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料
姓名 刘晓风
职称 副教授
部门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电话 0931-2976385
电子邮件 liu.xiaofeng@163.com
个人简介
刘晓风(1966年1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4年在日本熊本大学研修。目前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究生指导以及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先后承担纵横向研究课题6项,,省级重大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 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2项。酒泉市科技进步奖1项。
2009-2013年主持科技项目立项情况:
1、伊贝母复合食品研发 项目来源:青海省青海湖药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立项,合同经费16万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实际到校科研经费12万元,主持(1-5)。
2、功能性食品番茄红素SOD胶囊研制 项目来源:甘肃靖远鸿泰番茄制品有限公司 2013年3月立项,合同经费8万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实际到校科研经费5万元,主持(1-6)。
3、速溶红枣粉及其复配固体饮料配方及工艺研究 项目来源: 张掖市亚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6月立项,合同经费30万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实际到校科研经费20万元,主持(1-6)。
4、当归内生菌中α-糖苷酶抑制剂的高通量发现研究 项目来源:省基金 2011年9月立项,
合同经费3万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实际到校科研经费3万元,主持(1-6)。
5、生物技术在造林育种中的应用(省财政厅造林补贴)项目来源: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
2011年1月立项,合同经费10万元,截止2013年12月31日实际到校科研经费5万元,
主持(1-6)。
2009-2013年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论文:
1、Xiaofeng Liu, Sen Cheng, Xiaolei Wang, Weihua Xue*. Formation of Per(6-deoxy-6-halo)cyclodextrins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etraethylammonium Halide with [Et2NSF2]BF4, Journal of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2013; 45(22): 3103-3105. SCI收录(DOI: 10.1055/s-0033-1339762).
2、Xiao Feng Liu, Jiao Ling Qian, Peng Lin, Hong Yan Xue, Lin Yang Study on Limonium aureum Endophytic Fungi and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Vols634-63,No.1071-1075. EI收录(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634-638.1071).
3、刘晓风,党朵,杨明俊等。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农业机械,
2012,8:109-113
4. 刘晓风,张百刚,赵秋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噬酸乳杆菌在营养液中存活力的研究[J]。
中国食品工业,2010, 184(4):48~50
5. 刘晓风,张百刚,赵秋玲。不同肠内营养液对双歧杆菌存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
食品工业,2010, 183(3):48~50
6. 刘晓风,赵莲,陈华等。甾体药物安宫黄体酮中杂质的分离和鉴定[J]。兰州大学学报,
2009, 45(2),138~140
7. 刘晓风,李刚,张百刚。红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实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
55(2):26~28
8. 刘晓风,周剑平,魏甲乾等。玉米浆对肠膜状明串珠菌菌株成链和右旋糖酐产量的影响
[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35(4):67~69。
9. 刘晓风,相炎红,张百刚等。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542~2543
出版专著或主(参)编教材:
1、《大学生营养与健康》,2009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46-4603-2/R-151,主编(刘晓风).
2、《大学生营养与保健》,2013年6月,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030374547 ,参编.
获奖:
1、2012年12月,《枸杞有效成分提取与枸杞咖啡的研制》,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10
2、2013年11月,《枸杞雪菊茶》 甘肃省优秀新产品奖 1-8
3、2013年8月,《雪菊主要成分分析及枸杞雪菊茶的研制》酒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
4、2010年11月《耐高盐产酯酵母菌株的选育及其细胞固定化技术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9