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杨国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17

姓名:杨国俊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高层综合大楼B631
邮编:730050
E-mail:yanggj403@163.com 或798602505@qq.com
 
教育经历
2013/09-2016/06,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    
2011/09-2014/06,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
2007/09-20011/06,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道桥方向),本科
工作履历
2016/07-2018/1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2017/09-2022/07,兰州理工大学和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博士后(合作导师:杜永峰教授和唐光武研究员)。
2019/01-2024/1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5/01-2025/07,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5/07-至今,兰州理工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
【1】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结构力学1-2》、《结构动力学》、《桥梁美学》、《桥梁文化与美学》
本科生实践教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
研究生课程:《桥梁结构分析理论》
【2】教学研究项目
[1]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桥梁工程》主要核心成员,教育部(教高函〔2023〕7号),排名3-5,2023;
[2]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桥梁美学技-艺-德融通的BRIDGE育人模式创新与探索主持,在研,2025;
[3]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桥梁结构分析理论》,主持,在研,2024;
[4]兰州理工大学度数智化课程立项-《桥梁美学》,主持,在研,2024;
[5]兰州理工大学高教所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桥梁美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主持,结题,2021;
[6]兰州理工大学混合式课程:桥梁美学,主持,结题,2021;
[7]兰州理工大学线上一流课程:桥梁美学,主持,在研,2022;
[8]兰州理工大学项目式示范课程:桥梁美学,主持,结题,2022;
[9]《桥梁文化与美学》立项为全校公选课,主持,结题,2020。
【3】教学研究论文:
[1]杨国俊,杜永峰,郝宪武,等.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探索[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7,43: 58-61.
[2]杨国俊,杜永峰,李万润,等. 创新时代下桥梁美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24,33(3)43:154-162.
【4】指导学生学科竞赛
[1]第十二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尺规绘图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2019.
[2]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尺规绘图荣获指导教师三等奖,2020.
[3]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分赛金奖,2023;
[4]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暨第十四届全国结构设计竞赛分区赛二等奖及最佳创作奖,2021年;
[5]第三届全国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23;
[6]第二届甘肃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2021;
[7]第四届中国“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决赛荣获铜奖,2018;
[8]第五届中国“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兰州理工大学校赛荣获铜奖,2019.
[9]指导项目“新型裂缝勘测无人机”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兰州理工大学校赛荣获优秀奖,2019.
[10]兰州理工大学第七届环保创业创意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9.
【5】指导硕士研究生:
近5年,指导硕士研究生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次、甘肃省创新之星1人次、科研探索项目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其中6名毕业后赴高校(西南交大、武汉理工、北京交大和北京工业)读博,读博深造率60%。
学术/社会兼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2]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钢桥与组合结构桥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
[3]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厅等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
[4]Engineering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中国公路学报、工程力学、振动与冲击、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地震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1]城市桥梁网络抗震韧性评估与性能提升
[2]机器学习的桥梁网络韧性评估
[3]大跨度悬索桥结构分析
[4]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动力稳定性及减振控制
[5]桥梁智能监测与智能防灾
奖励与荣誉
[1]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课程思政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
[2]第八届全国工科结构力学及弹性力学课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9.
[3]第四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课程思政组),甘肃省教育厅,2024;
[4]兰州理工大学第二届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2025;
[5]甘肃省抗震协会土木工程抗震防灾青年科技人才奖,2020年.
[6]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冶金教育学会,2024;
[7]西部联盟高校第一届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一等奖,西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2024;
[8]第二届甘肃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
[9]“第八届全国桥梁工程教学研讨会”上举办的桥梁工程青年教师说课大赛荣获三等奖,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
[10]甘肃省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专家技术服务优秀个人,2019;
[11]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分赛优秀指导教师,2023;
[12]兰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创新竞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2023;
[13]兰州理工大学“三育人”奖,2024;
[14]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2024;
[15]兰州理工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老师,2020;
[16]兰州理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连续8年),2017-2024;
[17]兰州理工大学中青年讲课比赛二等奖,2017;
[18]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8;
[19]兰州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综合类三等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2018;
[20]兰州理工大学中青年讲课比赛三等奖,2019.
 
 
科研项目及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桥梁网络抗震韧性快速评估及碎片化分区的韧性提升优化(52468044),38.4万元,主持,2025年1月-2028年12月,在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尺度的城市桥梁群震后性能提升优先级及韧性评估研究(52168042),42万元,主持,2022年1月-2025年12月,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动力荷载下非对称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稳定性及减振控制理论研究(51808274),27万元,主持,2019年1月-2021年12月,结题。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分步筛选法的城市桥梁群加固优先级及性能提升研究(2019M653897XB),8万元,主持,2019年5月-2021年5月,结题。
[5]甘肃省自然基金:基于易损性的桥梁群加固优先级及震后损伤监测研究(22JR5RA250),6.0万元,主持,2022年10月-2024年3月,结题。
[6]甘肃省自然基金:黄土沟壑地形桥梁桩基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及防护技术研究(2017GS10911),3.2万元,主持,2017年12月-2020年12月,结题。
[7]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4万,主持,2019年1月-2022年1月,结题。
[8]甘肃省土木工程减震隔震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开放课题:隧道式锚碇在地震和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减振控制研究,3万元,主持,在研。
[9]兰州理工大学建工七七基金:甘肃省城市桥梁抗震性能评估与不中断交通抗震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TM-QK-1802),主持,在研;
[10]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非对称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动力稳定性研究,2017.1-2022.12,主持,结题;
学术成果:
 【1】学术专著和论文:
[1]杨国俊.大跨度非对称悬索设计与计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中国博士后文库优秀专著)
[2]Yang Guojun,Mao Jianbo,Tian Li,Du Yongfeng,Tang Guangwu.Optimization of retrofit strategies for urban bridge networks before earthquake via dynamic-static integration[J].Engineering Structures,307(2024)117907.(SCI中科院1区、TOP期刊, WOS: 001222000100001)
[3]Yang Guojun,Wu Dongxu,Mao Jianbo,Du Yongfeng.Comprehensive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bridge networks using ensemble learning method[J].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198(2024)103774.(SCI中科院2区, WOS:20243717033200)
[4]Guojun Yang,Dongxu Wu,Chunming Hou,Yongfeng Du.Rapid seismic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bridge networks using Stacking-GAN integration[J].Structures ,2025,78,109286.(SCI中科院2区, WOS:001504639500004)
[5]Yahui Qi,Penzhen Lin,Guojun Yang,Tao Liang.Crack detection and 3D visualization of crack distribution for UAV-based bridge inspection using efficient approaches[J]. Structures,2025,78,109075.(SCI中科院2区, WOS:001498114800002)
[6]Yang, Guojun, Shutao Zhang, Yongfeng Du, and Guangwu Tang.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unnel-Type Anchorage in Suspension Bridge Based on the Second-Order Response Surface Method[J].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25,41(6): 611–23.(SCI中科院3区, WOS:001528314600004)
[7]Yang Guojun, Tian Li,Mao Jianbo,Tang Guangwu,Du Yongfeng.Bridg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multi-variate bayesian dynamic linear method[J]. Advances in Structual Engineering,2024,27(13):2319-2337.(SCI中科院4区,WOS: 00127680870001)
[8]Yang Guojun, Zhang Tieyao,Mao Jianbo,Tian Li,Du Yongfeng. A NSGA-II-based approach for optimizing structural component pre-reinforcement to enhance cable-stayed bridge resilience [J]. Advances in Structual Engineering,2025,28(6):1075- 1092.(SCI中科院4区,WOS: 001357927400001)
[9]GuojunYang,Zhiwei Hou,Yongfeng Du,Zongjian Han. Damping layer setting and damping efficiency of tunnel type anchorage of suspension bridge under sesmic [J]. In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25,on line.(SCI中科院4区)
[10] GuojunYang,Zhiwei Hou,Yongfeng Du,Ke Xu,Zongjian Han. Seismic Response of Grid-Type Tunnel Anchorage under Varying Wave Incidence Angles[J].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25,on line.(SCI中科院4区)
[11]杨国俊,毛建博,田里,唐光武.基于碎片化分区的桥梁网络震后修复优先级分析与优化[J].工程力学,2024,41(05):211-223(EI、T1期刊, 20242116124422)
[12]杨国俊,田骐玮,伏一多,杜永峰等.隧道式锚碇的承载机理及夹持效应指标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4,45(05):60-66.(EI、T1期刊, 20242016103976)
[13]杨国俊,齐亚辉,杜永峰等.改进YOLOv7和SeaFormer的桥梁裂缝识别与测量[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5,22(01):429-442.(EI、T1期刊)
[14]杨国俊,张树涛,吕明航,杜永峰,唐光武.动荷载作用下隧道锚承载性能及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52(01):207-218.(EI期刊)
[15]杨国俊,张树涛,吕明航,杜永峰,唐光武.惯质黏性阻尼器对悬索桥隧道锚减振的影响[J].振动、测试与诊断,2024,44(03):431-438.(EI、T2期刊,20243016746723)
[16]杨国俊,齐亚辉,石秀名.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桥梁裂缝检测综述[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54(2):313-332.(EI期刊, 20241515908529)
[17]杨国俊,叶苏,李喜梅.考虑氯离子侵蚀下的RC桥墩时变抗震韧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08):60-66.(EI检索, 20233714730091)
[18]杨国俊,田里,杜永峰,唐光武,叶苏,毛建博.基于修复函数的连续梁桥抗震韧性因素及改进评估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22,55(S1):219-228.(EI、T1期刊, 20230813603601)
[19]杨国俊,田骐玮,杜永峰,唐光武,叶苏,毛建博.大跨度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力学特性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52(06):1245-1263.(EI, 20222312193271)
[20]杨国俊,唐光武,杜永峰,郝宪武,李子青.基于Rayleigh法的独塔非对称悬索桥基频简化算法[J],振动与冲击,2020,39(2):234-241. (T2,EI:20201108304853)
[21]杨国俊,杜永峰,郝宪武,等.基于边跨非对称的三跨悬索桥基频估算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8,37(10):205-213. (T2,EI:20183705791822)
[22]杨国俊,唐光武,杜永峰,郝宪武,李子青.大跨度非对称悬索桥振动基频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18,51(S1):72-79.(EI、T1期刊, 20191406719019)
[23]杨国俊,韩宗健,杜永峰,母渤海,吕明航.基于屈服接近度的隧道锚地震波入射方向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4,20(S2):589-601.(T2,CSCD期刊)
[24]杨国俊,田里,唐光武,毛建博,杜永峰.D-S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预测研究[J].应用数学与力学,2024,45(04):416-428.(CSCD期刊)
[25]杨国俊,韩宗健,杜永峰,母渤海,吕明航.非对称悬索桥在静风荷载下失稳过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57(1):64-73.(CSCD期刊)
[26]杨国俊,吕明航,唐光武,田骐玮,杜永峰.考虑不同破坏形式下隧道锚承载力及破坏阶段研究[J].应用数学与力学,2024,45(03):273-286.(CSCD期刊)
[27]杨国俊,李喜梅,赵行,吕明航.基于能量法的变参数桥梁结构内力优化及试验[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25,51(03):240-248.
[28]李喜梅,蒲葵,杨国俊,母渤海.不同地震激励方向下隔震曲线梁桥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4,46(01):26-38. (T2,CSCD期刊)
[29]李喜梅,叶苏,杨国俊.基于系统易损性的连续梁桥抗震韧性改进评估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57(12):1716-1724.(CSCD期刊)
[30]王磊,郭震山,杨国俊.黄土山区冲沟地形桥梁下部结构安全风险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22,29(01):26-32.(CSCD期刊)
[31]YANG Guo-jun, HAO Xian-wu,YANG Ji-peng .Analysis on Construction Control about Main Cable System of Cableway Bridge[J] Materials Science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5,(711) 361-365.
[32]杨国俊,李子青,郝宪武,等. 非对称悬索桥对称竖弯基频的实用计算公式[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49(2):247-253.
[33]杨国俊,李子青,郝宪武,等.基于非对称悬索桥的振动基频估算公式[J].合肥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版) 2016,39 (11).:1536-1542.
[34]杨国俊, 郝宪武, 李子青, 等. 基于能量法的悬索桥主索鞍顶推计算方法[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6,42(4):547-553.
[35]杨国俊, 郝宪武, 段瑞芳, 等.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顶推力计算方法[J]. 科技导报, 2016,34(2):271-276.
[36]杨国俊, 郝宪武, 段瑞芳, 等. 基于纤维模型的梁桥材料非线性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6,40(1):80-84.
[37]葛守飞,杨国俊. 影响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因素敏感性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 2013,9(11):135-138.
【2】授权专利
[1]杨国俊,韩宗健,吕明航,田骐玮,张树涛.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专利号:ZL202210548653.8发明专利,申请日期:2022.05.20;申请公告日:2022.08.19,授权公告日:2023.05.09
[2]杨国俊,杜永峰,唐光武,李喜梅,朱前坤,李万润,张惠宁.一种基于旧桥改建的钢-混组合梁桥体系转换系统及转换方法.专利号:ZL201711311662.0,发明专利,申请日期:2017.12.11;申请公告日:2018.5.4,授权公告日:2024.04.26
[3]杨国俊,杜永峰,唐光武,李喜梅,李万润,朱前坤,张惠宁.一种V型桥墩刚构桥合拢顶推系统.专利号:ZL 201711448840.4,发明专利,申请日期:2017.12.11;申请公告日:2018.5.4,授权公告日:2024.04.26
[4]杨国俊,吕明航,杜永峰,田骐玮,韩宗健,张树涛.一种适用于隧道锚具有响应放大机制的惯质粘性阻尼器.专利号:ZL202210893166.5,发明专利,申请日期:2022.07.27;申请公告日:2022.11.4,授权公告日:2024.09.20
【3】软件著作权
[1]杨国俊,赵行,王方,李喜梅,叶苏,吕明航,田骐玮.桁架桥最优荷载计算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1SR0384338.
[2]杨国俊,赵行,王方,李喜梅,叶苏,吕明航,田骐玮.桁架桥最优主跨跨径反算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1SR0384339.
 

 

相关话题/土木 兰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