交流评审专家,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员、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甘肃省“555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2007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才工程”国家级人员。2009年直接入选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员。2011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甘肃省隔震构造规范化领导小组副组长,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隔震构造规范化督导组成员.

研究领域
代表性的课题有
1) 杜永峰,李慧,何晴光,李万润,刘迪,朱翔,张尚荣,王宁,武大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长复杂隔震体系的全寿命时变结构力学行为研究及非载荷变形监测。项目编号:**,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2015年
2) 韩建平,李慧,杜永峰,宋彧,孙玉萍. 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动力检测及损伤诊断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S011-A25-018-G,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05年
3) 杜永峰,李慧,党育,赵宏,朱前坤,李喜梅,林治丹. 甘肃省科学技术支撑计划项目:复杂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及隔震技术设计咨询信息化。项目编号:090GKCA040,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2009-2013年
4) 杜永峰, 李慧, 韩建平, 党星海, 狄生奎, 李强年, 王刚。国际合作横向课题:校舍与医院建筑节能与抗震技术研究,项目编号:H1104cc024,经费来源:德国GmbH居住与城市管理研究院,2011年-2013年
5) 杜永峰, 李慧, 狄生奎, 韩建平,程选生, 党星海, 党育,朱前坤, 何晴光李喜梅,项长生,孙玉萍,宋彧, 刘云帅。兰州理工大学红柳创新团队课题:土木工程结构抗震减震与监测,项目编号:L2011D02,经费来源: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2013年
6) 杜永峰, 李慧, 李万润,朱前坤, 何晴光, 李喜梅。引智计划项目: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古建筑加固,项目编号:Z**,经费来源:国家外国专家局,2011年-2013年
7) 李慧, 杜永峰, 李万润,何晴光, 李喜梅。甘肃省抗震新技术专项:串联隔震结构抗火性能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项目编号:JK2010-2,经费来源:甘肃省住建厅,2010年-2012年
8) 杜永峰, 李慧, 朱前坤, 李万润。甘肃省抗震新技术专项:工程结构抗震与隔震减震的易损性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204ZTC011,经费来源:甘肃省住建厅,2010年-2012年
9) 杜永峰, 李慧, 朱前坤, 李万润。甘肃省抗震新技术专项:地震激励场的区域响应谱及带有随机参数的结构损伤模糊诊断,项目编号:JK2010-15,经费来源:甘肃省住建厅,2010年-2013年

科研项目
近期完成的主要课题
1) 杜永峰,李慧,李喜梅,林治丹,朱前坤,刘云帅,雷永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维地震激励下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动力灾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2年
2) 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党育,何晴光,宋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串联隔震体系的随机屈曲行为及其对动力可靠性的影响。项目编号:**,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10年
3) 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党育,何晴光,宋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主动智能隔震结构的多因素复合最优控制及瞬时能量响应规律研究。项目编号:**,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 -2007年
4) 杜永峰,李慧,何晴光,宋彧,程选生,李喜梅. 2007~2009,中美地震工程合作项目:结构半主动智能隔震最优控制新算法研究,项目编号:C07-FJ32-04,经费来源:建设部, 2007年
5) 杜永峰,李慧,何晴光,宋彧,程选生,李喜梅. 2007~2009,中美地震工程合作项目:建筑隔震减震工程组织实施试点,项目编号:2011FJ-37-002,经费来源:住建部, 2011年
6) 李慧,杜永峰,狄生奎,韩建平,宋彧,何晴光,孙玉萍. 甘肃省经贸新技术攻关基金项目: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JM99-05,经费来源:甘肃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0年
7) 李慧,杜永峰,韩建平,王龙,兰倩,狄生奎,程选生.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串联结构系统的动力稳定性及智能控制, 项目编号:204141. 经费来源:国家教育部, 2004年
8) 杜永峰,李慧,狄生奎,何晴光,韩建平,孙玉萍.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建筑结构半主动智能控振技术, 项目编号:ZS021-A25-015-G,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2001年
9) 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尚九平,党育,兰倩,金少蓉. 甘肃省建设科技基金项目: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体系构造研究, 项目编号:JK2001-06-K2, 经费来源:甘肃省建设厅, 2002年
10) 党育, 杜永峰,李慧,狄生奎,宋彧,孙玉萍. MR阻尼器智能控振结构随机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半主动智能控振技术, 项目编号:ZS032-B25-00-G,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2003年
11) 韩建平,李慧,杜永峰,宋彧,孙玉萍. 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建筑消能减震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S011-A25-018-G,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01年
12) 杜永峰,李慧,程选生,狄生奎,李喜梅.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建筑结构健康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JK2002-7, 经费来源:甘肃省建设厅, 2002年
13) 杜永峰,李慧,党育,韩建平,兰倩,何晴光,Spencer.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智能阻尼隔震及其在生命线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JK2004-8, 经费来源:甘肃省建设厅, 2004年
14) 狄生奎, 杜永峰, 李慧, 程选生, 党星海, 兰倩, 何晴光。利用智能材料的厚板筏结构的冲切损伤过程监测,日本地震海啸国际防灾合作项目,项目编号:EDIC17022. 经费来源:日本东北大学,2005年
15) 杜永峰, 李慧, 何晴光, 程选生, 狄生奎, 兰倩。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村镇节能建筑的抗震技术研究,项目编号:GS064-A52-002-06,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06年
16) 杜永峰, 李慧, 刘彦辉, 何晴光, 狄生奎, 兰倩。兰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智能隔震及生命线工程结构的减震控制,项目编号:2005-2-20-2,经费来源:兰州市科技局,2005年
17) 李慧, 杜永峰, 王龙, 张华英, 狄生奎, 兰倩。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科技攻关项目:相邻建筑阻尼减震连接技术研究,项目编号:Z-**,经费来源:甘肃省发展改革委,2006年
18) 杜永峰,李慧,程选生,狄生奎,李喜梅.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建筑结构健康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JK2002-7, 经费来源:甘肃省建设厅, 2002年
19) 杜永峰,李慧,党育,韩建平,兰倩,何晴光,Spencer.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智能阻尼隔震及其在生命线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JK2004-8, 经费来源:甘肃省建设厅, 2004年
20) 李慧,杜永峰,张华英,兰倩,狄生奎,程选生.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与柱串联系统的随机稳定性及P―Δ效应分析, 项目编号:JK2004-18, 经费来源:甘肃省建设厅, 2004年
21) 杜永峰,李慧,狄生奎,何晴光,韩建平,孙玉萍.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层建筑结构半主动智能控振技术, 项目编号:ZS021-A25-015-G,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2001年-2005年
22) 李慧,杜永峰,狄生奎. 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高层建筑厚板筏基础冲切损伤研究. 项目编号:GS022—A52—063,经费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2001年-2005年

奖励与荣誉
教学类奖励: 先后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被授予原机械部“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校教师成才奖”等多项省部级学术荣誉奖。2007年被推选为甘肃省教学名师。2008年获“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2010年被推选为“甘肃省师德标兵”。2013年被推选为“陇原师德标兵”。
科研类奖励: 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国内外优秀论文奖17项
1) 杜永峰,狄生奎,李慧,李喜梅, 刘云帅, 王立宪,项长生,罗维刚,何晴光. 结构基本损伤识别与健康状态评估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12年
2) 李慧,杜永峰,狄生奎,兰倩,项长生,李庆福,宋彧,邓辉,张举涛,党星海,程选生,罗维刚。高层建筑厚板筏式基础设计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9年
3) 李慧,杜永峰,党星海,韩建平,狄生奎,程选生,宋彧,李庆福,项长生,杨文侠,张贵文,周茗如.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非比例阻尼特性及工程实用分析方法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5年
4) 李慧,杜永峰,狄生奎,宋彧,周茗如,孙玉萍.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应用技术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1年
5) 李慧,韩建平, 党育, 杜永峰,狄生奎,宋彧,孙玉萍. 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与设计软件,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3年
6) 杜永峰,李慧,狄生奎,宋彧,周茗如,孙玉萍. 箱形基础优化设计及结果图示,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0年
7) 杜永峰,李慧,韩建平, 党育,孙玉萍. 田家炳教育书院工程隔震设计与施工技术,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建设厅, 2002年
8) 党星海,韩建平,狄生奎,程选生,宋 彧,李庆福,项长生,杨文侠,张贵文,周茗如。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非比例阻尼特性及工程实用分析方法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5年
9) 杜永峰,李慧,不规则片筏基础与结构相互作用及其优化设计, 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建设科技奖励委员会, 2003年
10) 程选生,杜永峰(4). 钢筋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10年
11) 杜永峰,周勇。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分析。国家级一等奖,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本人指导的学生团队,科技创新作品、论文,第二届全国高校土木专业大学生论坛论文奖, 2012年
12) 杜永峰,周勇,张贵文。“共振法”建筑物拆除新技术。国家级二等奖,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本人指导的学生团队,科技创新作品、论文,第二届全国高校土木专业大学生论坛论文奖, 2012年
13) 杜永峰,程选生,张贵文,党育,陈明。《结构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甘肃省教学奖励委员会, 2009年
14) 狄生奎,杜永峰,程选生,项长生,罗维刚. 结构及力学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的方式研究,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2008年
15) 杜永峰(3),王文达,周勇。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教学奖励委员会, 2013年
16) 杜永峰,李慧,党育,赵宏。不规则片筏基础与结构相互作用及其优化设计, 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学奖励委员会, 1999年
17) 杜永峰,李慧,宋彧,黎海南,郭运,孙路倩,程选生,何晴光,李喜梅,王国荣,雷永勤. 村镇节能建筑的抗震技术研究, 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兰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009年
18) 杜永峰, 程选生,张贵文,党育,陈明。《结构力学》精品课,于2008年完成建设,获得省级精品课;
19) 杜永峰, 党育,党星海,狄生奎,何晴光。《结构优化设计》精品课,于2011年完成建设,获得省级精品课;
20) 参与申报成功国家级教学团队,杜永峰(3), 等。“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教学团队”,负责力学与防灾子方向, 国家教育部;

学术成果
为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的激励-控制异点强迫振动系统建立了一种数学和力学概念更为严密的控制算法,开创了结构随机屈曲理论研究的新方向,连续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先后承担或参与50多项纵、横向科研课题。其中完成“串联隔震体系的随机屈曲行为及其对动力可靠性的影响”、“半主动智能隔震结构的多因素复合最优控制及瞬时能量响应规律研究”、“多维地震激励下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动力灾变机制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美地震工程合作项目“结构半主动智能隔震最优控制新算法研究(项目编号:C07-FJ32-04)”国际合作课题2项,“复杂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及隔震技术设计咨询信息化(项目编号:C07-FJ32-04)”等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主持在研 “超长复杂隔震体系的全寿命时变结构力学行为研究及非载荷变形监测”、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国际合作横向课题1项。完成的课题中有30余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在各种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正式出版专著三部。

(一)代表论文、专著
1) Du, YF, Li, H. Anti-overturning Control of Serially Connected Isolation System using Piezo Electric and MR Tube Support.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年08月, Vol. 1: 904-911 [EI]检索号421
2) 杜永峰, 刘彦辉, 李慧. 串联电器设备支架隔震体系地震响应半解析法. 力学学报, 2009, 41(3): 440-447 [EI]检索号923
3) 杜永峰, 刘彦辉, 李慧. 带分布参数高压电器设备地震响应半解析. 工程力学, 2009, 26(3): 182-188 [EI]检索号136
4) 杜永峰, 余钰, 李慧. 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30(3): 349-353 [EI] 检索号205
5) 杜永峰, 曹志峰, 孙玉萍. 基于LQG/LTR方法的结构振动AMD控制Benchmark模型仿真分析. 系统仿真学报. 2006, 18(1):248-250 [EI] 检索号:
6) 杜永峰, 刘彦辉, 李慧. 智能隔震结构控制算法Simulink仿真分析.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 (18): 4270-4273 [EI] 检索号:
7) 杜永峰, 邱志涛.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仿真.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 (18): 4987-4990 [EI]检索号925
8) 杜永峰, 刘彦辉, 李慧. 智能隔震序列最优控制Simulink仿真. 控制工程. 2007,14(5): 508-511
9) 杜永峰, 李慧. 高效神经网络训练及其在桁架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8, 25(4): 51-53
10) 杜永峰, 李春锋. 结构主动控制最优极点配置算法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12, 31(19): 95-98+103 [EI]检索号306
11) 杜永峰, 林治丹. 串联隔震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 振动与冲击, 2012, 31(17):134-139 [EI]检索号414
12) 杜永峰, 朱翔. 近断层地震下不规则串联隔震结构的倒塌模拟.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2, 29(4): 11-14, 35
13) 杜永峰, 朱前坤, 李慧.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柱串联隔震系统稳定性分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2, 34(2): 236-240 [EI]检索号180
14) 杜永峰, 李万润, 李慧. 基于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结构参数识别,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2, 32(4): 629-631 [EI]检索号 897
15) 杜永峰, 李万润, 李慧.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 振动与冲击, 2012, 31(12): 108-111 [EI]检索号 157
16) 杜永峰, 朱前坤, 李慧. 加连梁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弹性屈曲, 中南大学学报, 2012, 43(5): 1902-07 [EI]检索号789
17) 朱前坤, 杜永峰, 李慧. 串联隔震系统水平刚度及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振动与冲击, 2011, 30(11): 25-29 [EI]检索号201**
18) 程选生, 杜永峰, 李慧. 弹性地基上矩形贮液结构的液-固耦合振动特性. 工程力学, 2011, 27(2), 82-88
19) 杜永峰, 朱前坤, 李慧. 串联隔震体系的大变形力学行为分析与试验. 振动与冲击, 2011, 30(11): 236-239 [EI]检索号201**
20) 杜永峰, 刘彦辉, 李慧. 高压电气设备支架串联体系地震响应半解析法. 计算力学学报, 2010, 27(2): 225-231
21) 杜永峰, 张冬兵. 曲率模态和神经网络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 (11): 77-80
22) 杜永峰, 李春锋. 阻尼连廊位置对高层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建筑科学. 2008,24 (11): 31-35
23) 杜永峰, 张迪, 党育等. 基础隔震结构简化模型的振动参数识别. 世界地震工程, 2001, 17(2): 53-58.
24) 杜永峰, 党育, 李慧, 赵国藩等. 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隔震结构动力分析软件. 建筑结构,2004, 34(6):32-35
25) 杜永峰,李慧. 地震下结构振动最优控制算法模型的比较和改进[J]. 世界地震工程,2005, 21(2): 46-51
26) 李慧, 姚云龙, 杜永峰等. 叠层橡胶支座与柱串联体系动力失稳区间分析. 世界地震工程, 2005, 21(1): 69-73
27) 杜永峰, 白莉, 李慧. 基于动力可靠度的隔震结构参数模糊优化. 世界地震工程, 2007,23(3): 60-67
28) 杜永峰, 李慧, Spencer, Jr., B.F.(苏磐石), 赵国藩. 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实振型分解法. 工程力学,2003,20(4): 24~32 [EI] 检索号EIP
29) 杜永峰, 李慧, 赵国藩. 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最优控制的一种一般算法[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4, 44(6): 864-869.
30) 杜永峰, 杜小妮, 赵国藩. 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解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36(11): 40-45
31) 杜永峰, 赵国藩. 隔震结构中非经典阻尼影响及最佳阻尼比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0,20(3): 100-107
32) 杜永峰,张恩海,李慧,吴永诚,赵国藩. 隔震结构“小震不坏”的动力可靠度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24(5): 84-91.
33) 杜永峰,李慧,金德保,赵国藩. 大震下被动与智能隔震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对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6. 26(4): 212-217
34) Du, YF, Li, H and Spencer, Jr., B.F. Effect of Non-Proportional Damping on Seismic Isolation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Control, 2002, 9(3): 205-236
35) Du,YF,Li, H and Zhao, G.F. Sequential Optimal Control for Calculating Ideal Control Force in Smart Seismic Isolated Buildings[C]. Proc.13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ancouver, BC, Canada CD-ROM, 2004:No. p-178
36) Du, Y.F. and Li, H. Random Response of Smart Isolated Structures Implemented with Semi-Active Controller. In: Yao, ZH, et al. Proc. of 6th World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n conjunction wi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04.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Verlag, 2004: 308-315. [特邀报告]
37) Du, Y.F., Li, H., Spencer, Jr., B.F. and Zhao, G..F. Comparison of Seismic Reliability of Passive and Smart Isolated Structures under Major Earthquakes. In: Cho, Hyo-Nam, et al. Proc. of Asian-Pacific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Seoul, Korea, August, 2004: 587-598.
38) Du Yongfeng, Zhang Di, Han Jianping, et al. Numerial Study of effect of damping on non-proportionally damped base isolated structures. Proc. Int.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Dynamics,Elsevier Science Ltd., Hong Kong, 2000. 12: 1281-1286 [ISTP]
39) Du, YF, Li, H and Spencer, BF, Jr. An Improved Maximum Response Estimation for 2-Dof Non-Proportionally Damped Isolate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br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Sept, 2002: 26-32 [ISTP]
40) Du, YF, Lin, ZD, and Li, H. Failure Modes of Serially Isolated System under Large Deforma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 2011, 137(2012): 30-35
[EI]检索号201**
41) 党育, 杜永峰,李慧.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与施工指南。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年1月
42) David Smawfield, Yongfeng Du. Building children’s schools—Transform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ter. Exch. Press, April, 2006 年4月
43) 程选生,杜永峰,李慧。工程弹性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


相关话题/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